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行走的课堂里全面成长——北京市二十一世纪国际学校研学旅行课程的实践与成果
近期,北京市二十一世纪国际学校《知行合一,在行走的课堂里全面成长——九年一贯制研学旅行课程设计与实施》被评为2021年北京市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这项成果的取得,经历了多年的实践和完善,研学旅行课程也成为学生最喜爱的课程之一。
2016年11月,教育部等11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提出要将研学旅行纳入中小学教育教学计划。在2013年,二十一世纪学校便看到了研学对学生成长的重要意义,在2014年全面开启游学课程,就是现在研学旅行课程的雏形。
国内文化研学:初中生在行走的课堂里成长
红五月研学展演
研学旅行“分段走” 最美课堂育全人
学校以研学旅行为载体,围绕学校的育人目标和课程体系,构建了一贯制研学旅行课程,包括“一~五年级京内主题研学”、“六~九年级国内文化研学”及“世纪名人班”特色研学旅行课程。学生在这最美的课堂中,从文化知识到视野情怀,再到实践能力,获得全面发展,实现了最美课堂“育全人”。
一是京内主题研学,增长学生的知识见识
小学在开足开齐国家课程的情况下开展主题教学,研学也围绕教学主题在北京实施。研学地点主要有博物馆、科技馆系列、主题公园、历史古迹、名人故居等系列,旨在让学生体会北京生活和北京文化,注重小学生对于生活的感受和体验,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热爱生活。
二是国内文化研学,寻根华夏文明,塑造学生中国灵魂
学校在六~九年级实行选课走班,选择研学地点主要以中华文化、课程背景及学生兴趣为导向,在全国范围内为学生提供多条路线,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某一条路线进行研学。学生可以游武汉线品荆楚文化,探长沙线体潇湘文化,寻河南线悟中原文化,踪西安线访汉唐文化……遍布中国大江南北的十二条线路可供学生选择。
每次研学虽然只有短短一周,但整个活动的策划、成果展示贯穿了一个学期。每个学科的教师会精心打磨各种活动,将学科知识巧妙融合进新鲜好玩的游戏中。同学们走进祖国大好河山,从地理、历史、语文、生物、道法等方面深入了解华夏文明,从细节之中树立自己的家国情怀、文化认同感。
在甲午战争博物馆前,同学们身穿制服,迎着海风,慷慨激昂地朗诵《少年中国说》,刚参观过的历史画面在胸中激荡,此情此景,令每一位游客动容。
在华山脚下,同学们收集各种灌木花草制成标本,认识到了生物种类的丰富性,更有同学善于发现美,将树叶做成风景拼接画,将知识上升到了艺术的层面。
在平遥古城、乔家大院、王家大院等地,有同学第一次见到遥远而古朴的建筑,体会底蕴深厚的晋商文化,情不自禁地用钢笔画下一步一景的风土人情。他的研学手册成了别具一格的水墨画连载。
在南京大屠杀纪念馆、沈阳“九一八”纪念馆、枣庄台儿庄大战纪念馆、旅顺日俄监狱旧址博物馆等地,同学们沉痛悼念遇难同胞、民族英雄,敬献的花圈凝结着他们的哀思与共勉。这样的爱国教育更深刻、更真切。
三是世纪名人班研学,传承伟人精神
名人班课程是学校的一大特色课程,小学部已经设立五大名人班:少年孔子班、周恩来班、雷锋班、钱学森班、宋庆龄班。名人班根据自己的特色选择不同的研学地点,设计不同的研学课程。研学旅行每到一处,学生都会受到一次伟人精神的洗礼,在潜移默化中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例如,周恩来班师生前往天津周邓纪念馆、南京梅园新村、江苏淮安周恩来故居参观,到周恩来母校南开中学研学,以多种方式感悟伟人风范,用伟人精神指导言行,用伟人风范塑造自己。
课程实施“分步走” 研学效果最大化
二十一世纪学校的研学不是走马观花,而是狠抓“落实”,规范实施,每一次出发前都要制定课程实施计划,要求老师们编写研学课程手册,从知识普及、提出问题、研学前测、研学途中每日作业、研学后测、成果汇报等诸多环节抓起。目前学校已形成研学宝典19本(获海淀区一等奖),研学读本8本,学生成果集9本,安全预案汇编、教学设计汇编、国内文化研学视频1份;形成了“研学七步曲”“阅读入境三步曲”“成果展示五个一”“评价诊断三环节”“安全保障339”等课程实施策略。
课程前期:充分准备以实现教育目标
在每一次外出研学之前,老师们都会做大量的前期准备,如进行研讨、做方案、举办相关知识讲座等。如研学南京前,为帮助学生了解历史,学校邀请南京大屠杀纪念馆馆长朱成山先生,举办以“勿忘历史,珍爱和平——揭秘南京大屠杀”为主题的讲座,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再以二年级的《北京世界花卉大观园研学旅行方案》为例,详细描述了课程背景、活动重难点、景区地图、活动流程、活动总结、活动预期效果和基地场地介绍等,为达到课程目标做好了铺垫。
课程实施:多彩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行前有准备”,让学生有备而来;“行中有记录”,避免课程流于形式,也避免边学边丢。“行中重体验”,让学生参与其中、动手实践,获得直观体验、培养实践能力。为此,老师们设计了手绘、制作、竞赛、情景剧表演、诵读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
以“北京烤鸭博物馆”研学旅行为例,孩子们听场馆导游介绍烤鸭的知识、看烤鸭的制作工艺,在师傅的带领下一起做鸭型小点心,将片好的烤鸭拼成牡丹花,品尝美味的烤鸭和自己做的小点心……视觉、听觉、味觉、触觉的全方位联动,让孩子们此行收获满满。
再以初中西安线研学为例,老师们设计了钻木取火、原始印染、搭建草屋、修复文物、扇面书法、陶俑制作等主题活动,这些活动能帮助学生提升团队合作力、认同中华文化、感知悠久历史、勤于探究实践等。
课程评价:多样化评价关注学生收获与成长
为保证研学效果,学校制定了各种评价方式。小学制定了《京内主题研学旅行课程积分参照表》,用评价引导学生在游览时互帮互助,欣赏时学会赞美,创作时学会热爱,汇报时大胆自信。从始至终都在培养学生的涵养,让优秀品质在学生身上落地生根。
初中评价诊断分为三环节,即研学前诊断、研学后诊断、研学知识PK赛;研学前诊断在课上进行,评估学生对所选研学路线的认知水平;研学后诊断,主要考察学生在研学旅行课程中的知识掌握情况;而研学知识PK赛,通过举办比赛来评估学生对本次研学相关知识掌握的广度和深度。
课程总结:成果汇报将研学效果落到实处
“行后有总结”让研学真正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学生边“研”边“学”,收获了全面成长。
小学每一次主题教学和研学结束后,都会组织结业仪式,学生制作手抄报、思维导图,或通过作文、才艺表演等形式,分享学习收获,家长、老师一起见证孩子的成长。
初中每年组织“红五月”研学展演活动,围绕“五个一”分享成果:游一座城、读一本书、诵一首诗、唱一首曲、传承一种文化。学生通过各种艺术形式进一步感受中华文化底蕴,提高民族认同感。
结语:知行合一,研学亦是心灵修炼之旅
“女儿参加了三次学校组织的研学之旅,从第一次打电话时哭着想回家,到最后一次笑着描述途中的趣事,我感受着她的成长。脊柱侧弯的她经常会腰酸背痛,但是爬黄山的时候也咬着牙坚持。虽然下山时跌倒三次,回来后跟我嚷着酸痛劳累,撒娇求安慰,但是我知道,她已经明白了‘坚持才能实现目标’的道理。”初中一位妈妈讲起女儿在研学旅行中的成长,一脸幸福和欣慰的表情。
远离父母的独立旅行,对学生们来说既新鲜又具有挑战性。在离京的列车里,同学们安静地阅读书籍;在酒店中,学生回顾自己一天的行程,完成课程任务,总结收获,打点自己的生活;在陌生的城市里边走边学时,大家自觉排队右行,规则与秩序的意义蕴含在队列中;旅行途中,孩子们“各显神通”,用不同的方式、不同的工具去记录所学到的知识;攀登过程中,“小伙子们”争相帮助体力较差的同学,接过他们的行囊;看到有同学跟不上了,他们用行动表达等待、鼓励与陪伴;欣赏美景、参观文物时,尽管内心无比激动,但绝不会留下“到此一游”的痕迹……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在研学中,“知行合一”不止是书本知识与鲜活文化的交汇,更是规则礼仪、自律坚持、团结互助等优秀品质的真正内化。同学们在校园里接受的养成教育,渗透在出行的点点滴滴中。最美的课堂在路上,虽然这两年因为疫情,我们暂时停下了研学的脚步,但老师们仍然发挥聪明才智,利用现有资源开发系列校内研学活动,带领孩子们走出课堂,如“牵着蜗牛去散步”,从微观视角了解自己所处的自然环境,孩子们同样收获满满。
学校以研学旅行为题在《人民教育》《中小学管理》等(核心)期刊中发表论文七篇。课程成果报告被收录到《北京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干部培训教材:北京市基础教育课程建设优秀成果选辑(八)》;在2018年北京市基础教育课程建设优秀成果评选活动中获一等奖;在2020年北京市中小学优秀研学旅行课程开发成果评选中再获一等奖。两篇论文获市一等奖,一篇获市二等奖,七篇论文在海淀区获奖。学校领导在全国会议中做报告两次,在海淀区做报告一次。学校通过各种形式,分享了丰硕的研究成果。
文/范胜武(北京市二十一世纪国际学校党委书记、校长)
图:学校提供
来源:现代教育报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每天跟着我们读更多的书]
互推传媒文章转载自第三方或本站原创生产,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授权,如有内容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fwlcm.com/info/288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