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石林彝族撒尼大三弦:跳跃着的音乐和舞蹈

 

“石林”,著名的世界自然遗产,位于中国西南边陲云南省的石林彝族自治县内,是世界唯一位于亚热带高原的喀斯特地质地貌奇观,迄今已有2.7亿年历史。在这片自然遗产的怀抱中,流传着以“阿诗玛”为代表的彝族撒尼文化,其中,《阿诗玛》口传叙事长诗、石林彝族撒尼大三弦、撒尼刺绣这三项,由于极具代表性和流传有序,先后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欢快奔放的“石林彝族撒尼大三弦”舞蹈,是人们表现生产、生活中的欢乐情绪的自娱自乐的集体舞蹈,在彝族撒尼族(撒尼族世代居住于石林,是彝族的一个支系)中广为流传。有人说,大三弦是撒尼人的魂,只要大三弦激昂的旋律响起来,不论男女老幼,撒尼人都会跳起这种简单又热烈的舞蹈。

“听见笛子三弦响,人人脚杆都会痒”,彝族大三弦富有强烈的感染力,它的舞步就是三步一踢脚,按步伐变换队形。跳舞时人数不限,男女两排对舞,小伙子手持大三弦,以笛子和哨子作伴奏,笛声一响,小伙子边弹边跳,姑娘们手牵手,一字形急步向小伙子们跳过来,或者踏着鲜明的节拍,拍着巴掌,欢快起舞。舞者随着音乐快慢和哨音长短,变换不同的舞步。

“彝族撒尼人在娘胎中就能听到村民们的舞蹈,所以一生下来就能歌善舞”。农闲时,各村的村民们都会到镇里的大街上跳大三弦,从晚上八点一直跳到夜里十二点。“就跟跳交易舞一样,大三弦舞也是年轻人找对象的一个媒介,看谁顺眼就找谁跳。谁要是不会跳舞,可怎么找对象呢”,金梅才笑着说道。也许,这就是“石林彝族撒尼大三弦”能世世代代一直传承下来的原因吧。

视频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