大棚蔬菜种植土壤盐渍化的原因及应对措施
近几年,随着大棚蔬菜的飞速发展,土壤盐渍化现象越来越严重,应引起高度重视。土壤盐渍化是指易溶性盐分在土壤表层积累的现象或过程,也称盐碱化。一般情况下,棚室种植2-3年后,土壤都会不同程度地出现盐渍化现象。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棚内土壤盐化程度会逐渐加重。据调查,单栋大棚建棚5年的土壤盐分含量最高,为10年的1-3倍。一般建棚3年后出现盐渍化的情况比较普遍。连栋大棚的棚内温度高、揭膜间隔长,加速了盐渍化的进程,一般建棚1-2年就出现盐问题,而且,比单栋大棚发生速度更快、程度更重、危害更大。盐渍化是一个缓慢的积累过程,一般不被人注意。当蔬菜生长矮小,品质变差,土壤已经受到轻度盐渍化的危害。如果蔬菜叶片干枯,只开花不结果,出现绝收现象,表明棚室土壤已经发生了重度盐害。
一、大棚土壤盐渍症状识别
盐渍化会使蔬菜作物根部吸水困难,给生长发育造成障碍。特别是对种植5年以上的棚室土壤。
A.苗期:表现为种植播种后发芽受阻、出苗缓慢、出苗率低,或出苗后逐渐死亡。
B.植株:生长缓慢、茎细、矮小,生长停滞。
C.根系:生长受抑制,根尖及新根呈褐色,严重时整个根系发黑腐烂、失去活力。
D.叶片:叶片呈深绿或暗绿色、有闪光感,严重时叶色变褐,或叶缘有波浪状枯黄色瘢痕、下位叶片反卷或下垂,或叶片卷曲缺绿,叶尖枯黄卷曲。重者植株中午凋萎,早晚可恢复,受害严重时茎叶枯死。还可造成植株缺乏某种微量元素。(如钙)
E.土壤:冬季或早春地表干燥时,在突出地表的土块表面还会出现一层白色盐类物质,湿度大时发绿、湿润时呈紫红色,特别是棚室滴水的地方更明显。
当土壤全盐含量<0.1%时,对作物生长影响较小;当土壤全盐含量为0.1%-0.3%时,番茄、黄瓜、茄子、辣椒生长受阻,且产品商品性差;当土壤全盐含量>0.3%时,绝大多数蔬菜不能正常生长。
绿陇菌剂
二、大棚土壤盐渍化发生原因
1.盲目施肥
部分菜农对各类肥料在植株生长发育中所起的作用和所产生的影响了解不够全面,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偏施某一种肥料,基肥大多以含养分较高但盐分较多的鸡粪为主,将盐分带到土壤中,使作物产生盐害;二是误认为多施肥能高产出,不考虑作物需肥数量及种类,而盲目大量施肥(特别是偏施硝酸铵等),造成土壤中氮、磷、钾比例失调,有些不能利用的成分残留并积累于土壤中,引起土壤盐分偏高;三是生施人畜尿和施入副成分多的化肥造成土壤盐渍化。
2.大棚设施内的特定环境
盖棚时间过长,大棚是人为创造的有利于作物反季节生长的小环境,一般盖膜时间较长,特别是大棚西瓜,一年内揭膜时间仅为两三个月,雨水冲刷时间较短,为盐分积累创造了条件。大棚内温度高,土壤水分蒸发量大,致使土壤深层的盐分借毛细管作用上升到表土积聚。在含盐量较高的土地上修建大棚,或用含盐量较高的水浇地。蔬菜根系分布浅,易受盐害。大棚内为沙质土壤,不施用有机肥,种植不耐盐的蔬菜等。种植蔬菜年限越久,危害越重。
大棚蔬菜生产中由于灌水次数频繁,使土壤的团粒结构遭到破坏,大孔隙减少,通透性变差,盐分不能渗透到土壤深层,水分蒸发后盐分也积累下来。大棚内不受降雨影响,而且多用小水浇灌,使积累于土壤中的肥料成分不被淋失。
三、防治大棚土壤盐渍化措施
1.增施有机肥和生物菌肥
坚持施用优质腐熟有机肥,不偏施化肥。施用适量腐熟的猪粪、鸡粪、稻草、豆秸、玉米秸等有机肥,在微生物的作用下提高土壤让中的活性物质,保持土壤肥力,减轻和防御土壤盐分表聚,例如,每亩施用优质堆肥或厩肥1500-2500千克。在初发生盐害的保护地内,可施用半腐熟的秸秆类有机肥。生物菌肥能促进有机质的分解及转化,改善土壤的理化特性,有效地减少盐渍化危害,促进蔬菜作物的生长发育。
绿陇菌剂
2.测土配方施肥
在施用有机肥的前提下,配合施用氮、磷、钾及中微量元素。要做好根据作物、地块合理施肥。在目标产量的用肥基础上,参照习惯施肥的实践经验,增加正常施用量的15%-20%,达到既增产,又提高肥料的利用率,并减少土壤盐渍化的目的,种地养地相结合。根据土壤养分状况及所种蔬菜的需肥特性,确定施用量、施肥方式、肥料种类;避免多年施用同一种化肥,可选用尿素、磷酸二铵、复合肥等;应尽量减少追肥次数。化肥应沟施或穴施,开沟的深度应该在5-6厘米为好,施肥后覆土,随后浇水。有条件的,应该用追肥器进行穴施。在高温季节,适当控制追肥量。发生盐害地,不宜使用氯化铵、硝酸铵等肥料。根外追施叶面肥不易使土壤盐渍化,应大力提倡。尿素、过磷酸钙、磷酸二氢钾以及一些微量元素,作为叶面肥都是很适宜的。
3.生物降盐
利用温室夏季高温休闲期,种一茬不施肥的玉米,或种植生长速度快、吸肥能力强的速生小白菜、茼蒿、绿肥苏丹草等,可从土壤中吸收各种养分,从而降低土壤溶液的浓度。可种植耐盐性较强的番茄、茄子、芹菜、莴苣、甘蓝、菠菜等蔬菜,适当增加浇水次数。
4.深翻和淋雨
利用休闲期深翻,使含盐多的表层土与含盐少的深层土混合,起到稀释耕层土壤盐分的作用,一般每年可深翻土地2次以上,深度为20-30厘米。在当地降雨量较多的夏秋季节,揭去保护地上的棚膜,任雨水淋洗土壤中的盐分,但在水位较浅的地区或下挖较深的大棚不宜采取这种方法;或在大棚外挖深1米以上的排水沟、在大棚内起田埂,每亩浇水130立方米,使土壤中的盐分随水排走。降雨和浇水可配合进行。淋雨后要在种植作物前20天增施有机肥、生物菌肥,深翻2-3次,以提高土壤的透气性。
5.灌水洗盐
当地如果雨水少,可以选择灌水洗盐的方法治理土壤盐渍化。选择在每年6-8月的高温季节,利用温室的换茬空隙,对有土壤盐渍的大棚进行大水漫灌。因为大棚一般较大,应一块一块地进行灌水处理比较好。灌水前,根据具体地块情况,按照适当的大小在地块四周筑起土围。土围应该高出土壤表面10厘米以上比较合适。土围应拍实,以防止灌水时漏水。灌水时,必须让水浸没土壤表面3-5厘米。不必过高,否则容易造成土壤养分流失。让土壤中的盐分,充分浸入水中,一段时间之后,水下渗流失,自然落干,这时可再向棚内灌水,反复几次,使土壤表层的盐分随水留下,整个过程3-4天。灌水洗盐不仅可减少土壤耕作层中的盐分,还可起到消毒土壤的作用,减少土传病害。灌水洗盐后,大棚内生产的后茬蔬菜长势良好,短期内没有盐渍化的现象出现。
6.膜下滴灌
在作物生长季节,采用滴管膜下灌水,使土壤湿润,使溶解了的盐分随重力水下渗到土壤深层。还可以保持土壤疏松,有效抑制毛管水的上升,减缓土壤中的盐分积聚,减缓土壤盐渍化的进程。该项技术省水、省肥,对肥料的要求比较高,必须是水溶性的肥料。滴灌设备应距离植株5厘米左右比较合适,通常每行作物铺一条滴灌为好。滴头间距应该在30-50厘米之间。单滴头流量每小时1-2升,每亩每小时滴量为3-5吨。
7.换土
当土壤中盐分含量较高时,可在土壤干旱时,把5厘米左右深的表土层(该层积累的盐分较多)铲除,运到大棚外,同时用肥沃低盐的客土补充。也可在土壤中掺入适量的沙子,可改善土壤透气性,促使盐分下渗到土壤深层,活化土壤,改善土壤质地。沙子的施用量应根据具体情况而定,通常应按照每亩施用100-200千克为好。撒施后翻耕入土。
8.轮作
轮作也具有较理想的降盐效果,在种植几茬蔬菜瓜果后,栽培玉米或高粱等除盐作物,或种植一些水生作物如水稻等,可以有效地降低土壤盐分。
9.地面覆盖
秋延迟或越冬茬栽培,定植作物后地面可覆盖地膜或切碎的稻草、麦秸等物,以减少水分蒸发,且蒸发的水分在地膜内凝结形成水滴,重新落回地面可以洗刷表土盐分,防止表层土壤盐分积累,秸秆腐烂后还会增加土壤有机质;加强中耕松土,切短土壤毛细管作用。
10.无土栽培
无土是彻底解决大棚土壤盐渍化的方法,无土栽培有水培和基质培两种,但无土栽培与常规栽培相比需要更多资金、设备的投入和技术的配套。因此,大规模的推广应用有一定的困难。垄式或槽式栽培技术是比较实用的栽培方式,不但可以有效地去除土壤盐渍化危害,而且成本比纯粹的无土栽培低。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每天跟着我们读更多的书]
互推传媒文章转载自第三方或本站原创生产,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授权,如有内容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fwlcm.com/info/2646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