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扬琴协奏曲《大武山蓝》的作品分析及演奏技巧,感受排湾族的古调

 

在阅读文章之前,麻烦您点个“关注”,这样可以与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小编也会持续更新精彩内容,感谢您的支持!

编辑|蕴藏冬夏


《大武山蓝》的作曲家介绍

林心蘋,中国台湾杰出青年作曲家之一,目前任教于台湾艺术大学、中国文化大学、国立台湾戏曲学院与明道大学。

代表作品有:扬琴协奏曲《大武山蓝》、扬琴重奏曲《雨的联想》、二胡协奏曲《黑色之舞》、扬琴与乐队《序曲》、二胡协奏曲《密祉》、扬琴独奏曲《岁月——诸罗山》、扬琴协奏曲《马赫坡上的彩虹》、手碟与古筝重奏《Crossover》、丝竹重奏《舞蹈》、琵琶与乐队作品《听福尔摩沙》、笛子扬琴双协奏曲《雷峰情》、低音抱笙曲《First Time》、丝竹作品《白玉盘》、音乐舞台剧编曲《赛貂蝉》、民族管弦乐合奏曲《秀英花你在叨位》等。

《大武山蓝》的作品介绍

乐曲以排湾族古调为创作动机,表达了排湾族代代相传的记忆以及对于先祖的追思与敬仰之情。

引子:相传大武山上一根竹子裂开,生出了许多蛇,因此,百步蛇是排湾族人的祖先。

扬琴以似有若无规则的节奏变化穿梭,引出排湾族的传说。

慢板:以传屏东玛家村白麓部落的重要古调《来甦》表达排湾族代代相传的深厚情感。

快板:由轻快的童谣曲调展开,描绘了一幅勇士奋勇杀敌的画面,歌颂了排湾族人民为荣耀而战的精神。

再现:以《来甦》的再现,展现大武山如同胸襟广阔的母亲,一直保存着祖灵留下的脚印与让人骄傲的灵魂。

尾声:情绪高涨,再次重复主题。

《大武山蓝》作品分析及曲调特征

《大武山蓝》以排湾族传说为背景展开。

排湾族群体信仰多神,尤其崇拜“百步蛇”。

他们在家中祭坛上所供奉的“老蛇”和“新蛇”,被认为是自己的民族祖先和父母祖先的灵魂原形。

作曲家林心蘋融合大武山祖先传承下来的民族曲调进行创作,以表达出对于先祖们的追思之情。

该作品对当地民族音乐曲调进行了传承,体现出祖辈们世代相传的深厚情谊。

以下是对于《大武山蓝》作品曲式结构的具体分析,以及对于该作品主题旋律音调的分析。

《大武山蓝》乐曲结构分析

《大武山蓝》为一首单乐章协奏曲,作品曲式结构为三部曲式,慢板部分(A)为对比型三段式,快板部分(B)也为对比型三段式,再现部(A’)基本与呈示部保持一致,采用变化再现,仍为对比型三段式。

该作品曲式结构图示如下所示。

达贾群教授在《结构诗学——关于音乐结构若干问题的讨论》中谈到:“当一首作品中,音高关系以外的音乐元素,不再是音高关系的附庸而成为一种直接的结构符号时,这样一些音乐元素的有逻辑的布局而形成的结构,便与音高结构产生了既可能同步,亦可能不同步的关系。”。

这样一种存在于音高结构和其他音乐(结构)元素所形成的结构之间的结构不同步现象便构成了一种“结构对位”

《大武山蓝》从结构上来看,全曲呈现出中心对称的特点,该作品是一个带有引子与尾声的三部曲式,整体又呈现出三分性,因而结构层面也体现出多维化特点,形成了结构对位。

为显示更清晰的结构对位特点。

引子(1-58小节)

引子部分动机采用三度级进上行旋律开始,第一部分整体旋律线呈现拱形特点,逐渐上升后下降,如下谱例1所示。

第一小节在和声上为g小调主和弦分布在各声部,后每小节切换和声,内部均有二度音程碰撞,形成极度不协和的音响状态,为整个作品铺开了情感基调。

低音声部为g小调主音持续片段,同时上方伴随着上五度音的持续,共延续了五个小节。

之后的和声开始从下属到属上进行,呈收拢形态,内声部还伴随着半音化进行,使得整个乐句富有戏剧张力。

同时整个力度节拍的变化,均形成了别样的戏剧色彩,营造出神秘悠远的氛围。

引子II开始对速度进行了改变,与第一部分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伴奏声部的节奏为复合型节奏律动,在音高上主要围绕着g小调主音发展,在14小节最后一拍引入扬琴,也为复合型律动,在声部进行上形成了节奏交叉对位。

排湾、鲁凯地区的高山族民歌以五声性的羽调式音阶较常用。宫调式也运用较多。徵调式亦不鲜见。既有无半音的五声音阶,也有半音的五声音阶。如[Do Mi Fa Sol]、[Do Mi Fa SolLa]、[DoMi FaSolSi]、[SolSiDo Re MiFa]等。大跳音程较常用。节奏比较规整。因为舞歌较多,普遍有鲜明的律动感。

同时扬琴声部与中阮声部在音高及节奏上均形成了对位,极具动力,不断推动乐曲前进发展。

在第二阶段即29小节处,为15小节加厚加花式处理开始,骨干音均与之前第一阶段保持一致。

随后不断发展,加入音高旋律材料,力度也不断加强,在46-55小节到达了引子部分最高音区,力度为“ff”,形成引子部分局部高潮。

第三阶段为单独的扬琴片段,采用分解和弦进行,上下迂回进行,逐渐加厚,且不断采用不协和音程,形成独特的碰撞感。

整个引子部分以g小调为主,扬琴声部似有若无的节奏与跳动的音程变化穿梭,伴随着湾族民歌旋律特点,也由此引出了排湾族的传说。

呈示部(59-103小节)

该部分曲式结构为对比型三段式,由A、B、A’三个乐段构成。主要节拍为4/4拍。

前四小节由高苼声部引入,调性转为bB大调,节拍也切换为3/4拍开始,真正的主题在63小节曲笛声部进入,主要节拍为4/4拍。

主题动机采用排湾族古调《来甦》,该主题核心动机为大二度级进下行后上纯五度跳进,后三连音环绕式出现以二度级进下行作为乐汇的小收束,有叹息感,同时也牵引出深厚的思念情感,就像大武山上的古藤,渴望守护、渴望触摸,慢板的序幕也由此展开。

在伴奏声部,纵向和声上特别的使用了连续大二度叠置的音响碰撞进行,微弱的力度作为支撑,带来别样的和声状态。

在69小节低音声部还加入了音阶式旋律线条,与曲笛声部形成对位。

72小节扬琴声部由7连音开始引入真正的主题,为一个4+4的乐句构成。

与引子部分相似的是,低音声部和声也有主音持续,上方同样也保持着上5度音持续,且中声部也有二度级进进行。

因而在和声角度,侧面体现了一种材料贯穿。

81-89小节乐队重复主题旋律,扬琴则采用了音阶式进行穿插其中,形成对位效果。

B段部分扬琴声部由六连音新材料引入,依然保持大跳式进行为主,虽然材料音响上有强烈的对比,但在音高组织上又具有相似性。

94小节为再现段,乐句结构稍作变化,采用4+5的乐句构成,在配器上声部加厚,同时声部间旋律交错,极具对位效果,再现也更显得生动灵活。

中部(104-181小节)

该部分结构依然为对比型三段式,由C、D、C’三个乐段构成,核心节拍为3/4拍。

104小节由鼓点进入,为之后主题的进入营造轻快、愉悦的氛围。

111小节开始进入真正的主题,该部分核心动机来源于排湾族童谣《吹牛的小男孩》,以三度下行后二度级进环绕进行,为一个轻快的童谣片段引入,伴奏声部和声也保持了较长的持续音片段。

对比段又出现新材料,织体上采用连续的十六分音符进行,且每小节第一拍均为旋律重音。

164小节为再现段,仍然采用变化再现,声部加厚,情绪逐渐激烈,进入勇士奋勇杀敌的状态,形成了全曲的高潮片段,同时该部分也处于黄金分割点,在体现排湾族为荣耀而战精神的同时,从另一角度也反映了作曲家卓越的音乐审美。

181小节扬琴声部还采用了呈示部主题核心材料,又一次对主题进行贯穿发展,体现作品其内部材料的逻辑性。

连接(182-215小节)

连接段采用复合型节奏,极富动力感。

速度上较中部来说进行了放缓,在配器上逐渐饱满,音区逐渐增高的同时力度也逐渐增强,烘托出越发紧张的音乐氛围,为之后再现部做铺垫。

再现部(216-239小节)

再现部与呈示部材料相同,为变化再现,主题音调保持一致的同时在配器进行改变,更为饱满更富有感染力。

与呈示部主题呈示时主题仅在单一声部进行不同,再现部时声部加厚为乐队进行演奏,同时力度增强,以上都能体现处作曲家对于主题回归的强调。

230小节扬琴声部为大bB调和弦分解进行,为之后的转调做准备。

随后为半音转调片段,扬琴在B大调上演奏主题旋律。

作曲家在此处采用上行小二度半音转调带来不同的和声色彩,将音乐情绪更进一步推进,巩固了主题的同时又带来了不同的色彩变化,又一次表达对于灵祖留下脚印、传统的传承,又一次表达对于先祖们骄傲灵魂的歌颂。

尾声(240-259小节)

尾声处于引子部分第二阶段速度进行呼应,回归到♩=164。对于整个作品的材料进行综合发展,采用了快板部分D材料进行,扬琴声部为连续的十六分音符进行,乐队情绪不断加强。

随后再现了主题片段,突然放缓之后扬琴声部紧接着连续的三十二分音符连音进行,且音区不断上升,停留在b小调属和弦上,最后采用“ff”的力度在b小调上以同样的节奏收束全曲。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每天跟着我们读更多的书]


互推传媒文章转载自第三方或本站原创生产,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授权,如有内容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fwlcm.com/info/2769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