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临武龙须草席2500元一床,产品畅销供不应求,夏日消暑必备
炎炎夏日,酷暑难耐,一张清凉的草席成为度夏的必需品,让人惬意入梦。 在湖南南部山区的临武县,出产一种独有的传统手工龙须草席。它有着600多年的历史,清朝时曾被作为贡品,又称“龙须贡席”。市民前来选购龙须草席,胡晓琴拿出她最满意的龙须草席作品《龙凤呈祥》。编织一床草席花大半个月时间,需提前订制,价格2500元左右。(图片来自东方IC)
湖南省临武县舜峰镇杜家村“临武龙须草席编艺传承保护基地”,龙须草席技艺的传承人胡晓琴在手把手教授妇女编织技艺。临武龙须草席有600多年的历史,因受经济大潮的冲击,一度濒临失传。2014年被列入郴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近年来,胡晓琴通过成立龙须草席编织公司,免费开办培训班,更好地保护和传承龙须草席编艺。同时,在她的带动下,该县300多名妇女参与龙须草编艺培训后在家门口就业,每年创收上百万元。(图片来自东方IC)
湖南省临武县舜峰镇杜家村“临武龙须草席编艺传承保护基地”,龙须草席技艺的传承人胡晓琴在手把手教授妇女编织技艺。临武龙须草席有600多年的历史,因受经济大潮的冲击,一度濒临失传。2014年被列入郴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近年来,胡晓琴通过成立龙须草席编织公司,免费开办培训班,更好地保护和传承龙须草席编艺。同时,在她的带动下,该县300多名妇女参与龙须草编艺培训后在家门口就业,每年创收上百万元。(图片来自东方IC)
炎炎夏日,酷暑难耐,一张清凉的草席成为度夏的必需品,让人惬意入梦。在湖南南部山区的临武县,出产一种独有的传统手工龙须草席。它有着600多年的历史,清朝时曾被作为贡品,又称“龙须贡席”。6月25日下午,湖南省临武县舜峰镇藕塘坪村,村民在给收晒好的龙须草过称。今年因为下雨天气影响,村民只从山里采来200多公斤的新鲜龙须草晾晒,胡晓琴给他们的收购价是25元一公斤。(图片来自东方IC)
炎炎夏日,酷暑难耐,一张清凉的草席成为度夏的必需品,让人惬意入梦。 在湖南南部山区的临武县,出产一种独有的传统手工龙须草席。它有着600多年的历史,清朝时曾被作为贡品,又称“龙须贡席”。文春芝 (左)和蒋佩元(右)戴着老花眼镜在仔细编织草席。她们和胡晓琴同一个村,是村里屈指可数的几个娴熟编织的老人,学习编织草席40多年了。(图片来自东方IC)
炎炎夏日,酷暑难耐,一张清凉的草席成为度夏的必需品,让人惬意入梦。在湖南南部山区的临武县,出产一种独有的传统手工龙须草席。它有着600多年的历史,清朝时曾被作为贡品,又称“龙须贡席”。临武县西瑶乡铁钉寨,胡晓琴(左)和村民蒋显财在山涧里采摘野生的龙须草。因龙须草多生长在陡壁,给采草带来很高的难度。(图片来自东方IC)
炎炎夏日,酷暑难耐,一张清凉的草席成为度夏的必需品,让人惬意入梦。在湖南南部山区的临武县,出产一种独有的传统手工龙须草席。它有着600多年的历史,清朝时曾被作为贡品,又称“龙须贡席”。临武县舜峰镇杜家村须草编织技艺传承基地,胡晓琴和她的员工一起合影。她希望有更多的年轻人加入到她们的队伍中来,守住这门老手艺并将它传承下去。(图片来自东方IC)
炎炎夏日,酷暑难耐,一张清凉的草席成为度夏的必需品,让人惬意入梦。在湖南南部山区的临武县,出产一种独有的传统手工龙须草席。它有着600多年的历史,清朝时曾被作为贡品,又称“龙须贡席”。胡晓琴介绍:龙须草席的生产工艺十分讲究,有采草、煮草、晒草、配料、修剪、清洗、晾干、锤草、刀刮草、编席等十几道工序。(图片来自东方IC)
炎炎夏日,酷暑难耐,一张清凉的草席成为度夏的必需品,让人惬意入梦。在湖南南部山区的临武县,出产一种独有的传统手工龙须草席。它有着600多年的历史,清朝时曾被作为贡品,又称“龙须贡席”。临武县西瑶乡铁钉寨山下,胡晓琴在采摘野生的龙须草,该草为细长空心叶茎,要长一米以上才适合编织,不能摘断、不能破坏,要保留下一部分没有长成的草,等待来年可以继续采。(图片来自东方IC)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每天跟着我们读更多的书]
互推传媒文章转载自第三方或本站原创生产,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授权,如有内容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fwlcm.com/info/1866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