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打草席工艺
2014年,临海岭根村三位草编传承人用席草编结草帽。
席草,草编的一种主材料。 摄于临海岭根村
留存台州南部平原的一种席扣。
过去,在台州黄椒路一带农村,手工打草席是农民的主要副业之一。打草席就是编织草席的意思,这个“打”字,虽是方言叫法,但准确传达了草席编织过程的特点,比“编织”更加准确。
用以打草席的材料主要有两种,一是麻线,用以做经线;二是席草,用以做纬线。
辅助工序一:纺麻线
打草席的辅助工序有纺麻线、搓麻绳、捋草殼。纺麻线是技术活,通常是成人干的,而搓麻绳、捋草殼就比较简单,我们小时候都帮父母干过。
用作打草席的麻线,是络麻丝纺成的。
剥好的络麻皮,挂在竹竿上晒干,以便存放。晒干的络麻皮色由青变黄,大概这是黄麻名称的由来吧。
纺织麻线前,先将干黄麻皮浸在水里,使其重新变软,捞出沥尽水。再用如梳子似铁篦子,将宽阔的黄麻皮篦成一根根细丝,再纺圆线,纺好的麻线比较原始的麻丝,线径变圆变粗,韧性和牢度增强,用作打草席的经线十分合适。
纺织麻线用的纺机也是非常简单的手工机械,从正面看略呈梯形的正方体木制框架,上下两根主轴,两根主轴上各有一个皮带轮,上面轮子小,下面轮子大。大轮子的主轴伸到框架外面一端链接一个凸轮连杆机构,连杆下部连接一块长方形木板,供操作者用脚踏,当操作者左右脚上下踏动木板,带动连杆左右摆动,再带动凸轮转动,从而使往复运动转变成旋转运动,大小轮之间用皮带连接,大轮带动小轮,使低转速变成高转速,麻线就在小轮的快速转动中,由麻丝变成了麻线,并被卷在线圈上,一卷卷的麻线就纺织而成。
辅助工序二:抖席草、捋草殼
用以打草席的席草,因为长短不一混在一起,使用前先进行筛选。方法是,地上放上一竹编的脚箩(挑谷用的谷箩),将一捆席草放在脚箩里,用手抓住席草头部(好比两个女人打架,一人揪另一人的长头发)使劲抖,草身短的就被抖落下来,再用另一只手去揪出来。然后再抖,再揪,不同长短的席草就分级出来了。不同长度的席草,打出不同宽度的草席,物尽其用。
为席草根部有一层红色的外衣,褪去后露出里面的根部是白色的。捋草殼,捋,老家方言音(luo),褪(tun)的意思。操作时,左手将席草捆握紧并夹在左胁下,右手大拇指和食指握住草殼用力向下滑动,草殼就被褪出来了。
打草席的主要工具
麻线、麻绳、席草都准备好了,就可以打草席了。打草席用的工具称作席床,通常用柏木制成,两根立柱,加两根横梁,构成井字形的形状,连接处使用卯榫构造,可以滑动。两根立柱下部有正方形的木板,可以使整个席床立于地面而不倒。除了席床,席添、席扣是组成手工打草席必不可少的三大工具。
席添就如同织布机上的梭子,用以将一根根席草穿过麻线交叉组成的空间,织成草席。席添由毛竹片制成,长条形,厚薄不足五毫米,宽约四公分左右,长度由草席规格而定,一般要超出席子宽度三四十公分。席添前部半圆形,离顶端约一公分处挖有一月牙形凹槽,用以夹着席草。
席扣是用约三四公分厚,十公分宽的木条做成,长度根据席子的规格而定,席扣中间分布着均匀的线眼,使麻线可以从其线眼穿过。
打草席的前道工序:穿线
打草席的第一步是穿线。草席有不同规格尺寸,通常有五尺、四尺、三尺半、三尺。五尺相当于一米五,四尺就是一米二,三尺半的是一米,三尺就是九十公分,最小的有七八十公分的草席,一般用于学校或者工厂集体宿舍。穿线是按双数来计算,不同规格换算成不等的双数,因此按根来算,每条草席的经线必定是偶数。
穿线最好也是两个人合作,首先穿左右两边沿的麻绳,从而使位置得以固定。打草席过程中用作“打”的工具是席扣,它的作用就是将每根席草压实,因此穿线时要将其穿在其中。穿线时,一人站在席床背后,将麻线抛过席床上部横梁,再穿过席扣的线眼,另一人半蹲在席床前面,抽出穿过线头,随即将线头反穿过相邻的线眼,这样麻线就形成了一个U字型的线圈。反穿回去线头再抛回到席床背面,由站在背面的人,将两根线头拉下,从席床下面的横梁绕过,递给前面的人,前面的人根据所需长度,剪掉多余的麻线,然后将两个线头与U型线圈打结。当然在U型线圈下方要放一根大拇指粗细的竹杆,既便于线头打结,更主要为了席扣打席时承受压力,使每根席草排列疏密有致、分布均匀。穿好一双麻线,再重复前述动作,依次而行,直至穿完。
打草席前,必须检查麻线是否绷紧,因为手工拉紧麻线毕竟有所限制。而席床横梁与立柱间的卯榫结合部是活动的,这时就可以在下部横梁上楔入楔子,从而使横梁尽力张开,麻线得以绷紧。
打草席的全过程
打草席的第二步,是正式开打。打草席一般也是两人合作,力气大的持席扣,力气小的持席添。
干席草需要浸水使其软化,再晾至半干。
打草席开始,持席扣者提起席扣向上约三十公分,压下手柄,使席扣与垂直经线形成约45度的倾角,利用席扣线眼的特殊结构。席扣线眼特别之处是,一边是圆眼,反面则挖进很深的V字型凹槽左右相邻的线眼则相反,使经线交叉向前向后张开,从而在经线之间形成一个菱形的空间。持席添者,右手持席添,左手操起席草将一头夹入席添头部凹槽,自右至左,用力送入菱形空间,随着惯性,直至将席添送出经线届外。此时,持席添者还要将席草的一头捏住,使草头留在经线界外,并迅速抽回席添,这一连串动作需一气呵成。添完一根草,持席扣者向下拍一下席扣,打草席的“打”字,就体现在持席扣者一次次的拍打中。将席草压实后,重新向上提起,此时席扣手柄向上压,与前述动作相反,持席添者重复前述添草动作。如此循环往复,草席一点点累积而成。而交替添入的席草,通常由两根席草交叠而成,草头与草头在中部叠加,草根在左右两端伸出外界,一前一后,样子就很难看,这就需要将向后伸展的草根,挽回到前面来,这样挽的动作刚好左右两端交替进行。挽边,我们土话称作“找边”,这就需要持席扣者交替操作。
两人合作,一天可以打成两至三条草席,一个人也可以打草席。一人打草席通常只能打一米以内的席子,因为这样的席扣短,重量轻,一人才能操作。但必须要在席床上加绕一根绳子,绳子下端系一根竹杆拖到地上,中间系在席扣的手柄上。每扳动席扣手柄,然后用脚踩住地上的竹杆,利用绳子的张力,席扣就固定住了。再腾出双手持席添添送席草,这样反复进行。
打好的草席,还需要经过晾晒,搓紧,修边等工序,才算完工。
上世纪90年代,机器编织草席代替了手工打草席,效率大增。手工打草席渐渐淡出历史。如今手工打草席成为需要保护的非遗项目了。
来源:中国台州网
申明: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每天跟着我们读更多的书]
互推传媒文章转载自第三方或本站原创生产,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授权,如有内容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fwlcm.com/info/278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