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读懂|| 体外诊断产品准确度评估方法的变化
是体外诊断产品的一项重要性能,然而其从历史上以不同含义在使用,产生了模糊与混淆。随着VIM和ISO18113的发布,准确度的定义进一步清晰,同时准确度的评估方法由传统上的误差方法到当前基于测量结果不确定度的方法,我国体外诊断产品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中准确度试验方法的改进也表明行业内逐渐明确该定义。
1,准确度概念
准确度(accuracy)是在科学、工程学、工业及统计学等范畴上一个重要概念,同样,它也是临床检验及体外诊断产品领域的重要概念。JJF1001—2011通用计量术语及定义技术规范对准确度定义的描述如下:被测量的测得值与其真值间的一致程度,此定义引用了ISO/IECGUIDE99:2007国际计量学词汇一基础通用的概念和相关术语(VIM)。体外诊断产品领域的专业标准ISO18113—1:2009(IDT)(1abelling)一Part1:(体外诊断医疗器械一制造商提供的信息(标示)第1部分:术语、定义和通用要求)中对准确度的定义同样也引自VIM。但是IS018113一l在被转换为我国国家标准时,其报批稿是这样描述准确度的:一个测得量值与被测量的一个真量值问的一致程度,这样的描述更强调了“一个测得量值”,即单次测量结果与真值间的接近程度,和单一测量结果相关的测量误差是测量结果与赋予样品的真实量值之间的差异,这个测量误差包括由测量偏倚估计的系统测量误差分量和由标准差估计的随机测量误差分量,因此一个测量结果的准确度是正确度(truness)和精密度(precision)的组合。国标报批稿中准确度定义的描述更好地与正确度这个概念加以区分。正确度是指无穷多次重复测量所得量值的平均值与一个参考量值间的一致程度,正确度与系统测量误差反相关,但与随机测量误差不相关,可以用偏倚(bias)即系统测量误差的估计值来反映正确度的大小,偏倚的计算通常是一系列测量值的平均值减去参考量值。
2,准确度评估方法的变化
前文提及的国际计量学基础词汇和通用术语(VIM)经历了重大改版,当VIM改版时,国际上的共识是不论测量是发生于物理学、化学、检验医学、生物学或是工程学,在测量的基本原则上应该没有根本性差异,因此新的VIM,现在被称为ISO/IEC指南99,已被扩展到论述这些领域的测量,并且包括与计量溯源性、测量不确定度以及名义特性(定性检验)相关的概念。
ISO/IEC指南99反映了对待测量的演变,由传统上临床化学使用的误差方法(也称真值方法)到当前基于测量结果不确定度的方法。在传统的误差分析方法中,被测量可由与被测量定义一致的单一真值来描述。测量的目标是确定尽可能接近单一真值的真值估计值。对真值的偏离由随机误差和系统误差组成。此两种误差,认为总是可以区分情况下,应分别对待。长期以来,使用误差分析评估准确度非常难,因为实际上“真值”是不可知的。近来导人“测量不确定度”新概念,并越来越为人们所接受,在不确定度方法中,测量的目标不是尽可能地确定一个真值,而只是由测量的信息能够赋予被测量合理数值的区间。另外相关信息可能缩小可合理赋予被测量的数值区间范围,但是因为在被测量的定义中有限量的细节信息,即使是最精密的测量也不能缩小该区间至单一值。这样对任何测量不确定度,此定义的不确定度设定了最小界限,此区间可被其值中的一个值来代表,称为测得量值。不确定度方法在GUM中有详细描述,它通过假定被测量可由一个基本上唯一的数值来表征的详细描述的测量模型,关注于测量不确定度的数学处理。为了描述测量的目标,GUM保留了真值的概念,虽然形容词“真”被认为是多余的。另外GUM和IEC文件提供了经校准仪器上单一读值情况下不确定度方法的指南,这是在临床检验实验室通常遇到的情况。
综上所述,国际计量学的当前趋势是从传统的误差分析到更关注于测量不确定度的评估。体外诊断产品应用于检验医学,而检验医学往往更关注于单一测量,而GUM和IEC文件提供了经校准仪器上单一读值情况下不确定度方法的指南。体外诊断系统或医学实验室测量结果的有效性高度依赖于仪器校准体现出来的计量学特性,赋予描述被测量数值区间是能给出相同示值的测量标准的数值区间,因此从这个角度而言,不确定度评估是与医学测量的需求更吻合。
3,目前准确度评估的几种主要方法
一直以来,准确度以不同含义在使用,其概念和定义往往产生模糊与混淆。目前在实际测量中,主要有以下几种评估准确度的方法:第一种方法是贴近准确度定义的方法,即用总误差来评估准确度,总误差概念和其与随机和系统误差之间关系如图1所示,围绕中央值的分布表示随机误差,而分布的中央值偏离其真值表示系统误差。通常,TE(总误差,totalerror)=1.965s+lBiasl表示(95%允许误差),其中s是重复试验确定的标准差,bias是测量结果与真值(一般是有证标准物质的标称值)的偏倚。
第二种方法,往往与正确度的概念相混淆,其认为与测量系统相关的测量误差是同一个均一物质的大量测量平均值与赋予该物质的真值间的差异,与测量结果平均值有关的误差只包括系统误差分量(偏倚)。第三种方法,介于第一种方法和第二种方法之间,在行业标准和产品标准中经常见到,即在评价产品或检测系统的准确度时,重复测试有证标准物质三次,取均值,计算均值与有证标准物质偏倚。这种用法计算出来的偏倚既不能代替评价正确度的系统误差,又不能全面概括评价准确度的总误差,这种法既不合理,也不科学,因此越来越不被推荐。
近两年来,随着18113—1的逐步推广,大家越来越能接受并理解准确度的概念,并能将之与正确度进行区别,在制定体外诊断产品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时,出现了准确度评估的第四种方法。具体做法如下:测试有证标准物质3次,计算每次测试结果与有证标准物质的偏倚,3次结果均符合可接受标准,即认为准确度可接受;如果3次结果中有2次符合要求,1次不符合要求,则重新连续测试20次,并分别计算偏倚,当大于等于19次结果符合要求,准确度即可接受。与前三种方法相比,此种做法紧扣准确度的定义,强调单次测量的测量与真值的差异,特别是与第三种做法相比,是一个非常大的进步和飞跃。但是在这里要指出来的,此种做法还束缚在传统的用误差来评价测量方法可靠性,因为VIM和ISO18113指出,计量学的趋势是一个测量结果的准确度可以用测量不确定度来表达,不确定度方法的基本思想是误差的类型对测量结果的使用者来说是不重要的,因为是所有误差的净效应决定2贝4量结果的不准确度。
4,结尾
准确度是体外诊断产品的一项重要性能,然而其从历史上以不同含义在使用,产生了模糊与混淆。随着VIM和ISO18113的发布,准确度的定义进一步清晰,我国体外诊断产品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中准确度试验方法的改进也表明行业内逐渐明确该定义。同时,准确度的评估方法由传统上的误差方法到当前基于测量结果不确定度的方法,虽然一些用于体外诊断和检验医学的计量学概念和术语还在过渡中,用于评价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的误差方法会和更新的不确定度方法可能会共存一段时间,但是应看到测量实验室中当前一个趋势是报告测得量值并附带以它们测量不确定度的估计,我们也了解到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正在组织医学实验室制订《医学实验室一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与表达》,这一活动也体现了国际趋势。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每天跟着我们读更多的书]
互推传媒文章转载自第三方或本站原创生产,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授权,如有内容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fwlcm.com/info/2754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