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教育部多措并举推动促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学前教育明确经费标准 义务教育保障均衡发展

 

建设教育强国,基点在基础教育。基础教育关系到亿万儿童的健康成长和千万家庭的和谐幸福,一直以来,都是党中央高度关注的领域。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构建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的意见》(以下简称《体系意见》);教育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联合印发了《关于实施新时代基础教育扩优提质行动计划的意见》(以下简称《行动意见》)。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田祖荫在8月30日教育部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指出,这两份文件的印发,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基础教育的高度重视,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具体举措,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加快完善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抓手。

基础教育取得历史成就

2022年,全国学前三年毛入园率89.7%,比2012年提高了25.2个百分点;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89.6%,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5.5%,比2012年提高了3.7个百分点,适龄残疾儿童入学率超过95%,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91.6%,比2012年提高6.6个百分点……这一组掷地有声的数据,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基础教育政策制度体系进一步健全,基础教育发生格局性变化、取得历史性成就的有力体现。

“我国基础教育除了普及水平大幅提高外,办学条件也得到了明显改善。”田祖荫介绍,基础教育财政性经费支出占国家财政性教育总支出的70%,健全了城乡统一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学前教育财政性经费近五年年均增幅超过15%,普通高中建立了不低于1000元的生均公用经费基本标准,特殊教育生均公用经费标准达到7000元。相比十年前,生均教学用房面积提升了1/3,生均仪器设备值增长了两倍,互联网接入率从25%提升至近100%,大班额、大通铺等问题基本解决。

不仅如此,有关基础教育的各项急难愁盼问题也得到了有效解决。比如,“双减”工作取得积极成效,作业总量和时长得到有效调控,课后服务基本实现全覆盖。规范民办义务教育稳步推进、免试就近入学、中小学“公民同招”全面落地,义务教育“择校热”明显降温。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不断扩大,“入园难入园贵”问题有效缓解。

在田祖荫看来,这一系列成绩的取得,反映了我国的基础教育在世界上是有优势的,不过当前我国基础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等问题仍比较突出,必须持续深化改革,办好更加公平、更高质量的基础教育。

保障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谈及近期发布的这两份有关基础教育发展的文件,田祖荫指出,《体系意见》进一步明确了基本公共教育服务的概念和主要内容,强化政府保障责任,完善政策保障体系,织牢织密服务保障网,推进基本公共教育服务覆盖全民、优质均衡。《行动意见》则致力于深化基础教育供给侧改革,进一步做大优质教育资源“蛋糕”,加快构建幼有优育、学有优教的高质量基础教育体系,从根本上解决优质教育资源总体不足与人民群众期望“上好学”的矛盾。

对多数人而言,基本公共教育服务是一个相对陌生的概念,根据《体系意见》,基本公共教育服务是指保障全体人民生存和发展基本需要,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基础性公共教育服务,由政府承担保障供给的主要责任,引导市场主体和公益性社会机构补充供给。主要包括保障义务教育,实现“优质均衡”;保障各级各类教育的学生资助,实现“应助尽助”;保障面向青少年学生的卫生健康、文化体育、就业创业等其他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应保尽保”这三方面。

构建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关键着力点在哪里?田祖荫认为,关键在于要全面保障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缩小当前义务教育存在的城乡、区域、校际、群体这四大差距,推进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促进教育公平。

值得注意的是,为推进教育公平,《行动意见》提出要推进义务教育强校提质行动,推动优质学校挖潜扩容,扩大优质学位供给,解决义务教育阶段优质教育资源总量不足、城乡校际差距大问题。

高中教育阶段,要新建和改扩建一批优质普通高中,增加学位供给,同时积极发展综合高中,推进职普融通。此外,还要结合实际优化招生计划安排,有序扩大优质普通高中招生规模。

健全学前教育投入机制

学前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组成部分,关乎国计民生。8月28日,学前教育法草案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审议。草案聚焦学前教育领域热点难点问题,从规划与举办、保育和教育、教师和其他工作人员、投入与保障、管理与监督、法律责任等方面作出规定。

记者注意到,针对学前教育,《行动意见》首次明确公办幼儿园公用经费标准,要求“各地公办园生均公用经费标准原则上应于2024年达到每人每年600元”;要求稳步增加公办学位供给,积极扶持民办园提供普惠性服务;在城镇新增人口集中地区新建、改扩建一批公办园;加强民办园收费监管,强化营利性民办园收费调控,遏制过高收费。

教育部财务司副司长刘景指出,《行动意见》的印发标志着公办园的国家基本标准正式出台,将有力保障公办园基本运转,确保稳定、可持续的经费来源。

“‘十三五’以来,学前教育财政投入在各级教育中增幅最快,年均增幅达到14.8%。”刘景介绍,下一步,教育部将继续健全学前教育拨款、资助、收费三位一体的经费投入机制,聚焦群众关切,扩大普惠资源。

中央财政要通过支持学前教育发展资金,支持和引导地方新建改扩建公办园,扶持普惠性民办园,着力破解“入园难”问题。同时,要加强收费管理,指导各地完善民办幼儿园收费政策,引导营利性民办幼儿园坚持教育公益属性,根据实际的办园成本、市场的供需等因素,合理确定收费标准,遏制过高收费,切实缓解“入园贵”问题。

作者|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赵晨熙

来源|法治日报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每天跟着我们读更多的书]


互推传媒文章转载自第三方或本站原创生产,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授权,如有内容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fwlcm.com/info/2888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