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藏系列之《古典音乐~天碟之路》
古典音乐~天碟之路
Classical Music,即西洋古典音乐,世界范围内拥有广泛的拥趸,它一直是宗教仪式、社交方式、个人喜好的重要内容。
对古典音乐痴情者,在中国大陆亦大有人在,称之为“乐迷”;他们对技术和音效的追求,具有空前的热情和令人震撼的表现,称之为“发烧友”,亦简称“Hi-Fi”。
Hi-Fi是英语High-Fidelity的缩写,直译为“高保真”,其定义为:与原来的声音高度相似的重放声音。发烧友所说的Hi-Fi系统,一般指技术指标较高的音响器材,能得以真实再现现场音效的配备和方式。Hi-Fi上无止境、永无止境。
Hi-Fi们对音效的狂热是令人叹为观止的:
听觉系统、硬件系统、软件系统、听音环境件件要来劲,电子管、晶体管、集成电路、场效应管管管要严管,频率特性、信噪比、动态范围、瞬态响应、立体声分离度、立体声平衡度一个不能少,神经线、发烧线、煲机、摩机、爆棚、胆机、石机、胆石机、靓声、解析度、染色补品如数家珍……对房间从装修到物件摆设进行四面八方的全方位处理:对地面进行隔声和吸声处理、把墙壁故意搞得凹凸不平、安装双层窗户并将门框周围贴满密封胶条、用地毯挂毯窗帘编织成天罗地网、将家具刻意摆放得乱七八糟、在室内四处装挂玻璃镜和镜框等,所有的一切既要能有吸收性还要能有反射性以及发散性……
这一切都是为了要营造这样的一个“音场”:不仅能“听到”各种乐声的大小、高低,还要能“看到”他们的位置以及相互的关系!不仅能“听到”每位演唱者的歌声,还要能“看到”他们的位置、甚至表情和口型的开闭!!要能“在一大片弦乐齐奏时即使有一张乐谱轻轻落地,你也能听见”!!!
简而言之、要而言之,要把“音场”变为“现场”!即使是现场听不到、看不到的,通过音响配置,也要能把它“捉”出来!!要通过一张CD,获得3D的效果!!!
这真是一群有志于道的痴迷者、狂热者。他们追求的不仅是音乐现场的完美再现,而且执着地试图以音效的方式追求与艺术家的面对面的沟通。
吾则异于是——或者说,经过二十多年的浸淫,笔者已经从追求音效技术的形而下的形式派,转为追求思想和内涵的形而上的内容派。2001年推出的《Classical Music:天碟《索骥图》即是完成这一转变的标志。
回想起二十多年前,和大姐——我和大姐的关系,颇类于《红楼梦》中元春和宝玉的情况:年龄相差甚大,故半为姐弟之亲昵,半为母子之训育——一起躲在屋内,通过一台用磁带播放的单喇叭三用机,偷偷聆听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时,那铿锵之音,犹如在耳边,激昂之状,历历在目。其效果,丝毫不逊色于二十年后,用顶级音响欣赏贝五的感受!
凡艺术,必是以情感人,以心灵的沟通,潜移默化为至高境界。而这无关于喇叭的多寡、器材的贵贱。
因而我逐渐自觉地将屋内原本星罗棋布的配件和蛛网般的摆设去除,把精力主要逐渐地转向:淘碟——致力于那些伟大作品、伟大演绎的传世之作。
大概,这也就是笔者玩音响玩出的新境界吧。
本文中碟片的定义:
广义上说,磁带、LD、CD、VCD、DVD以及MP3、MP4等,本身是碟片或者源自于碟片的,都可以称之为碟。
狭义上说, 指LD、CD等最常见和适合的介质(亦称载体)。
以下介绍淘碟的标准:选择一张好碟的要素和依据。
一、思想性与艺术性
前文提及音乐的本质与魅力问题。从来一部作品,其蕴含的思想性与体现出来的艺术性都是其价值和力量的最重要组成因素,故古人云:“言之无物,行之不远”。
二、演绎
音乐之妙,在于无色无嗅;音乐之魔力,在于见性直指,直入心扉。正是这种“看不见、摸不着”的特性,给音乐的发挥提供了无限的可能,在所有艺术门类中,具有最大的表现空间,同时,也具有最不确定性。
演绎指乐师对音乐作品的表现,也包含了其自身对作品的再创造。演绎者是赋予作品第二生命的人,演绎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作品是发扬光大,还是面目全非。因而,对作品的演绎:叙述、阐释、发挥与发明,就成为聆听、理解与欣赏作品的首要问题。
关乎演绎效果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演绎效果之优劣、是否淋漓尽致,取决于指挥者的理解感受、风格特点、表现手法,取决于乐团的风格和临场发挥,取决于聆听者的个人喜好和接受能力以及彼时、彼地、彼情等等,林林总总,不一而足。也许用实际的事例更能形象生动地予以说明我们做出选择时的影响要素。以下结合本博客的《CD天碟索骥图》(即文中所称之《榜单》)来举例说明:
贝多芬《第五交响曲》
推荐版本:小克莱伯 维也纳爱乐乐团 DG415 861-2
在中国当乐迷,不会不知道贝多芬;知道贝多芬,不会不知道《命运交响曲》。贝氏也许是解放后最著名的古典音乐家了。 贝五,则可谓是备受推崇的古典音乐曲目。
如许伟大作曲家的伟大作品,自然会有许多伟大的演绎,但公认为最佳的,似乎非小克莱伯的这一版本。
小克莱伯系出名门,作为殿堂级指挥家的克莱伯父子,其共同的特点为:忠于原著的完美主义者。这确保了其演绎的权威性与震撼性。
该版本不仅有顶级的演绎,也有同样顶级的录音,因而成为本榜单在这一曲目的首选。
名满天下的《命运交响曲》
莫扎特《安魂曲》
推荐版本:伯恩斯坦 巴伐利亚交响乐团 DG 427 353-2
如果人世间有天使,那一定是莫扎特;如果音乐界有精灵,那一定是莫扎特:欢乐明净的一缕阳光在和煦春风里的跃动。
Requiem,中文翻译为“安魂曲”,是西方古典音乐史上重要的一种形式,乐迷自然会在各自的榜单中为其留下一席之地。
安魂曲的内容一般为三个方面:对亡者的哀悼、对主的祈求和对末日审判的恐惧等。安魂曲历史悠久,不同作者的作品风格迥异,总是会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式来创作,其内容和表现风格往往像曲式名称所喻指的那样,都是“安魂”,甚而是混乱和恐怖的居多——例如柏辽兹的作品,首演时由于把对世界末日的恐怖表现到了空前的地步而致使乐团成员精神崩溃。本曲目的卡拉扬版,也是以规模宏大、震撼人心为其特点:这样的Requiem,似乎与中国人的传统理念并不合拍。
本曲目中,大师瓦尔特的版本,则“流露出无限真挚的温暖情感”:这一路的安魂曲,就成为我们选择的重点。
入选本榜单的伯恩斯坦版本,是大师为纪念亡妻而举办的音乐会现场录音。大师时年七十,正是孔夫子“从心所欲,不逾矩”之年,在大教堂中以音乐精灵的安魂曲,倾诉自己的哀思。苏东坡悼念亡妻王氏的词云:“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生则同衾、死愿同穴——大师伯恩斯坦,此时此地、此情此景,可待成追忆!
天时、地利、人和——这也是本榜单将其作为首选的原因。
感人肺腑的伯恩斯坦版本
维瓦尔第《四季》 The Four Seasons
推荐版本:1、梅塔 以色列爱乐DG 419 214-2 2、阿卡多 拿波里独奏家合奏团Philips 422 065-2 3、马里纳圣马丁乐团Argo 414 486-2
据称全世界小提琴协奏曲唱片发行量、销售量的双冠王,非维瓦尔第的《The Four Seasons》莫属。
最与众不同的是,它是以曲目而非演绎就得以入选在本榜单中。其原因非常简单:作者本人就是一位小提琴高手,而且还是一位具有历史地位的协奏曲作家——仅凭其五线谱上的音符,《四季》就能够在任何一张榜单中占有一席之地!
作为双冠王,其演绎版本自然也就是数量惊人:有据可查的就达到6000多种!而笔者也惊喜地发现,面对浩如烟海的各种版本,不仅不头昏眼花,而且能不断地发现出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上都充满趣味的不同版本、甚至不同玩法!
1、阿卡多版。除了本就是属于名家的经典演绎外,该版本还有一个大看点:阿卡多使用了四把不同的“斯特拉迪瓦里”古琴,来分别表现春、夏、秋、冬四个季节。该碟可谓技艺精湛与噱头十足兼具。
2、梅塔的以色列爱乐版。指挥大师梅塔的号召力本已是毋庸置疑,这次他选用了四位小提琴家来分别演奏四个章节或说季节。
当然,因为这个曲目实在是太好了,诚如前文所言,是“以曲目而非演绎就得以入选”的杰作,在如许优秀的乐谱基础上,有更多的也是极佳的演绎也就不足为奇:笔者的做法是,听了舒服的就收藏之。以下是几张好听的版本图片:
风靡全球的《四季》
柴可夫斯基《1812序曲》
推荐版本:多拉蒂伦敦、明尼阿波利斯交响乐团Mercury 434 3602
乐迷哪个不讲究音效、发烧友哪个不追求爆棚?所谓“试音天碟”总是被热烈追捧,本榜单也不例外——何况,还是名曲、名家、名录音的“三绝”版本呢!老柴作曲、爆棚专家多拉蒂指挥、采用后期混合录音的MERCURY版——难怪乐评家众口一词:“无不是试音和该曲目的第一版本”。
录音中的大炮轰鸣声,来自于制造于1775年的古炮;钟声来自于纽约河畔一座教堂的大钟——真可谓是“真枪实弹”的演绎!
爆棚典范的多拉蒂版本
舒伯特《鳟鱼》
推荐版本:克利夫兰四重奏团Decca 417 642-2
室内乐多为三重奏,五重奏本就是非常罕见,成功的更是几乎没有。而《鳟鱼》就是五重奏中的极品,或者确切地说,是绝品——因为我们在五重奏中,实在找不出堪称典范的其他作品了。
乐迷天生会对乐器和乐音感兴趣,一代天才小克莱伯不正是发现自己“应该知道哪个声音是哪个乐器”时,才走上了音乐之路的么?乐迷对这首经过加料(从三重奏四个乐章加大为五重奏、五个乐章)和改进增强(与众不同地增加了一把倍大提琴)的、几乎可以说是一部小交响曲的五重奏爱不释手,对于这样一个把偏门搞成热门的演绎情有独钟,大可理解啊!
众里寻他千百度的《鳟鱼》
卡拉扬
卡拉扬是一个神秘的综合体、奇异的奇妙组合。他是他所涉及的所有领域的“现象”——所谓现象,最佳的人世的说明就是罗纳尔多:当时他的名字是“外星人”,因为人们无法置信地球上竟会有这等人物,于是只能将其称之为一种 phenomenon——“现象”。
卡拉扬涉及了古典音乐的每一个环节以及和每一个环节有关的环节:、剧团创始人、剧团的行政管理者、乐队的总指挥、作品的制作和发行人、演出的安排组织者等等等等——同时还是技术的痴迷者——卡氏公开承认其个人发展深受媒体技术发展的影响,并尽力在演出中使用最新的音频和视频技术。简而言之,在各方面卡氏都表现出了杰出的专业能力,他是艺术上的缪斯宠儿、官场上的马基雅维利、商场上的犹太人。
也许有人会不喜欢卡拉扬,但如果暂时没人可喜欢的话,那就喜欢他吧——他是总是不会让人失望的人。
作曲家本人的演绎
推荐版本:
1、拉赫玛尼诺夫Rachmaninov Plays Rachmaninov《亲弹本人作品》Decca 425 964
或者The Compte Recodings《录音全集》 RCA 09026 61265-2
2、布里顿War Requiem《战争安魂曲》 Decca 414 383-2
面对一部作品,无论是专业人士还是业余爱好者,最感困惑的就是:作品说了什么、要说什么以及怎么说。事实上,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作曲家除了一堆五线谱外,作者什么都没有给我们留下!这也就是笔者在淘碟时,反复强调演绎的重要性的重要原因。
因而,由作曲家-作者本人来进行的演绎,当属该作品的最准确的表现者了。也许这并非乐迷的嗜痂之癖,而是体现了对作品真意、对音乐精神的执着追求吧!
收入本榜单的该类碟片并不多,除了本榜单一以贯之的原则外,他们还需要具备以下苛刻的条件:名作曲家的名作品、名指挥家或者名演奏家演绎。能成为名作曲家的本就不多,同时还兼具名指挥家(或者是名演奏家)的就更寥若晨星——例如连威名赫赫的全能王卡拉扬,都达不到这一标准!而贝多芬倒是尝试过完成这一伟大的壮举,为世人留下一个绝对的无与伦比的演绎:当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首演时,指挥整场演奏的正是作曲家本人。但遗憾的是,当时贝多芬已经耳聋,乐团成员们事前就被告知,要按照站在乐神边上的实际指挥者乌姆诺夫的手势演奏,以至于当演奏结束,掌声和欢呼响起来时,毫无察觉的贝多芬还在执着地指挥着!语云:“天道忌满、人道忌全”:一代乐圣、旷世名作,就这样毁于一旦!否则,那将是怎样的一曲千古绝唱!更令人沮丧是的是,无论是巴赫、贝多芬还是莫扎特,他们都没有产生在一个录音技术发达的时代,看来,我们是注定听不到这些天籁之音了。
三、录制
在保证演绎水准的基础上,紧接着要考虑问题的就是录制水准了。
影响录制效果的因素主要有二:
1、现场设备。例如说到立体声,单话筒效果就不如分开的双话筒——或者说,单话筒怎么会有立体声效果呢?
2、灌制方法和水平。
录制可谓是一种纯技术的活,但也不排除具有天赋的录音师的参与对作品的再创造,尤其是在音频、音质和音色的处理上。
还有要考虑 的是介质问题。磁带、LD、CD、VCD、DVD以及MP3、MP4等,可谓种类繁多,不一而足。
以摄影艺术来比拟,要之不外两种:一是以胶片为基准的载体,一是以数码为基准的载体。
或许可以将音乐介质也分为两种:一种是现代的,将音符转换为数码存储于磁盘上;传统的,工艺上以涂料和载体为标志,即有点像胶片类。
从目前的情况看,数码由于其易于存储和传播、成本低廉等因素,越来越流行。但一直以来,其不足以对传统介质取而代之。摒除其先天不足不说,至少,其迄今无品牌可供吾等发烧友选择。
四、版本与价格
版本
一部作品往往会有多种多样的版本,正版、盗版、山寨版,版版在目。在购买书籍方面,笔者是个不折不扣的版本坚持者(执着到一定程度,就成为版本狂啦),这也是一个在购书过程中十分重要也十分头痛的问题——例如请问中国四大名著,哪个版本好?
在笔者看来,版本问题从来就是一个大问题。即如一个朝代,活着或者曾经活着亿兆民众,而能青史留名的,又能有几何?列位看官扳着指头数数,以朝代最长的周王朝为例,您能说出几个牛人?再以最富盛名的唐王朝为例,彪炳史册的又有几人?而我们HiFi要寻找的,就是这样的绝世珍品!
好在,在音乐界、音响界,要寻找到好的版本,只要有耐心与眼光,这并非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By a way,这是西洋古典音乐和中国传统民乐在HiFi界的最大不同:前者不乏品牌尤其是公认的品牌,而后者混沌迷离,给喜爱她的乐迷带来了不知多少痛苦——经过漫长的历史、苦心孤诣的营造,碟界早已是星光熠熠、群星璀璨:
EMI - Virgin 百代维京、 Decca 迪卡、DG德意志唱片社、PHILIPS菲利普、SONY 索尼古典、Universal环球唱片集团、BMG、NHH西曼公司(其含有多个唱片品牌,主要的有:拿索斯Naxos、马可勃罗Marco Polo、怀旧Nostalgia、阿马迪斯Amadis等)——对于这份“榜单”,笔者要加以说明的是:不仅排名不分先后,而且还不分有无:因为还有好多著名厂牌,例如宝丽金、华纳古典等就没有出现啊!
价格
其实,价格也是一个关键要素——还是举个实例更让人感同身受:在笔者刚毕业参加工作那几年,每年最大的支出项目就是购书,包括淘碟。记得在当时月薪不足千元的年头,一张进口原装的碟片,价格就在200元左右,如果是顶级的收藏级碟片,价格就更惊人:500元是起点——简单说,扣除每月必要开支,一个月的薪水剩余,可能还买不了一张碟片呢!斯可谓“天碟”——天价碟片!
因而在笔者2001年开始的天碟推荐中,凡是类似于这样,素来以高素质、高价格闻名的厂牌,也只好一概忍痛割爱了。
综合地考虑,总结出淘碟的标准如下:
一、伟大的作品。具有深刻思想性和高超艺术性的典范之作、传世之作。
二、权威的演奏。俗话说:“文无第一,武无第二”。文无第一,意思是在文的领域,不存在一个统一的标准,能够硬性地评判出谁是第一,例如唐诗和宋词,谁水平更高些?李白和杜甫,谁是文坛老大?武无第二,那意思就简单了:不服气就打上一架,立马决出谁是老大!而在属于艺术领域的音乐,显然是属于“文无第一”的,因而很难说、也不宜说对于一部作品的演绎,谁是第一位的,因而对于“权威”的定义是:公认、通行,在业界具有崇高的声望者。
卡拉扬:维也纳新年音乐会1987年演出现场
三、兼具艺术性和技术性。即作品要好、演绎要好、录音也要好的“三好”原则。
四、拥有之难易程度。
1、获得的难易度。在正常情况下经过努力一定能得到的,孤品、珍品、绝品一概不取。
2、价格。以性价比上佳者为首选,且价格适中。天价碟一概不取,所谓“限量发行版”、“珍藏版”属于被嘲笑的对象——第一好像木有哪部作品是靠限量与自封为珍藏而具有打遍天下的实力的;第二,碟片是用来听的,不是用来藏的。
3、播放。例如LD固然好,但播放的器材也不是那么容易获取和维护,这无疑会给欣赏带来极大的障碍。其实这也是为何数码类产品(如MP3等)虽然在高保真上远远逊色于CD类产品、电脑播放音效远远逊色于专业音响器材,而越来越多的人们却宁可戴耳机用电脑播放音乐的原因——因为它方便,而且廉价。
结束语:
原文化部部长、著名作家王蒙同志说过,能否静下心来聆听音乐,是判断一个人精神是否正常的标志。此言一出,闻者哗然,有斥之为荒谬的,有困惑不解的,而心有戚戚焉者,更是大有人在。
其实我们回过头来看,音乐可谓是最原始、最古老的艺术,应用于最广泛的领域,涉及了人生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在中国,音乐还被赋予了一项重要的社会职能:教化功能。中国向来以作为一个儒家的社会而著称,《乐经》即是儒家的《六经》之一。儒家的创始者孔夫子本身就是一位乐迷和音乐专家,史载:
——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於斯也。”
孔子圣迹图:在齐闻韶
作为一位伟大的教育家,孔子非常重视音乐在教育中的作用,在教授弟子的“六艺”之中,就有“乐”一门。这位圣人对音乐的机理和功用,做了极为全面和详尽的精辟论述:
——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
不仅如此,还将其提升到了一个十分重要的高度:
——“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
——“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
要言之,“乐”之道,贯穿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矣!
鹞是观之,音乐不仅关系到一个人的精神是否正常,更关系到社会是否正常,是一个关系到天下兴亡的大命题啊!
吾爱作为艺术的音乐,吾更爱事关天下之教化的音乐!
敬亭 写于2011年1月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每天跟着我们读更多的书]
互推传媒文章转载自第三方或本站原创生产,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授权,如有内容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fwlcm.com/info/2738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