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宁自治县板底乡:月琴调里的文化记忆与传承
一把月琴,一杯咂酒,独自一人、或三五好友、或一群志同道合的人,在自家院子、或寻个山清水秀的地方,一首《阿西里西》的旋律,便从月琴中悠悠地荡漾开来。
在乌蒙山深处,有一个叫板底的地方,这里是威宁自治县的一个民族乡。在那里,有月琴,有歌声,有故事。生活在这里的人们,用一把月琴,弹唱着一个民族的记忆;用一种曲调,传唱着经年的梦想。
一
都说彝族是一个热爱音乐的民族,他们的音乐种类繁多,内容丰富,而今年刚刚被纳入贵州省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传统音乐彝族月琴调,就是其中最闪耀的光芒。无论是彝族婚嫁歌《初初候》《阿买肯》,还是彝族情歌《曲谷走谷》,或是牧歌、酒歌、迎客歌等等,都曾被人们用月琴一遍又一遍地弹奏,或清脆、明亮,或低沉、委婉。
彝族月琴调主要分为历史故事、劳作生产、家训、情歌、丧事、酒歌、牧歌、陆外(娶亲调)等10大类,每一类即是月琴调的表达内容,也是它的创作源泉。由于历史上没有曲谱和文字记录,也没有书本记载,在口耳相传的过程中,导致不少古老传统的月琴调未被传承下来。
据板底小学月琴老师介绍,由于各种原因,民族文化的开展和传承始终是口耳相传,因此,民间文化的消亡就会出现断链现象。比如彝族月琴调,目前只有寥寥的100多首,而更多的曲调,已消失在历史的长流中。
古老传统的月琴调于老一辈的人来说,有着深厚的感情,在他们看来,月琴调不仅仅是调子,更是对一种历史文化的传承和时代生产生活的记录方式。就比如弹了一辈子月琴的板底村彝族老人罗德恩,说起彝族月琴调,语气中难免有些许遗憾,“我们以前弹的好多调子,现在的年轻人都不会弹了。”用她的话来说,现在的年轻人都不太愿意学,也不喜欢传统的月琴调子。
在罗德恩看来,生活环境对一门文化、对一种技艺的影响很大,被遗忘的传统月琴调不仅仅是传统音乐的调子,更是彝族人民古往今来的民族文化精髓。
二
月琴是彝族传统乐器,因其形圆似月,声如琴故名。而月琴调,便是弹奏月琴的调子。彝族月琴调早已深深地融合在彝族人民生活的每一寸土地上,不受时空和地域限制,只要有彝族人民生活的地方,便有月琴和月琴调。闲暇时,无论男女老少,都会抱着月琴,弹起调子,唱着歌儿。
在板底,无论是耄耋的老人,还是懵懂的孩童,他们都能给你弹上几首经典的月琴调子。时常,他们将琴斜抱于胸前,左手持琴按弦,右手用食指或执拨片弹拨琴弦发音,悠扬的琴声便在指尖里欢快地流淌。
王玲是板底小学六年级的一名学生,从第一首《阿西里西》的旋律开始,她学了一年多的月琴弹奏。“现在我已经会弹四五首曲子了。”说起自己弹月琴的经历,王玲有些腼腆。
在板底中学读初三的龙念抱起月琴,随手一弹,都是经典的月琴调,可以说,他熟练的弹奏技巧不亚于一个专业的月琴老师。“我从小跟着家里人学弹月琴,上学后又跟着老师学,而且我自己也很喜欢,时间长了,很多歌曲和调子就记住了。”龙念笑着说。
在彝族月琴调里,最复杂的是“九把十三腔 ”,九把指的是月琴的九个把位,“十三腔”指的是十三个调子,这十三个调子的难度最大。罗德恩说:“现在已经没有人能完整地演奏这个调了。”
板底小学民族歌舞老师文君表示,由于种种原因,导致一些传统的民族文化被渐渐遗忘。
一直以来,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在板底从未间断过。为了进一步搜集整理更多的彝族文化使其得到继承和发扬,板底小学还将民族文化引进校园,将优秀的彝族民歌《芦虹高原》《大雁往南飞》等作为大课间活动内容向全校师生推广。同时,该校还组建了20人左右的“月琴弹奏兴趣班”和50人左右的“月琴舞蹈兴趣班”,专门从民间聘请了一位月琴老师进行辅导,并精心挑选了《彝山杜鹃红》《撒麻舞曲》《迎客歌》等15首具有代表性的月琴调教学生弹唱。
板底小学校长罗晓芬说,通过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的开展,使学生在学好基础文化课的同时,了解民族文化、参与传统文化的传承,既丰富了校园文化,又培养了学生的兴趣爱好,增强了学生民族文化自信和民族文化自觉,满足了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同时,让民族文化得到很好的传承。
来源:毕节日报 作者: 文\ 陈燕南 图\ 郑林华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每天跟着我们读更多的书]
互推传媒文章转载自第三方或本站原创生产,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授权,如有内容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fwlcm.com/info/2741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