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被日本盯上的“江南大漠”,究竟有多珍贵?日本曾想用大米换沙子

 

在我国湖南临湘市,有一个面积达到了3000多亩的“银沙滩”,这也是我国华中地区,唯一的一片沙漠,也因此被人称作“江南大漠”。

既然是沙漠,那么,也就自然少不了一望无际的沙子,湖南的这片“银沙滩”也不例外。在上个世纪60年代初,也就是我国三年自然灾害时期,日本曾经提出用一斤大米,来换取“银沙滩”中的一斤沙子,不过,却被我国拒绝了。

看到这里,可能有朋友会觉得,为何不答应呢?沙子换大米,看起来还是挺划算的,毕竟在当时我国有着大量的饥饿人口,而且沙子又不能吃,倒不如换一点大米。

可是日本人却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好心,都说“无利不起早”,用沙子换大米,这种看起来似乎是我国“稳赚”的买卖,事实上背后却是日本人的阴谋诡计,原因很简单,因为湖南这片“银沙滩”中的沙子,可并不是普通的沙子。

那么,被日本人盯上的“江南大漠”,究竟有多珍贵呢?

这需要从这片“江南大漠”的形成开始说起。我们都知道,在地球地质运动和演化的过程中,会形成很多矿产资源,而且很多矿产资源,都是埋藏在地下或者是山体之中,当人们发现它之后,就会进行开采。

而在湖南临湘市,也有着一片非常珍贵的矿产资源,就是著名的“桃林铅锌矿”。根据资料来看,桃林铅锌矿至少已经有上亿年的历史了,不过,却一直都没有被人发现,一直到清朝光绪年间,也就是距今100多年前,当地的一名农民在上山砍柴的过程中,突然发现了一块石头,这块石头发出银色的光芒,直觉告诉这名农民,这似乎是一个好东西。

很快,这名农民捡到“银色石头”的事情,就被很多人知道了,当地的一个地主将这块石头搞到手之后,就请了专家鉴定,却没想到竟然是一种稀有的金属矿石,随后,这个地主就开始在这里进行铅矿资源的开采,这也是“桃林铅锌矿”的开端。

不过好景不长,从上个世纪20年代开始,“桃林铅锌矿”就落在了日本人的手里,一直到抗战胜利之后,“桃林铅锌矿”才终于又回到了我国的手中。

几十年来,日本人已经在“桃林铅锌矿”掠夺了大量的资源,而且即使后来无法开采了,但是却仍然贼心不死,所以,才有了上文中提到过的,我国三年自然灾害期间,日本人想要用大米换沙子的一幕。

而日本人要换的沙子,就是“桃林铅锌矿”开采过程中,人工原因形成的“江南大漠”,因为这些沙子中,都有着很多珍稀的矿物质,日本人将沙子买回去之后,是仍然可以通过提炼等方式,继续获得资源的,幸好当时我国拒绝了日本的这个交换条件,才没有让珍贵的沙子流入日本人的手中。

那么,现如今“桃林铅锌矿”的情况如何呢?

算下来,“桃林铅锌矿”从发现至今,也已经有着100多年的开采历史了,毕竟伴随着它的开采,壮观的“江南大漠”都早已经形成了,成为了当地的独特景观之一。

不过,我们都知道,矿产资源并不是无穷无尽的,特别是“桃林铅锌矿”由于早期被日本人的疯狂开采,事实上对于当地的环境,已经造成了一定的破坏,再加上后来的不断开采,目前,“桃林铅锌矿”早已经不复往日的辉煌时刻了。

但是,人工创造出来的“江南大漠”,却成为了当地的旅游资源之一,未来会进行深度开发,从而让它继续为当地带来经济创收,这也算是“桃林铅锌矿”的另一种形式延续了。

说起来,在当时日本人想要用“大米换沙子”的时候,周总理就直接告诉日本人,尽管我们当时的科学技术水平,还是无法从“江南大漠”中进行二次提炼开发的,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未来伴随着新中国的不断发展,我们做不到。

现如今,几十年过去了,我国的发展也是日新月异,走到了国际前列,这片让日本人盯上的“江南大漠”,也永远不会再让日本人拿走一粒沙子,未来不仅会在这里进行二次提炼,而且还会将这里开发成环保旅游的胜地,周总理当时说的话,也都变成了现实,我们也是真的做到了。那么,大家对于这片“江南大漠”都有哪些了解?欢迎留言,与我们分享!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每天跟着我们读更多的书]


互推传媒文章转载自第三方或本站原创生产,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授权,如有内容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fwlcm.com/info/3013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