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婴儿早熟的“内隐记忆”——人生第一课的刻录机

 


关键词:内隐记忆,记忆、婴儿期、儿童期

内容分类:认知发展

原文标题:The Development of Implicit Memory From Infancy to Childhood: On Average Performance Levels and Interindividual Differences 《婴儿期至儿童期的内隐记忆研究:其平均表现水平和个体间差异》


记忆力对婴幼儿早期知识和技能的获得很重要,大多数与记忆力相关的科学研究都建立在区分“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的基础上。咱们老百姓通常说“这小孩记性好,学什么都快!”,大多指的是“外显记忆”,这种记忆会随着儿童的年龄不断显著增长。那“内隐记忆”是什么,有什么作用?它和“外显记忆”的区别又在哪?这篇实验研究就带你一起去探索小婴儿从生命最初的几个月开始就已发展成熟的”内隐记忆“。

先来简单说明下这两个名词: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

顾名思义,外显记忆是一种明显的、外在的记忆功能——大脑有意识地去提取回忆中的信息片段, 这个过程需要有“自觉意识”的参与;而内隐记忆则是内在的、隐蔽的——大脑完全是在无意识的状态下,自动地做了这个提取信息的工作。这就是这两种记忆最主要的区别。

有大量研究证明,“外显记忆”的发展会贯穿整个婴儿期和儿童期。比如,儿童随着年龄的增长可以模仿更多的示范动作、记忆更多的物品、和更好地回忆故事。与之相反,内隐记忆几乎不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展,即使有的话,也相对小得多。

一般认为,造成内隐记忆变化不大的原因和其相关的神经构造有关,比如纹状体、小脑、杏仁核。从生物系统发育的角度来讲,这些大脑部分非常古老:不仅在人类中存在,在非人类的灵长动物中也存在。而在人类的个体发育中,这些大脑部分也是最先成熟的——在出生后最初的几个月里就已完全发育了。因为这部分大脑结构成熟得很早,所以脑科学家自然而然地假定,这种记忆的水平不会受后面智力发展等其他因素的影响。

为了求证以上由大脑结构作出的假设,学者们对婴幼儿实际行为也做了研究。 其中,Reznick、Chawarska和Betts用一种称为“视觉期望范例”的测试方法(简称“VExp”),来测评和比较4、6、8、9和12个月大的婴儿内隐记忆的表现。这个测试方法很好理解,具体做法就是给婴儿们看一系列道具,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同样的视觉刺激物,出场的顺序却不同:随机的和按顺序。他们假定:如果小婴儿对有规律出现的道具做出的反应更快(与随机出现的道具相比),就说明他们的“内隐记忆”的功能在发挥作用,帮助他们无意识记住并运用了这个规律,作反应时的速度不自觉地就加快了。

这个实验最终发现了一个神奇的分水岭——在9个月大之前,婴儿的内隐记忆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强;但9个月大之后(参与该试验的婴儿最大12个月),这种能力的差别就不明显了。由其他学者用同样的测试方法重复了这个实验,也得出了相同的结论。

那对于年龄再大一点的儿童,甚至是成人呢?是否也同样测不出来内隐记忆能力的差别?另外两组实验分别针对3、5、7岁大的儿童,以及8的儿童和19岁的成人做了类似的实验,用的不同的测试方法。两组实验结果都显示年龄的差别不会带来内隐记忆的变化。还有不少其他的实验都重复地证明了这个结论。

综合以上实验结果,似乎就此可以下结论了:内隐记忆在9个月大之前还会不断发展,但在此之后、直到长大成人都不会再继续发展了。

以下内容较专业,非专业读者可跳过,直接阅读“结论部分”☞


看到这里你也许会想:“这不没作者什么事了吗?”从理论到实践,通通已经证明了个遍啊!难道以前被反复证明的实验结果还有漏洞?哈!恭喜你接过实验研究第一招——“不先搬出个巨人,我踩谁的肩膀?”。接下来第二招,更加烧脑的“鸡蛋里挑骨头”环节——巨人的短板在哪里?

作者揭了两块短板,作为本实验的立足之本。

短板一:以往实验都用了“某一个”测试任务去测试研究对象内隐记忆功能的表现。这样以来,实验结果就有可能仅对某一个测试方法有效,而不代表内隐记忆在整体上都符合这个结果。

短板二(也是最致命的):以往的研究从实践设计上就根本错了!为了了解内隐记忆在不同年龄段的发展情况,不能像以往实验一样只在“某一个时间点”去比较不同的受测者在不同年龄段的表现(“横向研究”设计),而应该在“不同的时间点”去比较相同的受测者在不同年龄段的表现(“纵向研究”设计)。按照第一种实验设计,婴儿个体发展的差异会干扰实验结果。比如,有的婴儿在4个月大的时候水平还属于中下游;而到8个月到时候却上升为最好之一了;有的婴儿可能在这段期间没什么变化;还有的甚至可能还退步了。在这种情况下,当在年龄段取平均数的时候,还是能看到受测婴儿的整体水平在8个月大的时候比4个月大的时候整确实有所提升,但实际情况却是只有少部分婴儿有这个发展而已,并不是全部。

因此,为了避免个体差异的干扰,一个长期的、跟踪的纵向研究设计确实更胜一筹。只有在每个婴儿在每个年龄段的表现排名都基本固定的前提下(即之前表现偏低的受测者相对其他同年龄段的受测者一直表现偏低,反之亦然),才能确定某种能力的进步确实是由于年龄的增长而带来的,而不是由于某些受测者发展的个体间差异带来的。事实上,到本实验之前,还没有其他针对内隐记忆的研究做过跨如此时间长度的(3个月到3岁),且采用多测试任务的纵向追踪实验。这个研究接下来要怎么做,基本上就清楚了。

在前人以往实验结果的基础上,本实验提出的假设概括如下:

1)关于内隐记忆的发展:其整体表现不会因为年龄的增长有多大的改进;

2)关于内隐记忆发展的稳定性:不同婴儿间其个体发展差异在婴儿期早期时可能不太稳定,但会越来越稳定。

整个实验的过程不在此赘述(有兴趣读原版论文的,可以点击文章末尾“阅读原文”)。这里只是把参与实验的测试者情况简单概括如下:134名来自德国中产阶级家庭的、身体健康、以德语为母语的儿童,分别在其3、6、9、40个月大的时候,用两种测试方法测得他们的内隐记忆水平。

|结论部分|


经过一系列统计学上的数据分析(技术性较强,此处省略),得出以下实验结果:

1)自3个月大开始,内隐记忆并没有发现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展。能被年龄影响的,只是婴幼儿用于向他人表明其内隐记忆的指示行为。

2)不同个体之间关于内隐记忆的差异自9个月大之后就基本稳定了。换句话说,个体间差异的变化总体来说不大;从一定程度上讲,婴儿在测试中的表现可以由其更早期的表现预测。但是,有些个体的发展时快时慢的,这可能跟婴儿所处的环境和其生命最初一个月的总体发展有关。

|编后语|


婴儿从3个月大,就已经具备了和大人相当的内隐记忆能力,这点是不是让人很吃惊呢?想象一下,这么点大的婴儿就能无意识地记住一些事情并表现出来,那我们在和他们互动的时候是否更应该有意识地注意自己的行为呢?比如,婴儿一哭就马上去抱、或者从一开始就抱着晃动着哄睡,这种行为重复一段时间后,小婴儿的”内隐记忆“马上就帮助他们感受到,一旦他们习惯的行为模式发生改变了,就会用哭闹表示“不!理!解!”。虽然他们的小脑袋里不是有意识地去向大人“索抱”,但他们与生俱来的”内隐记忆“自动地帮助他们获得了这样的学习经验。与其日后艰难地逼着自己和孩子做出调整和改变,何不从孩子一出生就开始、并时时反思这个问题?——在他们无意识地接受人生第一课的时候时,我们想让他们学会和记住的是什么?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每天跟着我们读更多的书]


互推传媒文章转载自第三方或本站原创生产,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授权,如有内容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fwlcm.com/info/2676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