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中国茶具的演变

 

中国是茶的故乡,也是茶文化的发源地。中国茶的发现和利用已有四五千年历史,且长盛不衰,传遍全球。茶是中华民族的举国之饮,发于神农,闻于鲁周公,兴于唐朝,盛于宋代,普及于明清之时。中国茶文化糅合佛、儒、道诸派思想,独成一体,是中国文化中的一朵奇葩。

茶文化意为饮茶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文化特征,包括茶道、茶德、茶精神、茶联、茶书、茶具、茶画、茶学、茶故事、茶艺等等。茶具,古代亦称茶器或茗器。茶具按其狭义的范围是指茶杯、茶壶、茶碗、茶盏、茶碟、茶盘等饮茶用具。唐代文学家皮日休《茶具十咏》中所列出的茶具种类有“茶坞、茶人、茶笋、茶籝、茶舍、茶灶、茶焙、茶鼎、茶瓯、煮茶。”其中“茶坞”是指种茶的凹地,“茶人”是指种茶之人;按照现代观点,不应纳入器具。中国的茶具,种类繁多,造型优美,除实用价值外,也有颇高的艺术价值,因而驰名中外,为历代茶爱好者青睐。

茶具的起源

在中国,茶具同其他饮具、食具一样,它的发生和发展,经过了一个从无到有,从公用到专一,从粗糙到精致的历程。已知最早提到“茶具”这一概念的文献记载,是西汉王褒的《僮约》:“烹荼尽具,酺已盖藏”。《僮约》是一份主仆之间的条款契约,所以就有烹茶前需要净具的描写。古代“茶”字都是写为“荼”字的,至于“荼”转“茶”音,颜师古谓汉时已有此音。“尽具”,可以理解为洗净器具,但是也不能断定是专用茶具。但是这里的“具”,是否可以认为是专有茶具,还是可以喝食具酒具共享的器皿?它的颜色、造型、大小、材料?也都不得而知,还是有待考证。但学术界一般认为,最早的饮茶器具,是与酒器、食器相共享的,人类早期通常都采用青铜器或者陶器进行饮酒、进食。至今,我们还能在生活中看到器具多用的例子,如果搭配得当,还有返璞归真之感。“烹荼尽具”,首先是要有“烹”器,其次要有盛茶之器。专用茶具的确立,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

考古发掘表明,早在1万年到4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我国先人们就已经发明了陶器,并大量使用陶器作为生活用具,其中很多陶器是与饮食有关的用品,如杯、盘、碗、缶、壶、等。陶瓷的发展是由土陶到硬陶再到釉陶,此后由陶又发展到瓷。原始瓷器的出现大约是在秦汉时期,汉代之瓷,实际上还多为有釉之陶,火度低,质地也脆;成熟青瓷的出现在东汉晚期的浙东地区。1990年,浙江省湖州市博物馆在清理一座因农民取土建房而遭破坏的东汉晚期砖室墓时,取出了一只完整的青瓷贮茶瓮。瓮高33.5厘米,最大腹径为34.5厘米。与常见的同类型器物显著不同的是瓮内外施釉,在器肩上部刻有一个“荼”字,当为汉代民间的贮茶用具(图一)。湖州是我国的主要产茶区之一,在中国古代茶业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唐中期,湖州长兴所产的顾诸紫笋茶被列为贡品。被后人尊为“茶圣”的陆羽,在湖州完成其不朽之作《茶经》。经专家鉴定,该青瓷瓮系本地窑所烧制。这不仅反映了湖州地区茶叶生产在汉代已有一定规模,而且随着民间茶事的发展,专用的贮茶器皿也应运而生。贮茶瓮的发现,为研究中国茶具历史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汉代青瓷贮茶瓮

茶具,古代亦称茶器或茗器。从广义上来看,茶具的诞生是伴随着饮茶的出现而出现,但如果从专用茶具的角度来看,一种专用茶具的确立,必然需要茶文化发展累积到一定的程度后才能实现。据史料记载分析,在汉代茶具已问世,但它还基本停留在与食器、酒器混用的阶段,自成体系的专用茶具还没有诞生,这一时期为茶具的萌芽阶段。隋唐以前,人们饮茶,叫做“茗饮”,其做法就如同煮菜而饮汤一样,是用来解渴或用来佐餐的。这种生活方式下,饮茶自然不需要专用茶具,自可用食具或其他饮具代之。尽管隋唐以前已有出土的茶具出现,但包括食具、茶具、酒具等在内的众多器具之间的区分并不严格,“一器多用”的使用状态盛行了很长的一段时间。晋人卢琳《四王起事》中记载了“惠帝蒙尘还洛阳,黄门以瓦盂承茶”的话语。翻译过来就是惠帝重返洛阳时,黄门官使用瓦盂敬茶。盂,即盛饭菜的碗也。可见当时的社会对是茶具、食具并未细分。

实际上,茶在汉代就已经被当作宫廷士大夫阶层的一种日常饮品,众多出土文物至少说明当时茶具已有从食器中分离出来的迹象。此后,随着茶日渐成为大众化的饮料。至晋代,我们可以从杜育《萍赋》中“器泽陶简,出自东隅;酌之以匏,取式公刘”的记载,推断出当时的饮茶方式和茶具特征。据《中国陶瓷与中国文化》一书考证,“器泽陶简,出自东隅”,意为饮茶时挑选浙江温州东瓯窑产的缥瓷茶具;“酌之以匏,取式公刘”指是是用类型似无柄葫芦瓢式的茶盏,取法先祖周部族(公刘)饮酒的方式饮茶。这里的“器”与“匏”虽然指是都是饮茶用具,但我们仍很难将它们从日常生活的饮食用具中作为茶器具单独分离出来;因为茶具的产生是和一定的经济生产力相联系的,当时的社会经济还没有达到茶具形成单独需求的地位。到两晋、南北朝时期,专门化的茶具从食器中逐渐分离了出来。茶学界公认最早的有关茶具的文学记载是西晋(公元265-316年)左思(约公元250-约305年)的《娇女诗》,其中有“止为荼菽据,吹吁对鼎铄。”这“鼎铄”当属茶具。

专用茶具的出现

唐代是中国茶文化发展史上的里程碑,由于多种社会力量的推动,尤其是一大批文人学士的积极倡导,饮茶空前普及。同时,饮茶已不仅仅是为了解渴的生理需要,更被提升到了艺术的高度——“茶道”的高度。茶文化的兴盛,促使茶具从酒食具分离出来,形成了一类专门用于饮茶的器具。

唐代的饮茶方法,与早先相比,更加讲究,更加精致,饮茶已由粗放进入到精工阶段,煮茶注重技艺,饮茶重在情趣。唐代白居易《夜闻贾常州、崔湖州茶山境会亭欢宴》曰:“遥闻境会茶山夜,珠翠歌钟俱绕身。盘下中分两州界,灯前各作一家春。青娥递舞应争妙,紫笋齐尝各斗新。自叹花时北窗下,蒲黄酒对病眠人。”唐代“大历十才子”之一钱起《与赵莒茶宴》中的“竹下忘言对紫茶,全胜羽客醉流霞。尘心洗尽兴难尽,一树蝉声片影斜。”此外,在众多爱茶文人的诗文中,都记载了宾客相聚,品茶论理时的幽雅情景。那么,作为大唐宫廷茶道,其规格之高,场面之盛,以及茶器之美,茶艺之精是不言而喻的。如此种种,刺激了茶具的生产和发展,使得茶具生产技术日臻完善,茶具种类更齐全,质量更高,茶具文化作为中华茶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唐代稳定的社会,安乐的生活,使人们对茶的认识更为深刻;文人雅士的提倡,使得饮茶风气十分深厚。诗人白居易曾坦言:“食罢一觉睡,起来两瓯茶。”品茶成为士大夫追求雅趣,以茶会友,精神享受的时尚,各种茶宴、茶会的相继出现,标志着饮茶已发生质的变化,品饮结合的艺术升华,对专用茶具的呼唤,使茶具在历史上出现了划时代的革命。茶圣陆羽是这场革命的倡导者、组织者和参与者,他亲自设计制作了一套从煎煮、点试到饮用、清洁、收藏一应俱全,内容丰富的茶具。一套古朴实用而又妙趣横生的茶道文化得以形成,从此,中国茶具文化的里程碑树立了。

对茶具的完整描述和记载,直到中唐时期陆羽在其撰写的《茶经》中才算第一次完成。在《茶经》中,陆羽专辟“二之具”、“四之器”二章,前者茶具指的是采制茶工具,后者茶器才是指饮茶的用具。这里对“具”与“器”的称呼和我们今天的习惯用语相反,“器”指的才是我们今天饮茶的茶具。陆羽记录的茶具有廿十八件,大体可以归为六类:火具、煮具、杂具、水具、贮具,材质涉及陶、冶、竹、木、石、纸、漆等制品。陆羽对茶具的记载,不但是历史上的第一次总结,而且是划时代的对茶器具在茶文化地地位进行升华。

宋版《茶经》

《茶经》中把茶器分为8类29种。其中包括生火用具5种:风炉、灰承、筥、炭挝和火夹。煮茶用具2种:俊和交床。烤茶、碾茶、量茶用具7种:竹夹、纸囊、碾、拂末、罗、合、则。盛水、滤水、搅水、取水用具有5种:水方、洒水褒、瓢、木夹、熟孟。盐具2种; 鹾簋、揭。饮茶用具2种:碗、札。清洁用具3种:涤方、滓方和巾。贮藏用具3种:台、具列和都篮。

在《茶经》中陆羽不仅详细地描述了各种茶具的用途、材质、规格大小,更重要的是,陆羽把他的茶道思想完全融人到了他的茶具设计之中,这一点,在他设计的风炉中体现的最为明显。陆羽在《茶经》中介绍的这套茶具,是以唐代煎茶法为前提而设计的,古朴典雅,雅而不侈,坚固耐用,充分体现了陆羽提倡的简约茶风。日本学者布目潮讽还根据陆羽在《茶经》中对各茶具的描述,精心绘制了其中25种主要茶具的图样。从陆羽描述和推祟的这套茶具看,的确是非常的齐备、实用、高雅。据唐人封演的《封氏闻见记》载,这套茶具在当时备受欢迎,“远近倾箱,好事者家藏一副”。

茶具的设计发展固然是由于现实生活的需要,但从中华文化史的角度来考察,我们不难发现茶具也反映了儒家思想的影响。例如,唐朝煮茶的风炉,形如古鼎,下面有三只足,在足上和炉窝里都有铭文;一只足上刻有“坎上巽下离于中”,另一只足上刻有“体均五行去百疾”;而另一只足上则刻着“圣唐灭胡明年铸”。坎、离和巽是古代五行八卦学说中水、火、风的代表。风炉的壁上还绘有易经符号,以说明煮茶过程中的自然物质之间的关系和茶对人体的调和助益作用。而“圣唐灭胡明年铸”之文则是为了纪念平定安禄山之乱,这说明儒家不同于佛教与道教,它主张人世、参与社会活动。同时,这种风炉又以佛家有象征意义的莲花、重蔓和流水为装饰,这又表现了其本身与儒教、佛教的结合。再看茶钹,陆羽要求其以“方耳以正令,广缘以务远,长脐以守中”,所以就有了方耳、广缘和长脐之形的茶锿,这些都体现了儒家学说所主张的中正和谐与佛家广结善缘的思想的相互融合。

1987年,陕西扶风法门寺地宫出土了大批珍贵文物。其中,还有一套大唐系列茶器。根据同时出土的《物账碑》记载:有“茶槽子、碾子、茶罗子、匙子一副七事,共八十两。”结合实物分析表明:“七事”指的是:茶碾,包括碾、轴;罗合,包括罗身、罗斗(合或盒)和罗盖;以及银则、长柄勺等。从茶碾、碾轴、茶罗子等茶器錾有的铭文看,这些茶器制作于唐咸通九年至十二年(公元868~871年),又有“文思院造”字样。而文思院,乃是专门制造金银犀玉巧工之物的宫廷手工工场,表明这些茶器是专门为宫廷制作的大唐宫廷茶器。同时,在茶罗子、银则、长柄勺等器物上,还有器成后留下用硬物刻划的“五哥”字样。据查,五哥是唐懿宗(860~874)李漼时,皇室及重臣对唐僖宗(874~888)李环小时的爱称,表明这些茶器为宫廷专用饮器。且《物账碑》将这些茶器列于唐僖宗所供奉的“新恩赐物”项,表明这些茶器是御用之物。另外,法门寺地宫珍藏的茶器,并不止“七事”,还有盐台、笼子、茶碗、茶托等器,其中部分茶器,亦为唐懿宗御用之物。上述茶器,质地之贵,做工之精,造型之美,价值之高,堪称茶器中的国宝。它是大唐茶文化兴盛的综合体现,更是大唐宫廷茶道兴隆的集中表现。

茶具的发展

唐朝之后,随着饮茶之风在全国兴起,关于“茶具”的记载在历代文献中随处可见。诸如诗圣杜甫的《重过何氏五首》:“落日平台上,春风啜茗时。”白居易的《睡后茶兴忆杨同州诗》:“此处置绳床,旁边洗茶器。”陆龟蒙《零陵总记》说:“客至不限匝数,竞日执持茶器。”北宋画家文同有“惟携茶具赏幽绝”的诗句,南宋诗人翁卷写有“一轴黄庭看不厌,诗囊茶器每随身”的名句,元画家王冕《吹萧出峡图诗》有“酒壶茶具船上头”,明初号称“吴中四杰”的画家徐责一天夜晚邀友人品茗对饮时,他趁兴写道:“茶器晚犹设,歌壶醒不敲。”不难看出,无论是唐宋诗人,还是元明画家,他们笔下经常可以读到“茶具”诗句。说明茶具是茶文化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

中国的茶具,种类繁多,造型各异,不仅是饮茶实用器具,不少精美茗器还是文房清玩之物。茶具以陶、瓷材质为多,除此之外,紫砂、金属、竹、木、牙、角等材质的也有。中国茶具的发展之道,是由粗趋精,由大趋小,由繁趋简,从古朴、富丽再趋向淡雅的返璞归真的过程,从茶具就可品出时代的茶韵。

“茶兴于唐,而盛于宋”,唐代是中国茶文化发展的第一座高峰。入宋以后,文人饮茶之风更炽;华丽的点茶法的流行、金银具的盛行、黑釉建盏的不可一世,子民们郁郁不得志之余,一门心思置身于“斗茶”的游戏之中。这种对茶具如醉如痴、魂系梦牵,及宋人对茶艺精益求精的追求,也深深影响了近邻日本,逐渐日本茶道闻名于世。与唐宋时期相比较,明清两代文人雅士有着更深得嗜茶情结。明清返璞归真的茶风,为茶具走向辉煌提供了有利条件,使茶具的发展终于步入正轨,并达到顶峰。景德镇甜白瓷茶具和青花瓷茶具铸就了瓷业的一段辉煌,宜兴紫砂茶壶更是庞大茶人的至宝。在品饮香茗的同时,欣赏精致可人的茶具,实属一次从艺术到心灵的升华。

从唐代开始,茶事成了人们不可随意敷衍的正事,茶具也随之发展到成套使用的规模,其繁琐的程度可以说是空前绝后的。而茶具由简趋繁的缘由,是与唐代制茶方式与饮茶流俗的大发展相对应的。唐乾宁时期的进士徐寅有一首脍炙人口、久咏不衰的茶诗《谢尚书惠蜡面茶》,它记载了茶与茶具的相互关系:“武夷春暖月初圆,采摘新芽献地仙。飞鹊印成香蜡片,啼猿溪走木兰船。金槽和碾沉香末,冰碗轻涵翠缕绸。分赠思深知最异,晚铛宜煮北山泉。”这首诗中就提到“金槽”、“冰碗”和“铛”三种茶具。金槽是铜制的茶碾,冰碗则指白色的茶碗,而铛是煮茶用的锅。诗人在这里形象地描述了茶具的功用。

唐代茶具之所以繁杂,与唐代饼茶的饮用方式有关。茶叶的炮制方法各代有所不同,唐宋时期,茶叶经过碾捣紧压制成团饼状的干茶。这种饼茶由于陆羽的大力提倡而流行,从而在五六百年中,独领二朝风骚,统摄中原茶坛。据《茶经》记载,当时饮茶所用的茶叶其实有粗茶、散茶、末茶和饼茶四种。饮法有二类,一是直接将茶放入瓶缶之中,冲人沸水泡饮;二是将茶与葱、姜、枣、橘皮、茱萸、薄荷等一同煮饮。这两种风行一时的饮茶法都被陆羽大加抨挞,认为这简直让茶汤变成了沟渠里的废水一样,于是大力倡导饼茶及其饮法。然而,饼茶虽然被认为是茶中之精品,但人们饮用时就费神费劲了,饼茶不宜直接煎饮,饮用前必须进行加工。由于这加工过程必须经过炙、碾、箩三道,于是茶具便繁多了起来。从陆羽的《茶经》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唐人饮用饼茶的全过程。人们先是要烤茶饼,因为茶饼在存放中会吸潮,烤干了才能逼出茶香,炙时就要用夹子夹住饼茶,尽量靠近炉火,时时翻转,烤出像是虾蟆背似的泡泡,离火五寸再用文火烤,直到饼面松开,如此多次重复到水气烤干为止。烤干后的饼茶要用金属或木质的碾将其碾碎,碎茶末要用筛子过箩后才能煮用。《茶经》中介绍“末之上者,其屑如细米”,“碧粉缥尘,非末也”,这种如细末状的茶颗粒,色泽显黄金,均匀而且细整。用这种末茶和一大堆的茶具经一道道繁琐的工序后才能品饮,这使得饮茶从解渴提神升华为一种艺术,一种文化的享受,逐步成为王公贵族,文人雅士的消闲之举,饮茶的处所也从饭桌或摊上移人书房、花庭、山居、茶馆及至于深闺、皇宫,随着其消费档次的提升,而且在进入宫廷受到皇族的崇尚后,人们开始从严地挑剔与选择茶具了。

唐代的茶具从质地看,有金银瓷石玻璃等多种,甚至出现了以器具质地为茶汤命名的讲究,金银为器的称为“富贵汤”,琢玉为器的称为“碧秀汤”,磁器饮茶称为“压一汤”。1957年5月在西安和平门外出土的唐朝平康坊的七个茶托子就反映了唐代宫廷茶具的水平。这七个茶托子的形状为银胎鎏金、圈足、圆底、托盘为莲花形,其底部还有“左策使宅茶库金涂拓子”的铭文。唐代的豪门贵族、僧侣文人常常举办茶宴,这成套茶具为茶宴提供了完善的物质条件。

唐朝普遍使用的茶具大都是沿袭陆羽设计的廿四器,在陆羽之后有所改进的只是多了一个盏托而已。据唐人李匡义《资暇集》记载:唐德宗建中年间,成都府尹崔宁的女儿十分好茶,但她在日常饮茶中觉得当时沿用的茶盏在注人茶汤时十分烫手,端起来喝十分不变,于是她就取了个碟子托住,这样在喝茶时茶盏就不易倾斜滑脱了。后来,这位深闺小姐又有了新的发现,她把蜡烤软后,做成茶盏底大小的蜡环,置于茶盏小碟子之间,三者连起来成一体,十分方便于使用。崔宁发现了女儿的作品后,为之取名为托,并介绍给亲友宾客们,于是茶托从此传世。后来经人们的不断改进,茶托也就有了各种各样的形式,并逐步演化为今天盖碗中的茶碟。

到了宋代,中国的茶道发生了变化,点茶法成为时尚。这时不再直接将茶放入釜中熟煮,而是先将饼茶用茶碾碾碎,置碗中待用。以釜烧水,微沸初漾时即冲点碗中的茶。宋代饮茶习俗与唐代的重大区别是:唐代的茶一般为绿色,青瓷碗与白瓷碗并重;而宋代茶色尚白,又兴起了斗茶之风。斗茶胜负的标志为茶是否粘附碗壁,哪一方的碗上先形成茶痕,即为输家。这和茶的质量及点茶的技术都有关系。为适应斗茶之需,宋代将白色的茶盛在深色的碗里,对比分明,易于检视。蔡襄在《茶录》中指出:“茶色白,宜黑盏。”“其青白盏,斗试家自不用。”所以宋代特别重视黑釉茶盏。福建建阳水吉镇建窑烧造的茶盏釉色黝亮似漆,其上有闪现圆点形晶斑的,也有闪现放射状细芒的,前者称油滴盏,后者称兔毫盏。还有的盏底刻“供御”、“进”等文字,表明这里曾有向朝廷进奉的贡品。

南宋审安老人所绘茶碾

宋代茶盏非常讲究陶瓷的成色,尤其追求“盏”的质地、纹路细腻和厚薄均匀。据宋蔡襄《茶录》载:“茶白色、宜黑盏,建安所造者纣黑,纹路兔毫,其杯微厚,熁火,久热难冷,最为要用,出他处者,或薄或色紫,皆不及也。其青白盏,斗试家自不用。”依这段史料,可以看出,如盛白叶茶,就选用黑色茶盏,说明当时已经注意到茶具的搭配关系。搭配的目的就是为了有更好的茶色与茶香。宋代建安(今福建建瓯)制造的一种稍带红色的黑茶盏,被时人看作是佳品,其次可以看到,当时评赏茶盏的质量,还有茶盏表面的细纹,如建安的绀黑茶盏已经精制到“纹路兔毫”的地步,足见陶艺水平很高。再者看“熁火”。“熁火”之意见《广韵》曰“火气上”,又《集韵》“火通也”,熁音协,含烫意。这里“熁火”实指茶杯中热气的散发程度,明清时期,江苏的宝应、高邮一带把“熁火”称为“烫手”。宋代建安生产的“绀黑盏”比其它地区产品要厚,所以捧在手中有“久热难冷”的好处。因此被看作是宋代茶盏一流产品。

明代茶具,以壶、盏搭配的茶具组合为特征。对唐、宋而言,可谓是一次大的变革。因为唐、宋时人们以饮饼茶为主,采用的是煎茶法或点茶法和与此相应的茶具。元代时,条形散茶已在全国范围内兴起,饮茶改为直接用沸水冲泡,这样,唐、宋时的炙茶、碾茶、罗茶、煮茶器具成了多余之物,而新的茶具品种脱颖而出。明代对这些新的茶具品种一次定型,一直到现代,人们使用的茶具品种基本上已无多大变 化,仅仅在茶具式样或质地上有所变化。

由于明人饮的是条形散茶,贮茶、焙茶器具比唐、宋时显得更为重要。而饮茶之前,用水淋洗茶具,又是明人饮茶所特有的。明代文震亨《长物志》记载:“吾朝所尚(指条形散茶)又不同,其烹试之法,亦与前人异,然简便异常,天趣备悉,可谓尽茶之真味矣。至于洗茶、候汤、 择器,皆各有法。”明代许次纾《茶疏》也记载:“未曾汲水,先备茶具,必洁必燥,开口以待。盖或仰放,或置瓷盂,勿竞覆之案上,漆气食气,皆能败茶。先握茶手中,俟汤既入壶,随手投茶汤,以盖覆定。三呼吸时,次满倾盂内,重投壶内,用以动荡,香韵兼色不沉滞。更三呼吸顷,以定其浮,然后泻以供客。”以上记述,将如何泡茶沏茗以及所需的茶具,描绘得一清二楚。此外,明代冯可宾的《茶笺》、陈师的《茶考》等著作中,也有相似的描述。可见,按照明人的冲泡饮茶法,最普遍使用的是烧水沏茶和盛茶饮茶两种器具。就饮茶全过程而言,当时所需的茶具,明代高濂《遵生八箋》中列了 16件,另加总贮茶器具7件,合计23件。这些器具,名称显得古雅奇特。属茶具的有:商象,即石鼎,用以煎茶烧水;归结,即竹扫帚,用以涤壶;;分盈,即杓子,用以量水;递火,即火斗,用以搬火;降红,即铜火筋,用以簇火;执权,即茶秤,用以秤茶;团风,即竹扇,用以发火;漉尘,即茶洗,用以淋洗茶;静沸,即竹架,用以支鳆;注春,即瓦壶,用以注茶汤;运锋,即果刀,用以切果;甘钝,即木砧墩,用以搁具;啜香,即瓷瓦瓯,用以品茶;撩云,即竹茶匙,用以取果;纳敬,即竹茶橐,用以放盏;受污,即拭抹布,用以洁瓯。属总贮茶器的有:苦节君,即竹炉,用以生火烧水;建城,即箬制的笼,用以高阁贮茶;云屯,即瓷瓶,用以水烧水;乌府,即竹制的篮,用以盛炭;水曹,即瓷缸瓦缶,用以贮水;器局,即竹编方箱,用以收放茶具;品司,即竹编圆撞提盒,用以收贮各种茶叶。与唐、宋茶具相比,明代茶具要简便得多,特别是茶具品种数量大为减少。这在明代文震亨的《长物志》中已说得很明白:吾朝茶的烹试之法“简便异常”,“宁特侈言乌府、云屯、苦节君、建 城等目而已哉!”明代张谦德《茶经》专门写有一篇“论器”,提到当时的茶具也只有茶焙、茶笼、 汤瓶、茶壶、茶盏、纸囊、茶瓶、茶炉。不过,明代茶具虽然简便,但也有特定要求,同样讲究制法、规格,注重质地,特别是新茶具的问世,以及茶具制作工艺的改进,比唐、宋时又有大的发展。

明代茶道艺术越来越精,对泡茶、观茶色、酌盏、烫壶更有讲究,要达到这样高的要求,茶具也必然要改革创新。明代茶具的一个重大变化则是对黑盏的废弃。因明代饮用炒青 绿茶,绿茶汤色“以青翠为胜”,用洁白如玉的茶盏来衬托青绿的茶色,更显清新脱俗,雅趣始然,故明代茶具瓷色尚白,器形贵小。“莹白如玉”的白茶盏大受青睐,当时宣州所产的一种俗称“鸡心杯”的白釉小盏就很受欢迎。弃黑祟白之外,明人还对茶盏加以改进,给茶盏加盖,茶盏从此定型为一盏、 一托、一盖的形式。明代张谦德《茶经·论器》中列举出当时的茶具9种:东 焙、茶笼、汤钵、茶壶、荣盏、纸囊、茶洗、茶瓶、茶炉。其中的茶壶、茶9E 就为新增的茶具。茶壶作为茶具,早已有之,庸宋时期称为“注子”或“掘 壶”,只不过当时的茶壶是用作盛水、煮水的器具.及至明代散茶流行,茶壶才作为泡茶的主要工具凸显其重要性。比如明朝茶壶开始看重砂壶,就是一种新的茶艺追求。因为砂壶泡茶不吸茶香,茶色不损,所以砂壶被视为佳品。据《长物志》载:“茶壶以砂者为上,盖既不夺香,又无热汤气。”说到宜兴砂壶几乎无人不知。而宜兴砂壶正是明朝始有名声。据史料记载说,明朝宜兴有一位名叫供春的陶工是使宜兴砂壶享誉的第一人。此后又有一个名叫时大彬的宜兴陶工以小壶为妙。其壶“不务妍媚,而朴雅坚粟,妙不可思……前后诸名家,并不能及。”《画航录》说:“大彬之壶,以柄上拇痕为识。”

清代,茶类有了很大的发展,除绿茶外,又出现了红茶、乌龙茶、白茶、黑茶和黄茶,形成了六大茶类。但这些茶的形状仍属条形散茶。所以,无论哪种茶类,饮用仍然沿用明代的直接冲泡法。在这种情况下,清代的茶具无论是种类和形式,基本上没有突破明人的规范。陶瓷茶具仍是清代茶具的主流,素以“景瓷宜陶”著称,其中瓷茶具以康、雍、乾时期最为繁荣。清代瓷茶具在青花、五彩、单色釉基础上,创新发展了珐琅彩、粉彩瓷茶具。清代的紫砂陶茶具,在继承传统的同时,也有新的发展。除陶瓷外,清代茶具材质更加多样,造型更加丰富。

特色茶具

“盖碗茶”,是成都最先发明并独具特色。所谓“盖碗茶”,包括茶盖、茶碗、茶船子三部分,故称盖碗或三炮台。茶船子,又叫茶舟,即承受茶碗的茶托子。相传是唐代德宗建中年间(780-783)由西川节度使崔宁之女在成都发明的。因为原来的茶杯没有衬底,常常烫着手指,于是崔宁之子就巧思发明了木盘子来承托茶杯。为了防止喝茶时杯易倾倒,她又设法用蜡将木盘中央环上一圈,使杯子便于固定。这便是最早的茶船。后来茶船改用漆环来代替蜡环,人人称便。到后世环底做得越来越新颖,形状百态,有如环底杯。一种独特的茶船文化,也叫盖碗茶文化,就在成都地区诞生了。这种特有的饮茶方式逐步由点巴蜀向四周地区浸润发展,后世就遍及于整个南方。

四川人使用茶盖还有其特殊的讲究:品茶之时,茶盖置于桌面,表示茶杯已空,茶博士会很快过来将水续满;茶客临时离去,将茶盖扣置于竹椅之上,表示人未走远,少时即归,自然不会有人侵占座位,跑堂也会将茶具、小吃代为看管。茶博士的斟茶技巧,又是四川茶楼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水柱临空而降,泻入茶碗,翻腾有声;须臾之间,嘎然而止,茶水恰与碗口平齐,碗外无一滴水珠,既是一门绝技,又是艺术的享受。

工夫茶的茶具是最讲究的一种泡茶茶具。之所以叫工夫茶,是因为这种泡茶的方式极为讲究。操作起来需要一定的功夫,此功夫,乃为沏泡的学问、品饮的功夫。工夫茶具流传至今已有几百年的历史,最早的工夫茶具流行与广东等地,后来慢慢传播到全国各地区。

“工夫茶”与“功夫茶”混称的情况,时下十分流行。其实,“工夫茶”不能称“功夫茶”。 工,《说文解字》去:“工,巧饰也,象人有规矩也。”徐锴注曰:“为巧必遵规矩、法度,然后为工。”段玉裁注曰:“凡善其事曰工。”功,《说文解字》去:“功,以劳定国也,”《尔雅》云:“绩、勋:功也。”上述引文,说明了“工”、“功”的原始意义,区别一目了然,不可混用。如《论语》“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句,“工”绝不能代之以“功”。专指品饮之“工夫茶”的最早文字记载,见于清代俞蛟《梦厂杂著· 工夫茶》。其后寄泉《蝶阶外史》、徐珂《清稗类钞》等文献资料,多称“工夫茶”。清中期以后,“工夫茶”作为型种遗存,流行于潮州及其周边地区。而潮汕地区的传统叫法是“工夫茶”。按潮汕话声韵分部,“工”属“江”韵,“功”属忠韵。

工夫茶最讲究的是茶具,它之所以和其它喝茶方法有别也在于茶具。一套工夫茶茶具最少有十余件,虽然还不够陆羽所规定的二十四式茶具的规格,但也已经洋洋大观了。如果还要再说些,那么二十四件也不为多,例如装茶叶的锡罐,就以潮汕造的为最上品;还有茶巾,专门以净涤茶具;茶几,用以摆设茶具;茶担,可以贮藏茶器,等等。

1、茶筒:盛放茶艺用品的器皿茶器筒。

2、茶匙:又称“茶扒”,形状像汤匙所以称茶匙,其主要用途是挖取泡过的茶壶内的茶叶,茶叶冲泡过后,往往会紧紧塞满

茶壶,一般茶壶的口都不大,用手既不方便

也不卫生,故皆使用茶匙。

3、茶漏:茶漏则于置茶时放在壶口上,以导茶入壶,防止茶叶掉落壶外。

4、茶则:茶则(茶勺)茶则为盛茶入壶之用具,一般为竹制。

5、茶夹:又称茶筷,茶夹功用与茶匙

相同,可将茶渣从壶中挟出,也常有人拿它来挟着茶杯洗杯,防烫又卫生。

6、茶针(茶通): 茶针的功用是疏通茶壶的内网(蜂巢),以保持水流畅通当壶嘴被茶叶堵住时用来疏浚,或放入茶叶后把茶叶拨匀,碎茶在底,整茶在上。

7、茶盘:用以承放茶杯或其他茶具的盘子,以盛接泡茶过程中流出或倒掉之茶水,也可以用作摆放茶杯的盘子。

8、茶船:用来放置茶壶的容器,茶壶

里塞入茶叶,冲入沸开水,倒入茶船后,再由茶壶上方淋沸水以温壶。淋浇的沸水也可以用来洗茶杯。又称茶池或壶承,其常用的功能大致为盛热水烫杯、盛接壶中溢出的茶水、保温。

9、煮水器:泡茶的煮水器在古代用风炉,燃料多为木炭。

10、茶漏:茶漏则于置茶时,放在壶口上,以导茶入壶,防止茶叶掉落壶外。

11、茶荷:茶荷的功用与茶则、茶漏类似,皆为置茶的用具,但茶荷更兼具赏茶功能。主要用途是将茶叶由茶罐移至茶壶。主要有竹制品,既实用又可当艺术品,一举两得。没有茶荷时可用质地较硬的厚纸板折成茶荷形状使用之。

冲泡好一杯佳茗,配具必不可少,尤如绿叶之于红花,彩云之于明月,有映衬之妙。古时痴迷茶艺的文人雅士,无不把茶具的选择搭配,放在极为重要的位置。苏东坡的“潞公煎茶学西蜀,定州花瓷琢玉红”,范仲淹的“黄金碾畔玉尘飞,碧玉瓯中素涛起”,茶具不仅具有实用功能,更有鉴赏把玩的趣味。作为茶叶之乡的中国,茶具历史也十分悠久。中国茶具在历史的长河中发展创新,其艺术性不断地增强,具很高的审美价值。好茶要配好的茶具,才能泡出好茶,每种茶都有相应的一种茶具。茶具是饮茶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茶具是饮茶文化的载体。

中国茶具在历史的长河中发展创新,其艺术性不断地增强,具很高的审美价值。人们在品茶的过程中同时欣赏各式茶具,也就成为品茶的自然衍生,成为了一种温馨愉悦的审美过程。每一片茶叶都要走很远很远的路,才能变成茶杯中的某一滴,那些你喝到的茶,小憩的茶馆,琳琅满目的茶具,是否让你也想起那杯属于自己的茶的故事?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每天跟着我们读更多的书]


互推传媒文章转载自第三方或本站原创生产,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授权,如有内容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fwlcm.com/info/2859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