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非遗广东 |“格子花”——金渡花席编织技艺

 

金渡花席历史悠久,远近闻名,其编织采用传统的手工技艺,主要分布于高要市金渡镇,后流传到白土、莲塘镇及宋隆河流域一带。金渡花席兼具实用性和艺术性,系高要大宗外销经济特产之一。

金渡花席的编织原材料是蒲草(俗称“芏”),据说于明代中叶从福建传入高要,先引种于金渡、白土,逐渐传到莲塘波洞等村种植。最初,金渡村妇女编织的是带着原来芏色的青席,后来青席编织发展成为水边、冲口及白土朗鹤、稳岗等村的家庭手工业。据屈大均的《广东新语》记载:“山种龙目,水种龙须。龙须至芒种而肥,肥则勿壅,壅之生虫退色。至秋分而熟熟,乃与灯心芯草同收,而使金渡村人织之。长乐龙须磜亦产此草,而织手不及。有通草席,出高要白土村及新会。”金渡花席在清代已名声在外,民国时期有较大的发展。民国《高要县志》称:“吾县工艺向以草席蒲包著……最盛时每年出口一百五十余万元,手工业之大无与伦比。”

金渡花席的编织工艺有过多次改良。第一次,据说一个金渡席商因偶然的机会而摸索出晒芏的制作工艺,从而将青席改良成颜色金黄、质地软滑的席子。19世纪末,金渡一位钟姓人士在一艘外洋轮船上打工,从海外买了一些颜料回来,教村人把芏染成红、绿色,织席时色草与白草相间,形成各种色彩鲜艳的图案,这是金渡花席史上的第二次技艺改良。20世纪40年代,金渡沙头有间永寿庵,尼姑念略识文字,擅长编织花席,她独出心裁地编织出一张有“和平万岁”四个美术字的花席,从此开始出现图案与字体结合的花席,此为花席史上的第三次改良。现在的金渡花席采用新一代工艺,发展出各种各样的新款品种。

金渡花席的原料“芏”是一种草科植物,生长在光照较少的水田里,生长期两年半,中秋后收割。编织花席讲究技巧,一般分为五道工序,即晒黄草、拣草、樁草、染色和编织。花席的基本花样为“格子花”,其中四角分不同色彩的叫“四角分明”,四角织花式的叫“走四角”。有的花席全张织有麻笋花、幼条花等花纹,别致优美。花席颜色鲜艳,款式繁多,蝴蝶、花鸟、连环扣、二龙争珠、双凤朝阳、心心相印等如意吉祥图案,有的花席还织入北京天安门、肇庆“七星岩”牌坊等图案,“庆祝香港回归”、“振兴高要”等字样。上等的花席具备芏细、色艳、花纹清晰、密度大等特点。

目前金渡花席编织技艺已被列入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每天跟着我们读更多的书]


互推传媒文章转载自第三方或本站原创生产,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授权,如有内容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fwlcm.com/info/269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