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可怕!水泥过剩几何?5年内“没戏”了!

 


受下游市场行情下行影响,水泥市场需求大幅下滑,许多省市地区产能利用率已经降至50%以下,水泥销量断崖式下跌。尽管各区域都延长了错峰生产时间,主要品牌企业几番推涨都以失败告终,20多个地区水泥价格跌至“1时代”,局部区域出现全行业亏损的情况。有业内人士推算,中国水泥市场需求未来大概率会低于人均1吨。

需求下滑,人均消费低于1吨,将是大概率事件

  我国水泥市场需求经历了一个较长时间的增长阶段,到2015年前后达到了惊人的2吨/人左右,之后又持续了5年左右的高位震荡,近几年开始步入下行通道。2023年1-8月份,全国水泥产量13.06亿吨,较2022年1-8月全国水泥产量13.55亿吨,减少了4900万吨。

  相关行业分析人士表示,此前政府主导利用国家资本大力投资基础建设,叠加房地产行业的黄金发展,给水泥行业带来了一大波红利。但是经过二三十年的建设,基建、房地产市场也严重过剩,需求端大规模丧失发展动力,导致国内水泥行情一泄千里。

  据相关统计,2022年,我国的高铁负债累计达到了6万亿元。从2012年到2022年,我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5.5万公里,其中高铁从0.9万公里增长到4.2万公里,稳居世界第一。

  2022年,全国高速公路共收费5552.4亿元,但是支出却是9621.8亿元,亏损四千多亿元。

  民航局统计,2022年全行业累计亏损2174.4亿元。

  ……

  这些触目惊心的数据,无一不说明大基建已经成为强弩之末,其社会溢出效应已开始大幅递减,不能再建了。同时,各级政府的债务也在不断攀升,财政预算也较以前更为紧张。进入8、9月后,城投债的到期压力持续增大。2023年、2024年为城投债到期高峰,截至2024年末累计剩余到期压力合计约79904亿元。

  从近期各地发布的消息来看,政府公共事业的投资重点也已经转到“新基建”。包括人工智能、新能源、5G等高科技领域,传统的市政工程建筑项目已不再是投资重点。

  再有,房地产市场人均住房面积已经达到了较高水平。房企在下行周期中,频频爆雷。截至2023年8月24日,除在暴雷边缘被“拉回”的碧桂园及远洋,已经有超过30家大型房地产企业暴雷。

  综上,支撑水泥高需求的两大因素已经变弱。考虑到产能利用率已经降至50%以下,那么人均消费低于1吨,也将是大概率事件。

人口红利丧失,水泥过剩愈发严重

  需求倍速下滑只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产能的严重过剩。整个水泥行业呈现“需求趋弱、库高价低、效益下滑”的运行特征,2023年上半年全国水泥产量仅9.53亿吨。行业积极加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力度,但产能过剩矛盾依然严重。尽管煤炭价格持续下降,成本压力有所缓解,但未能抵消水泥价格下降幅度,盈利空间受到挤压,全行业利润总额165亿元,同比下降60%。

  有数据显示,目前全行业产能过剩率已高达到40%以上,也就是将有近一半的产能将处于闲置。2022年水泥产量仅21.3亿吨,已经是近十年来最低的一年了。可是却没能遏制自去年下半年以来水泥价格的“跌跌不休”,而各区域水泥企业的库存压力不仅未得到缓解反而因雨季的到来以及新建产能的陆续释放而压力倍增。

  按照14.12亿人需求1人一吨计算,目前的过剩依旧在40%以上。且未来几年随着人口逐年递减,这个过剩的数据或将逐年增大。

  相关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全年出生人口为956万人,比2021年减少106万,这也是我国出生人口数十年来首次降到1000万以下。更让人担心的是,人们生育意愿的下降极难反转,而这将会导致人口减少成为一种长期趋势,所以2022年或是我国的“人口下降元年”,代表着我国人口总量下降时代的开始,如果不出现极大的政策激励或者其他重大变化,我国人口将很难再通过出生这种自然增长重回到总量增长的状态了。

  也就是说,按照目前的情况,即便在不增加产能的情况下,继续延长错峰生产时间,也无法缓解库存压力,更阻止不了水泥价格的持续下跌。

超产是行业“潜规则”,新建产能遍地开花,实际产能可能更多

  此前,工信部等八部门联合发文明确要求,严格产能置换,遏制新增产能,禁止以技术改造等名义扩大产能。但是各地的新建、在建产能依然热情不减。尽管政策端减量置换去产能的力度逐年加大,但无论是老线技改还是新线投产,其超产的能力逐年增强。叠加部分区域减量置换,将僵尸产能变成了有效的新增产能,产能越建越多。

  从近年新建、在建项目规模来看,单线规模多达到5000t/d及以上,且多为新型干法二代熟料生产线,其超产能力较传统水泥生产线更强。这也意味着未来五年,即便所有省份退出千余条5000吨以下熟料生产线,还是无法达到缓解过剩的目标。

  目前国内已建成投产10000t/d及以上生产线共17条,其中包含陕西铜川市惠塬工业园2021年6月新投产的冀东水泥和尧柏水泥的两条万吨线以及2022年10月建成投产的池州海螺10000t/d生产线。

  近来,有行业人士公开表示,目前国内能达到日产万吨的生产线已经有近30条了。这也意味着,除公开的这17条万吨线外还有10多条隐形的万吨线存在。

龙头企业十四五目标“再造一个”,五年内缓解过剩产能难上加难

  同时,华润、华新、红狮、葛洲坝等多家水泥集团都曾提出十四五期间“再造一个”的目标。也就是占全国产能60%以下的TOP企业五年内将再扩充一倍。意味着供应端产能大幅减少的可能几乎不存在。一方面是人口逐年下降,人均需求逐年下降,另一方面是供给端产能依旧不减,拟建、在建项目频频登上各省市自治区工信厅的公告栏。

  据不完全统计,2020年,全国各地工信部门公示和公告的产能置换方案共有46个,而2021年公布的全国拟建熟料项目共58个。从2021年至2025年底前将有37条5340.9万吨/年。其中计划于2022年投产熟料生产线共24条,尽管在2022年内有部分生产线出现缓建和停建现象,但是仍未阻止更多企业通过产能置换、技术改造拆旧建新的热情。今年8月至2024年底,共有48条生产线将点火投产,总产能合计为7404万吨/年。

  2023年即将点火投产的水泥熟料生产线项目

  备注:以上数据来源各省工信厅

  2024年即将点火投产的水泥熟料生产线项目

  备注:以上数据来源各省工信厅

  按照建设周期推算,近年来在建生产线或在近五年内形成一波集中点火的小高峰,水泥行业的过剩情况或难得到缓解。如果按照市场化角度来看,水泥未来5年很难再有大行情。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每天跟着我们读更多的书]


互推传媒文章转载自第三方或本站原创生产,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授权,如有内容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fwlcm.com/info/2977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