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蚂蚁吞大象?生产歼20的成飞集团仅174亿就被收购,用意耐人寻味

 

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元旦刚过,一家在外人看来名不见经传的企业“中航电测”,就发布了一条令人不可思议的新决策。

决策的内容是,公司正在筹划发行股份购买资产,而资产的标的企业正是成都飞机工业即成飞集团,有趣的是这条言简意赅的声明,却让股票圈和军事爱好者们全都炸了锅。

说起成飞可能很多人不熟悉,但是如果提到大名鼎鼎的“歼20”,恐怕作为国人没有人会不知道,因为这架五代机已经成为中国人的骄傲。

更令很多人无法接受的是,中航电测的预计收购资金,仅区区174亿资金。为什么成飞集团会被以如此低的价格收购呢?

174亿就卖了?

相信很多人听到这个消息,心里都会涌出一句话:“才174亿就卖了?”确实超过百亿的资金不是小数目,但也要看花在哪里。

首先成飞集团的价值肯定不止这个数字,集团除了本来的军事产品外,仅仅民用的部分可能就超过百亿了,更不用说成飞这块金字招牌,本身就是一笔财富。

提到成飞当然不能不说歼20,它是我国的第一架自主研发的,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五代机,而目前世界范围内能够排在世界前列的三个国家之一。

在歼20出现以前,我国的先进战斗机技术一直处于追赶状态,面对外部出现的威胁和恐吓,很多时候只能选择默默忍耐,所以把歼20称为树立民族信心的标志也不为过。

靠着歼20这块金字招牌,成飞的市值就已经超过了千亿大关,其实在许多无法自己研发五代机的国家眼中,很可能还不止这个数。

除了知名的歼20外,由成飞设计并制造的国产军用飞机还包括歼5,歼7,歼10等等。不仅是军用战机,成飞集团还在成飞民用飞机的协助下,研究出我国第一架大飞机C919。

相比较辉煌的成飞,中航电测的市值仅为60亿。一个60亿的公司放出豪言要收购价值上千亿的成飞,中航电测是否在痴人说梦?这个决定的底气又在什么地方呢?

中航电测全名中航电测仪器股份有限公司,是中航工业集团控股下的企业,主要的营业范围包括电阻应变和传感器,其业务除了涵盖航空机载同时也包含汽车检测设备等。

这样的一家公司之所以敢于收购成飞,最大的原因必然是因为背靠中航工业集团这样的巨无霸,才让其有了如此底气。

更为重要的是,在我国的军企重组过程中,这样的情况已经不是第一次出现了,而成飞以另一种方式上市也并非手里,而是吸取了两位“前辈”的经验。

“借壳上市”的另一种模式?

我国的军用飞机制造企业,拥有著名的“三叉戟”,分别是东北的“沈飞”,西北的“西飞”以及位于西南的“成飞”。

这三家企业都为我国的国防事业做出过巨大贡献,不过无论在知名度还是在企业营收以及市值上,成飞都要远远超过其他两家企业。

而前两家企业早已在几年前就以被收购的方式,进入股权公司控股阶段,在军企在新的市场形势下转变生存方式的进程中,成飞无疑暂时落后了。

其实早在2014年的时候,成飞曾有意同一家名为成飞集成的企业合作。该企业当时曾经计划吸收包括沈飞,成飞等多家企业的股权,成为主要控股人。

不过这次的合作却被国防科工局叫停,而叫停的理由则是为了防止企业股权合并后,可能会影响该领域的良性竞争,形成僵化的垄断效应。

虽然收购没有完成,但这个新闻却似乎标志着未来军企的发展方向。2014年后我国的多个军企如中船,中车等纷纷开始了“借壳”的过程。

通过这些企业的上市过程可以看出,虽然无法彻底的避免行业垄断的出现,但似乎在同行业内消除恶性竞争的作用,同样不可小觑。

更令成飞感到无奈的是,曾经打算一起“打包上市”的沈飞和洪都科技,先后找到了新的合作伙伴。其中沈飞通过借壳中航黑豹顺利上市,而洪都科技选择了洪都航空。

从上市的步伐上看,成飞的速度已经落后于大部分军企,甚至在本行业内也要排在很多不及自身的企业后面,此时的成飞已经坐不住了,它的上市也仅仅欠缺一个机会而已。

曾经有传闻成飞集团有意借助成飞集成的助力,再次尝试其股份化道路,但随着成飞集成发布的“三年内无相关计划”的声明,标志着这次合作又一次破产。

经过了短时间的沉寂之后,令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是,成飞最后选择了默默无闻的中航电测,而且从事态的发展上看来这次合作大概率会成为现实。

得到众多军工股投资者青睐的成飞集团,在传出和中航电测的合作意向后,就令中航电测的股票轻松涨停,由此可见成飞这块招牌的股票市场吸引力。

而曾经和成飞集团传过合作“绯闻”的成飞集成等企业,则毫不意外的收获了跌停的结果,股市中的残酷由此可见一斑。

在成飞等著名军企和国企不断进入股市,并上演着一出出精彩的上市大战之时,也有部分声音表示无法理解军工企业的上市失去了其军工企业的本色。

同样也有人质疑,军企的上市是否会影响到我国新型武器的开发和制造,进而影响到国家军事实力的发展和壮大?军企“扎堆”上市的理由又是什么呢?

国之重器市场化的深层原因

如成飞等军企这样的企业,通常代表着我国的军事国防技术的发展方向,也是我国军事力量发展中的中流砥柱,称之为“国之重器”一点也不为过。

然而在新型装备的研发和生产过程中,除了国家政策的方向和技术人才的努力外,最重要的部分无疑是资金了,而军企上市的目的也正是缺钱。

且不提歼20在设计和制造的过程中,投入了多么巨大的人力和财力,仅仅从我国未来的飞机换代角度来看,需要的资金就是一个天文数字。

随着我国军事力量的发展壮大,相对落后的飞机渐渐走下历史舞台,为了扩大空军的歼击机装备数量,势必需要更多的生产线来制造更多的战机。

而且在新装备的研制方面,更是需要持续不断的投入。曾经这些资金的来源通常依靠国家划拨,可是在近乎无底洞式的需求面前显然传统的资金来源已经不再适合。

大概在2010年左右,我国开始了“军民融合”的新尝试。2018年中航工业集团更是推出计划,预计达成军工资产证券化,军民融合比例和军品制造社会化的改革目标。

当时的目标是关于这三个指标,都要达到近七成左右,由此可以看出无论是企业还是主管部门对于军企上市,早已作出了指示。

那么七成的比例是从哪里来的呢?其实我国是参考了其他发达国家的军企证券比例,能够达到这个比例证明了军民融合的健康发展。

然而我国在2010年的时候,军工资产证券化仅为百分之二十多一点,经过了十年发展到了2010年,也不足百分之五十,远低于发达国家标准和原定目标。

不过好在部分企业已经提前或超额完成了任务,就拿中航工业集团来说,在2021年其资产证券化的比例,已经超过七成达到74.6%。

早在2018年沈飞成功上市后,第一时间就推出了股权长期激励计划。2022年追随沈飞脚步的西飞也同样推出激励计划,而在同一年沈飞已经开始又一次刺激投资了。

作为“三叉戟”中最有实力,被寄予了极大的期望的成飞,如今却反而成为了最后一个上市的企业,不得不说机会总是稍纵即逝的。

好在如今的中航电测和成飞的合作,让成飞抓住了迟来的机会,而走向资本证券化的成飞,也必然会在自身雄厚的基础上,继续其他企业的经验尽快发展,迎头赶上。

在成飞和中航电测的好消息传来后不久,中直股份就发布了重组员。该预案将收购昌飞和哈飞集团的全部股权,并整合上市完成资产证券化的关键一步。

这也意味着我国的航空工业集团旗下的直升机业务,将会以股票形式进入A股。

结语

成飞的上市仅仅是我国国企军企改革的一个缩影,相信未来将会有更多的军企资产,通过市场优化手段进行自身的产业布局和资产结构调整。这无疑将会在企业的创新力,核心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等方面起到关键作用。

参考资料

1《成飞集团“借壳”花落中航电测 “中航系”军工资产证券化临近收官》

2《A股又现“蛇吞象”!60亿中航电测拟购千亿成飞集团》

3《中航电测拟174亿购成飞 股价飙“20cm”》

4《成飞“着陆”中航电测:三年承诺2000亿收入 借壳仍待审批》 


本文由“脑洞馆长”原创首发,已开通全网维权,未经允许,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进行转载、搬运,侵权必究!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每天跟着我们读更多的书]


互推传媒文章转载自第三方或本站原创生产,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授权,如有内容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fwlcm.com/info/2695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