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牙粉牙膏“冷知识”:牙粉曾取材乌贼鱼骨,如今牙膏为何搭配薄荷

 

据统计,我国目前年产牙膏逾100亿支,如果以每支牙膏外包装20厘米计算,这些牙膏连起来可绕赤道49圈。谁能想到,这个不过百余年历史的低值易耗品每年销售额可达数十亿元。

1 牙粉才是洁牙史上的“老大”

作为口腔清洁品,牙膏的历史不长,只有一百多年,但这远远不能代表人类的牙齿清洁史。

相反,洁牙品有着悠久的历史,甚至比牙刷更为久远。也许是深谙“牙好,胃口才好”的道理,古人对牙齿的重视程度丝毫不逊于今人。按照历史文献的记载和考古学家的研究,至少在三千年前,古人就已发明并应用一些牙齿清洁法。在我国西周时期,人们便已形成清晨洁牙的习惯,《礼记·内则》中记载:“鸡初鸣,咸盥漱”——公鸡打鸣,人们起床,然后以盐水漱口。

早期的洁牙品,是用生活中广泛存在且易得的粉末来摩擦牙齿,这也是牙膏的“前辈”——牙粉的雏形,古希腊人、古埃及人的著作中都有使用牙粉的记载。考古人员2003年在奥地利国家图书馆的地下室中发现了一张古埃及人写于公元四世纪的莎草纸,上有各种古怪的象形文字,通过考证,这记录的是一种可以亮白牙齿的粉末,其配方是岩盐、鸢尾干花、薄荷和胡椒。还有一份更早期的古埃及牙粉配方,是烧焦的蛋壳和动物骨粉与浮石的混合物,含有大量的磨料,当时似乎很受欢迎。

不得不说,当时人们牙齿的清洁程度与贫富等级挂钩,用料考究的牙粉价格不菲。早期能做牙粉的材料十分多元,从炭灰、动物骨粉到砂砾、贝壳粉等无所不有。在18世纪80年代,欧洲曾有人尝试用烧焦的面包屑刷牙。晚清长篇小说《官场现形记》中,还写到当时人们用毛巾蘸点炉灰来擦净牙齿。

盐作为牙粉之一,算得上是我国古代历史最为悠久的洁牙品。南北朝陶弘景的《养性延命录》引用《内解》的一段话中已提到“以盐末揩齿”;唐代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中也有“每旦以一捻盐纳口中,以暖水含,揩齿及叩齿百遍,为之不绝,不过五日,口齿即牢密。”虽然都是盐,但贵族用的是青盐。《红楼梦》第21回中,“宝玉也不理,忙忙的要过青盐擦了牙,漱了口,完毕。”青盐是“从西羌来者,形块方棱,明莹而青黑色,最奇。”

随着文明的进步,越来越多的添加物进入口腔,尤其是当原始的牙刷出现后,牙粉开始朝着多样化、精细化发展,像铜绿石、水果、蜂蜜等都进入“保持牙齿良好状况”的药方中。我国有文字记载的复方药物牙粉晚于古埃及,但对中草药的使用可能是最完善的。唐代孙思邈收集编著的《华佗神方》中载有《华佗治固齿神方》:青盐二两,白盐四两,以蜀椒四两煎汁,拌盐炒干。日用擦牙,永无齿疾。唐代著名医家张文仲也留有“揩齿方”:升麻半两,白芷、蒿本、细辛、沉香各三分,寒水石六分,研。右六味捣筛为散,每朝杨柳枝咬头软,点取药揩齿,香而光洁。甚至“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轼也配置过牙粉,在《东坡志林》中有:松脂以真定者为良,细布袋盛,渍水一日,沸汤煮。浮水面者以新罩篱掠取,投新水中久煮。不出者皆弃不用。入生白茯苓末,不制。但削去皮,捣罗细末耳,拌匀。每日早取三钱,已着口中,用少熟水搅漱,仍以指如常法热揩齿毕,更啜少熟水咽之,仍漱吐如常法。能牢齿、驻颜、乌髭也。对于此方,想来苏东坡十分满意,特意写下赠给大名鼎鼎的书法家米芾。

我国北宋时期,牙粉制造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多本医书上所录的揩齿固齿膏方上百种。与牙刷一样,牙粉在宋代也有了商业化的迹象,“牙粉行”专门出售由中草药配置的揩齿粉。据《东京梦华录》载:出梁门西去,街北建隆观,观内东廊于道士卖齿药,都人用之。

洁牙剂得以大规模工业化发展,是在18世纪的英国。有商人投资办厂,所产之物就是一些粉末物——人们将其命名为“牙粉”。其技术水平并无改观,牙粉主要成分是廉价的石灰粉,甚至还有奸商用更便宜的木炭粉。但对于广大平民百姓来说,大批量货源、相对低廉的价格无疑是保持口腔清洁的福音。

19世纪中期,洋货牙粉进入我国,从早期消费对象看,基本是达官贵人所使用的高档奢侈品。当大量洋货牙粉输入我国城乡各地后,由于它使用方便,并有较好的洁齿效果,很快便被国人所接受。当时国内牙粉市场上,常见的是法、德、美等国的各种进口货,主要是英国的“固龄玉”牌牙粉。之后,因日本的“金刚石”“狮子”和“燕子”牌牙粉价格低廉,销售灵活且又在闹市中心大做广告,很快日货牙粉便后来居上,逐步占领了牙粉销售市场,一时成为市场的主角。

2 从颜料软管上获取灵感的牙膏皮

牙粉成为商品后,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世界各地的化学工业家们都在尝试各种方法来提高洁牙效果。

在探索的路上,世界各国可谓无所不用其极,像粉笔、木炭、砖屑、泥土等都曾被添加入牙粉中。1824年,一位牙医将当时的奢侈品——肥皂加入牙粉中,以达到清洁效果,于是,一种完全不同的新型清洁品出现,那就是现代意义上的牙膏。直到1873年,当时世界上最大的肥皂厂——美国高露洁公司终于开发出最早的牙膏,其主要成分是肥皂粉、石灰粉和甘油,还有少量香精、树胶粉以及糖精钠,他们将这种带着芳香、口感顺滑的糊状物放在玻璃瓶里出售。它的口感自然比牙粉好得多,但由于成本过高,新上市的牙膏只是贵族的奢侈品,远无法取代牙粉的市场地位。

将牙膏放入玻璃瓶中,虽然取用不便,但也是当时的无奈之举,因为美国人找不到更好的替代包装。其实,早在1840年法国人就已经发明了金属软管,用来包装绘画颜料。但在交通、通信等不便的情况下,这项技术几十年来“养在深闺人未识”。1892年,美国康纳提克州的一名牙医谢菲尔德之子去巴黎旅游时,看到当地画家挤压颜料软管作画,由此获取灵感,回国后与父亲开始创造软管牙膏,并注册了“谢菲尔德医生的薄荷牙膏”作为商标。

隔行如隔山。牙医毕竟不是商人,谢菲尔德没有实现规模化生产,其发明的软管牙膏几乎没有什么市场影响力。但这个消息很快传到高露洁公司老板塞缪尔的耳朵里,他立即意识到,这项技术将为牙膏产业带来革命性创新。很快,以此为模板,高露洁制造出一种采用金属软管的香味牙膏,市场反响很好。精明的塞缪尔非常看好牙膏市场,随即将公司主营业务从肥皂转移到牙膏上,还成立了实验室,高薪聘请化学家专司牙膏研究。1929年经济大萧条摧毁了很多美国企业,依靠着牙膏和肥皂两个“拳头产品”,高露洁撑过了这段艰难的时光。到了上世纪40年代,它成为美国清洁用品市场的老大,特别是牙膏,更占据全美市场的主导,其成分与刚推出时大不相同,采用了新型合成的化学剂取代了肥皂,还增加了一些添加物达到除菌等效果。外包装也改为铝材为主,成本得以降低。

3 我国研制成功第一支牙膏

上世纪初,由于受帝国主义列强的经济侵略和严重干扰,我国民族工业发展极为缓慢。市场上的名牌产品很少,而以国货名牌一举战胜外国品牌的实例,更是少之又少。其中,牙粉牙膏产业就是其中较为突出的一个。

19世纪末,国内牙粉市场被各种洋品牌垄断。中国近代日用化学品行业的开创者方液仙于1916年初首先选用乌贼鱼骨做原料,研制成功“三星”牌牙粉后,又自行设计生产牙粉加工设备,并进行小批量生产。

据有关日用化学品工业史料介绍:方液仙所创建的中国化学工业社(以下简称“中化社”)是我国最早生产牙粉的企业,“三星”牌也是国货牙粉产品中最早使用的商标。自“三星”牙粉问世不久,即在1916年至1917年间,上海家庭工业社的“无敌”牌牙粉与上海永和实业公司的“月里嫦娥”牌牙粉等一大批优质国货也相继问世,且价格远远低于洋货,国人终于摆脱了对洋货牙粉的依赖。

但要大批量生产,乌贼鱼骨原料毕竟有限,而当时洋货牙粉已大量使用碳酸镁为原料。由于我国尚无人能掌握这项提炼技术,且日方进行了严格的技术封锁,无奈之下,方液仙只能边生产边试验,最终掌握了提炼技术,实现了用国产碳酸镁原料生产出“三星”牌牙粉的愿望。

上世纪20年代初,国外市场已开始出现牙粉的升级换代产品——牙膏。根据这一发展趋势,方液仙果断决定把人力、物力集中投入到牙膏试制中。他以美国牙膏为主要研究对象,不仅要打破国内牙膏的生产空白状况,而且还要早日赶超世界名牌产品的质量。

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和钻研,1922年间,方液仙和技术人员终于试制成功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支牙膏,确定为“三星”牌商标。1929年《申报》可见“三星”牙膏广告,有大号、二号两种规格,“价格仅及市上最流行外货三分之一。”

经过七八年的发展,质优价廉的国产“三星”牙膏占据了国内市场的一半以上。1937年,中化社从美国引进了国内第一台牙膏自动单管灌装机,实现灌装和封口自动化,这是当时世界最先进的设备。上世纪40年代初,“三星”牙膏的产量已高达1300万支,是所有国产牙膏中产量最大的一家。而且,不仅大量销往全国各地,还远销非洲和东南亚国家。20多年间,中化社从初创时的小作坊发展成为拥有8个厂的化工联合企业,成为我国当时规模最大的一家日用化学品厂。

4 牙膏巨头的“贴身肉搏”

商场风云变幻。高露洁“老大”的地位没过多久就遇到劲敌——同样靠着肥皂起家的宝洁公司,特别是它1946年推出了洗衣粉更让高露洁“难受”。

此时,对牙膏市场觊觎已久的宝洁公司终于找到突破口,他们另辟蹊径,为牙膏增加预防蛀牙的功能。1950年开始,宝洁公司投入资金资助印第安纳大学医学和化学方面的专家,研究焦点就是将一种氟化物的化学成分添加入牙膏中,达到防蛀牙的目的。氟是自然存在于水中的矿物质,但含量一般较低。1960年,美国牙医协会对含氟牙膏给予认证:这种牙膏可以有效预防蛀牙,前提是坚持刷牙,同时定期找牙医做检查。有了这样一个权威性的结论,含氟牙膏立刻“翻红”。在资本市场,只用了两天时间,宝洁的股价就上涨了15%,一年后含氟牙膏销量达到全美第一。

高露洁等竞争对手也急忙推出了含氟牙膏,还特别强调具有美白效果,但要获得美国牙医协会的认证至少需要两年时间,直到1969年才得以认证。

在全球牙膏工业的版图上,除了上述两家美国企业外,英国、荷兰、德国、日本等国都有颇具市场影响力的品牌,如英荷两国资本背景的联合利华,德国汉高,日本狮王、花王等。但不得不说, 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占据广阔的国际市场,大力发展新型工业和军事工业,出现战后经济的繁荣,牙膏产业尤是如此。虽然日本狮王官方资料显示,其早在1948年就推出了含氟牙膏,但占市场主导地位的仍是美国货。

很难数清楚,世界上到底有多少个牙膏生产厂家,但是商店中琳琅满目的牙膏柜台告诉我们,口腔保健是一个竞争激烈的行业。商场如战场,用来形容牙膏企业“大战”再形象不过。

像高露洁和宝洁都是知名的全球性消费品企业,产品线相似,激烈的“贴身肉搏”在所难免。首先就是几十年如一日的广告战。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电视逐渐进入美国家庭,“双洁”从电台到电视节目,不断插播各种肥皂、牙膏、洗发水等内容的广告。直至今日,广告大战仍在继续。

1945年,美国密歇根州大急流城在世界上率先向城市用水系统中添加氟,因为科学家发现含氟量高的水可预防龋齿。进入上世纪80年代,包括美国在内的诸多国家都已经在自来水中添加氟化物,随着这一做法的普及,美国龋齿发生率大幅下降,这使得宝洁含氟牙膏所宣传的“预防蛀牙”失去诱惑力,高露洁终于找到反击机会,毕竟人类的牙病不少。1986年,高露洁推出防治牙石的牙膏,宝洁紧随其后也推出同疗效产品;高露洁又“放大招”,再度推出防蛀牙、防牙结石、防牙龈炎的“三防牙膏”,赢得了不少年轻人的心。几次失去先机的宝洁在进入21世纪之后终于又找到新卖点,那就是“美白”。虽然这一招并不新鲜,但营销手段直击人心——如果每天在清洁口腔的同时,还能“顺便”让牙齿变白,可谓“一举两得”。尤其是宝洁还花天价请来明星做代言人,靓丽的明星一张嘴,白得晃眼的牙齿让人们以为全是牙膏的功效,立刻刺激了大众掏钱包。

时至今日,中草药、防脱敏、护牙龈、小苏打……牙膏的“世界”着实不容小觑,难以置信,这个低值易耗品在世界范围内每年可实现销售额数十亿元。谁也不知道,一管小小的牙膏背后还能找出多少新的卖点。

延伸阅读

为什么牙膏“最爱”薄荷?

酷爽薄荷、强劲薄荷、清新薄荷……看看超市里的牙膏货架就会发现,除了儿童牙膏喜欢水果味,其余绝大多数都选择薄荷味或含有薄荷。为什么薄荷是牙膏的“最爱”呢?

在口腔卫生的历史中,薄荷只是一个新来的小弟,但已经“独霸”江湖百余年。在19世纪末牙膏发明前,为了清新口气,中世纪的欧洲人会把药草磨碎了加到他们的牙粉中,薄荷只是其中不起眼的一种,其他主要用来增香的是迷迭香、荷兰芹、鼠尾草,甚至还有人将孜然、豆蔻、茴香等调味品加入其中清洁口腔。

此后,薄荷为何能突破“重围”脱颖而出呢?其实,人们觉得薄荷味带来的清凉感就等于“干净”,这与其说是一个事实,不如说是一种习惯,而它的形成可能要归结于一些牙膏和漱口水成功的市场营销。

事实上,目前并无证据表明,薄荷在维持口气清新方面比其他香料或香草更出色。薄荷带来的清凉感觉来自薄荷醇,这种“清凉”不过是“愚弄”了人们的温度感受,口腔内的实际温度并没有降低。即便你已经刷完牙或者吐掉了口香糖,口腔里残留的薄荷醇还会继续作用,吸进一口空气或者喝水都会让人感觉冰凉。就像香水不能洗净身体一样,牙膏的薄荷味和清凉感只是个幌子,碳酸钙、磷酸钙、二氧化硅等摩擦剂才是清洁口腔的“功臣”。

当然,薄荷流行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它成本低廉、容易获取。除了种植范围广泛之外,有些公司早已经通过蒸馏的薄荷油来赚钱了。

有此一说

被动吸烟的孩子易蛀牙

家人吞云吐雾,很可能会害得小孩出现蛀牙。日本研究人员在《英国医学杂志》上发布称,家人吸烟的孩子在3岁前出现蛀牙的风险是家人不吸烟孩子的2倍。

日本京都大学的研究人员分析了2004至2010年出生的7万多名儿童的数据,其中55.3%的孩子家中有人吸烟。家人吸烟的孩子出现蛀牙的可能性是其他孩子的1.46倍。如果家人一直在孩子面前吸烟,孩子蛀牙的风险更是高达其他孩子的2.14倍。

研究人员指出,由于被动吸烟,人们的唾液成分会出现变化,这会促使引发蛀牙的细菌聚集在一起,从而容易出现牙垢和蛀牙。为了孩子的健康发育,大人也应该注意生活习惯。

来源:北京日报

作者:林会

流程编辑:王宏伟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每天跟着我们读更多的书]


互推传媒文章转载自第三方或本站原创生产,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授权,如有内容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fwlcm.com/info/2913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