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降雨后,“除四害”关键在于“防”
强降雨过后
伴随高温高湿天气
可能会发生
肠道传染病、虫媒传染病
等次生灾害
及时开展清除室内和庭院垃圾、积水
铲除蚊虫孳生环境等行动
可降低传播疾病的风险
病媒生物对人类
最大的危害是传播疾病
病媒生物指能直接或间接传播疾病(一般指人类疾病),危害、威胁人类健康的生物。广义的病媒生物包括: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
脊椎动物媒介主要是:鼠类,属哺乳纲啮齿目动物;
无脊椎动物媒介主要是:昆虫纲的蚊、蝇、蟑螂、蚤等和蛛形纲的蜱、螨等。
图片来源:北京健康教育
病媒生物防制关键在于“防”
01
环境防制:
强降雨后,应及时处理动物尸体;清理街道或临时安置点周围的淤泥和垃圾;填平或疏导地面积水,翻盆倒罐,清除各类积水;生活垃圾集中堆放,日产日清。完善防蚊蝇设施,在居住场所安装纱门纱窗,也可使用蚊帐。
图片来源:稿定设计
02
蚊虫防制:
对于无法清除的各类积水,可每周1次投放灭蚊幼剂杀灭蚊幼虫。当蚊虫密度较高时,对临时安置点、公共绿地等外环境采用空间喷雾处理杀灭成蚊。对住所、垃圾站、地下室等蚊虫易孳生场所采用滞留喷洒处理墙面杀灭成蚊。在临时安置点或住所室内环境必要时还可以使用蚊香或电热蚊香。
图片来源:稿定设计
03
蝇类防制:
当蝇类密度较高时,对于垃圾堆、厕所等蝇类孳生场所外环境,采用空间喷雾处理杀灭成蝇。对住所、垃圾站、地下室等场所室内环境,采用滞留喷洒处理墙面杀灭成蝇。
图片来源:稿定设计
04
鼠类防制:
对居民区、垃圾堆、废墟等重点防鼠场所,投放蜡块毒饵。毒饵应投放于垃圾、废墟等隐蔽区域或直接投入鼠洞;临时安置点、住所周围应投放于毒饵站(盒)内。
注意事项
1.施药人员应重视个人防护,必要时使用防护服、口罩、手套、防护袜、工作鞋等。
图片来源:稿定设计
2.灭鼠工作需根据监测结果确定毒饵投放量,投放于隐蔽场所及儿童不易接触到的位置,应设有警示标识。灭鼠结束及时收集鼠尸并进行无害化处理。相关机构需储备一定数量的维生素K1解毒剂。
3.在蚊虫较多的地方活动或工作,应使用驱蚊液等个人防护用品,按照产品说明上的使用剂量、频次涂抹于皮肤外露的部位。
图片来源:稿定设计
面对突发暴雨洪涝灾害,公众如何做好自我保护?

强降雨后,要对这些食物说“不”
健康证办理咨询:0771-5318251
门诊药房咨询:0771-5318031
艾滋病自愿咨询:0771-5327110
艾滋病治疗门诊:0771-2518326
样品检测咨询:0771-2518890
以上电话接听时间为:周一至周五(法定节假日除外)上午8:00-12:00,下午15:00-18:00。
健康证体检时间:每周一至周五(法定节假日除外)上午8:00-11:30,下午15:00-17:00,办证地点:桃源路80号(桃源门诊)。
疫苗接种时间:每周一至周五(法定节假日除外)上午8:00-11:30,下午15:00-17:30,接种地点:桃源路80号(桃源门诊),金洲路18号(埌西门诊)。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每天跟着我们读更多的书]
互推传媒文章转载自第三方或本站原创生产,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授权,如有内容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fwlcm.com/info/2983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