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编外武官”(上)

 

作者:蔡劲松 来源:《外交官说事儿》

作者简介:蒋劲松 西班牙语言文学学士,毕业当年进入新华社国际部,后从事外交工作,自1996年起,先后在中国驻阿根廷、委内瑞拉和赤道几内亚大使馆工作。

我家祖上从未出过行伍之人,但不知何时何地受何人影响,自己却偏偏对军事格外痴迷。倘若不是为一双高度近视加散光的眼睛所累,想必我绝不甘于囚在暮气沉沉的机关,没准儿早就扎根火热的军营、戍边驻防去了。

由于这一原因,这些年无论身处何地,军旅情结一直伴随自己,从衣食住行,到情趣爱好,脑子里想的,嘴巴上说的,全都有意无意往这厢靠。在外人看来,我属于不折不扣的铁杆军迷。

临被派往赤道几内亚工作前,获悉即将赴任的使馆未设武官处,两国之间军事交流与合作事宜全由普通外交官代为处理。这让我不禁怦然心动,于是悄然做好了去那里当“编外武官”的准备。

为此,在收拾行囊时,我特意将全套制式迷彩服、62式指北针、99作训鞋、07作战靴、军用皮带、水壶、臂章、军衔等多年收藏的军品,一股脑儿地塞进唯一的一件托运行李里。军品优先。除了差一把真家伙,基本算是配齐了。

我深信,这批装备不仅是日后打发时光的精神寄托,兴许还能在即将面临的全新环境里派上用场。

三军掠影

远在国内的时候,我就从少得可怜的资料中获悉,赤道几内亚陆、海、空三军的总兵力大约只有3000人,其中陆军三个营,海军一个营,空军一个连。全国划分为首都马拉博所在的岛屿、位于大陆的全国最大城市巴塔和与喀麦隆接壤的东部三个军区。但是,这些仅为最基本的概述,实际情况到底如何呢?

既为“武官”,观察事务的视角自然与众不同。

事实上,还在法航客机刚刚落地、尚在跑道滑行的时候我就看出,马拉博机场是个军民两用机场。除民用客机外,在远离候机楼的停机坪上,还整齐地排列着几种型号的军用飞机:捷克制造的L-39高级教练机、L-410小型运输机、俄制苏-25 对地攻击机、米-24武装直升机、米-26运输直升机、伊尔-76大型运输机、安-72运输机等。每种机型的数量从一架到四架不等。

对于这些涂装成热带丛林迷彩的飞机,过去我曾无数次在军事网站、期刊杂志或者电视画面上看到,一点也不陌生,但在如此近距离观察却还是第一次,禁不住两眼放光。若不是堵了后面乘客的道儿被人提醒,我还不知要伸着脖子盯多久。

想不到,这弹丸小国竟然真有点值钱家当。看来,之前读过的有关赤道几内亚武装力量的简介,不是含混不清,就是有些驴唇不对马嘴了。

米-24武装直升机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发现,只要天气允许,驻扎在机场的苏-25对地攻击机和L-39高级教练机,每天早晨或者下午都会以单机或双机编队飞临使馆附近的空域进行超低空训练。战机风驰电掣般地从头顶上空高速掠过,如离弦之箭转瞬即逝。发动机巨大的轰鸣声,惊得树上栖息的鸟群拍打着翅膀四散而去。

每当这时,我便快步奔向窗前,可常常为时已晚,及至连战机的影子也看不到。现代钢铁战鹰翱翔的速度实在是太快了。

较之频频现身的喷气式飞机,米-24和米-26直升机在视距内贴海岸线飞行更是家常便饭,特别是后者。要知道,这种当今世界最大的重型运输直升机,中国也只有在2008年汶川地震救灾期间,为吊运重型设备,不得已才从俄罗斯租用了一架,倘若以使用该型号直升机的起始时间计算,我们还晚于赤道几内亚。

相对于空军,赤道几内亚海军的装备就更少,来源也有所不同。

赤道几内亚首都马拉博鸟瞰

我后来有机会参观马拉博军港。说是军港,其实就是在离民用客货码头不远的地方辟出两个泊位。

参观当天天气晴好,海浪不大。赤道几内亚海军在首都防区的宝贝全部集中在港内:几艘以色列制造的小型巡逻艇,最大的艇长不到20米,排水量不超过50吨,据主人说2级海况即难以出海,看来多数时间都趴在港内。一艘乌克兰建造的中型坦克登陆舰,满载排水量4500吨,俨然一副当家花旦模样。舰艏那高昂的76毫米主炮看着格外眼熟,它与中国海军的新锐054A级导弹护卫舰艏主炮属同一型号。除此之外,整个港区便空空如也,再无其他军舰的影子。

在赤道几内亚武装部队三军中,兵力最多的当属陆军,它也是与普通百姓距离最近的军种。只可惜,像坦克、BMP-1步兵战车、车载火箭炮等重型装备,几乎全被部署在大陆与喀麦隆接壤的边境地区,首都街头常见的仅有轮式运输车辆。

轻型车大多系驾驶室顶部安装有旋转枪架的丰田皮卡,偶尔能看到上面架有中国外销版的80式7.62毫米通用机枪。重型车则一律是粗犷皮实的老式嘎斯卡车。这些轻重不一的军车,可能已经习惯于在马路上横冲直撞,所以只要嫌前方的民用车辆碍事儿,它们就粗野地鸣笛逼其闪让,非常的骄狂无礼。

除了飞驰而过的军车上坐满翘着二郎腿的军人外,平日里人们所能见到的,就多是在军政要地门前执勤的卫兵了。他们身着从中国订购的沙漠黄和丛林绿两种颜色混杂的迷彩服,斜挎着锈迹斑斑、一眼望去便知明显疏于保养的 AK47冲锋枪,站没站样,坐没坐相。如果不是身着军服,形象真与电视新闻画面中的反政府叛军游击队没什么两样。

与懈怠的士兵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军官们全都衣着挺阔,身材壮硕,座驾大多是配发的丰田、尼桑或三菱越野吉普,车牌上标有和肩章数量相同的星星,让人一望便知主人的军衔。总的感觉,军官社会地位高,待遇也不错。

装备简陋,人才匮乏

赤道几内亚国小人少,经济发展水平低,在国防建设上不可能有较多投入。因此,即便军队规模不大,但装备和设施也还是非常简陋。

因为工作关系,我多次进出过该国国防部。两层的办公楼低矮破旧。进入大厅后,抬头可见天花板上旋转的吊扇颤颤巍巍,让人担心随时有可能飞降下来。厅内四周布置有文书办公桌,大都破破烂烂,上面没看到电脑,摆放的依然还是二十年前中国制造的四通电动打字机。

办公设施如此,作战装备亦然。

每天从头顶呼啸而过的苏-25和L-39,貌似威猛凶悍,但实际上徒有其表。军方人士坦言,这两型作战飞机,除座舱里必备的仪表外,基本未安装现代化的航空电子设备,且自打列装之后就未进行过升级改进,机载武器也无钱购买,不过是些唬人的样子货罢了。

其实又何止空军,其他军种也好不到哪里,这从军官配发的过时的苏制马卡洛夫手枪即可略知一二。

不过,最让高层头疼的倒还不是装备落后,而是专业人才奇缺。

那次参观军港,我注意到甲板上忙碌的水手里有白人艇员,乍看上去,似乎全是欧洲人。海军是专业技术性极强的军种,人员培训耗时费钱,非一日之功。这说明以当下赤道几内亚军人的素质,独立操控一支哪怕规模很小的海军都相当困难。

过后我了解到,类似情况在陆军和空军也同样存在。以空军为例,上到各型飞机的驾驶员,下到地面维护的机械师,但凡涉及专业技术领域,就很少有赤道几内亚军人参与。而波音737-700总统专机和两架达索“隼”50行政公务机的维护保养,则全权委托德国汉莎航空公司代劳,赤道几内亚本国实在无力为之。

作者与即将赴华交流的军人合影。图源:《在路上——一个外交官的海外散记》

针对上述情况,心急如焚的赤道几内亚军方采取了两条腿走路的措施,一方面加紧军校建设,另一方面选派军官到法国、西班牙和中国等国家进修或受训。与我打过交道的军官中,就有好几位曾经在中国国防大学或其他军事院校深造过,他们至今仍然珍藏着中国军校当年颁发的校徽。但是,能够有机会到国外接受正规训练的军官在军中所占的比例毕竟不高。

由此不难想象,这样一支装备简陋,科技含量和专业化程度均较低的军队,其战斗力是极其有限的。

果不其然。2009年2月17日,一小股境外武装力量借着茫茫夜色的掩护,从海上分乘多艘小艇,神不知鬼不觉地在位于马拉博总统府眼皮子底下的海岸登陆。

上岸之后,他们立即向总统府发起恐怖袭击,赤道几内亚总统府卫队被迫仓促应战。双方发生了激烈交火,密集的枪声回荡在市区,持续了一整夜。直到第二天天明,恐怖分子才陆续逃遁。

此役,赤道几内亚方面有一名士兵阵亡。据事后审讯抓到的俘虏证实,此次旨在推翻赤道几内亚政府的恐怖行动,系由盘踞在境外的“尼日尔河三角洲”游击队发起,参与行动的成员总共不过几十名,携带的仅有轻型武器。

可就是这股看似不起眼的乌合之众,居然能与守卫总统府的正规军彻夜周旋,且大部分全身而退,这充分暴露了赤道几内亚军队在作战能力上的严重缺陷。

不过,假如据此断定赤道几内亚军中无人,那也未免以偏概全了。

作者与总统专机飞行员合影。图源:《在路上——一个外交官的海外散记》

我到任后不久即结识了赤道几内亚国防部军事合作司长兼总统专机驾驶员。这位上校军衔的驾驶员五十岁出头,当他轻描淡写地说出已有4500个小时飞行经验时,我惊讶得半晌合不拢嘴,立刻对他刮目相看。

据这位上校介绍,他的飞行技术是从西班牙学来的,至今已先后飞过C-101、C-235、波音737、“隼”50、EMB-145、ATR-72等多种型号飞机,还多次去过中国。

毋庸置疑,像上校这样拥有一技之长的专业人才,放眼整个国家的武装力量都属凤毛麟角。从这点上说,赤道几内亚军队的人才建设之路确实任重而道远。

未完待续……

【作者:蔡劲松 文字:《在路上——一个外交官的海外散记》 编辑:《外交官说事儿》小哈】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每天跟着我们读更多的书]


互推传媒文章转载自第三方或本站原创生产,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授权,如有内容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fwlcm.com/info/2780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