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岁国医大师的养生之道:一日三杯茶,杯杯韵不同
大家好!我是青牛君,致力于打造传世茶品。本文为原创作品,欢迎转载分享。
中国茶最早被发现,传说就是作为药来使用的。《神农本草经》:“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唐朝大医学家陈藏器在《本草拾遗》中更是提出“诸药为各病之药,茶为万病之药”,将茶的药用提升到了一个无以复加的高度。后世对于茶的功效也各有表述和研究。
当代中医学家对于茶的应用与品饮功效研究也是不逞多让。生于1920年,今年已经102岁的国家首批国医大师路志正先生《国医大师的养生茶》一书,为其八十余年研究医学和养生茶的心血结晶。开篇便提到了其每日“养护脾胃三杯茶”,早中晚喝不同的茶,其中蕴含的就是调理脾胃的养生理念,可谓是智慧之谈。
路志正(1920-)
上午喝绿茶,益气升阳,心神俱旺
绿茶是中国历史最悠久、产区最广泛、产量最大、出口量也最大的茶叶品种。其利用高温杀青,破坏鲜叶中的酶活性,再做形(或揉捻)并干燥而成,品质特征为“清汤绿叶”,不发酵茶。优质绿茶的品质特征为:干茶色泽翠绿或黄绿,茶汤呈现清汤绿叶,具有清香或熟栗香等,滋味鲜醇可口,浓而不涩。
按照杀青和干燥的不同方式,绿茶分为炒青绿茶、烘青绿茶、晒青绿茶和蒸青绿茶四类。代表性名茶:龙井茶、碧螺春、黄山毛峰、太平猴魁、六安瓜片、恩施玉露等。
龙井茶
一天之计在于晨,阳气经过一个晚上的濡养,到了上午重新焕发活力,充实四肢百骸,让身体和大脑做好了新的一天学习和工作的准备。
绿茶是一种不发酵茶,色润香清,令人心旷神怡,属于茶中之阳。绿茶较多地保留了鲜叶内的天然物质,维生素损失也较少,因此能帮助脾胃运化水谷精微输布于周身,使主神明的心与元神之府的脑得到滋养,进而从五脏的功能活动中具体体现出来,人才能保持整个上午精力旺盛。
下午喝乌龙茶,健脾消食,保持运化
乌龙茶是中国特有的茶类,半发酵茶,由适制乌龙茶的茶树品种,在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下栽培,采其鲜叶为原料,经精细加工而成。
乌龙茶源自福建,并向外传播,形成福建、广东、台湾三大主产区,产量占全国乌龙茶总产量的98%以上。代表性名品有:武夷岩茶、安溪铁观音、漳平水仙、凤凰单丛、岭头单丛、文山包种、东方美人等。
福建乌龙茶
午后阳气渐弱,阴气渐升,脾胃功能较上午有所减弱。中国的饮食文化是“早吃好,午吃饱,晚吃少",因此中午的饮食中会有很多油膩的食物,容易滋膩碍胃,进而造成脾胃功能减弱。
喝茶去肥消滞的功效自古就备受推崇,古人认为茶叶能够消解脂肪,长期喝茶能让人变瘦。乌龙茶属于半发酵茶,茶中的主要成分为单宁酸,经证实与脂肪的代谢有密切的关系,而且实验结果也证明,乌龙茶能够刺激胰脏脂肪分解酵素的活性,减少糖类和脂肪类食物的吸收,促进脂肪燃烧,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含量,尤其能够减少腹部脂肪的堆积。下午时喝乌龙茶,能够帮助脾胃消化,保持腐熟和运化功能的高效运转。而脾胃健运是防病治病、养生长寿的必要条件。
晚上喝普洱茶,护胃养胃,安定心神
普洱茶是我国的特种茶,以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作为原料,经特定加工工艺所制成的后发酵茶。其主要产地为西双版纳、思茅、临沧等。普洱茶成品主要分为生茶和熟茶,两者主要是通过加工工艺的不同来区分的。普洱生茶是由云南大叶种精制过的晒青茶经蒸压成型并干燥后制成。普洱熟茶则是在微生物、酶、湿热、氧化等综合特定条件作用下,由晒青茶或生茶发生一系列转化而形成的。在普洱熟茶的制备过程中,渥堆过程中生化成分的改变决定着熟茶的品质变化。
品宫庭 普洱熟茶
晚上阳气收敛,入于阴中。在一天的劳作之后,人体的气机下降,需要颐养脾胃、安养心神,为第二天的劳作养精蓄锐。中医认为"胃不和则卧不安”,脾胃调和,心神才能安定。普洱茶(熟普)是经过人工速成发酵后再加工而成的,黏稠、甘滑、醇厚,进入肠胃后能在胃的表层形成一层保护膜,对胃产生有益的保护作用。长期饮用普洱茶可以起到护胃、养胃的作用。
在适宜的浓度下,饮用平和的普洱茶对肠胃不会产生刺激作用。熟普中的咖啡因经多年陈放发酵,作用减弱,所以喝后不会令人兴奋,反而可使人能够安然入睡。而普洱茶又有补气固精的作用,热饮不仅让肠胃舒适,还可治疗尿频。
喝茶是一种非常简单、实用的养生手段,至于怎么喝,以上的方法仅供参考,每人应结合自己的体质、生活情况选用不同品种茶叶饮用。天有五行,人有五脏,茶分五色。了解了茶性,就能根据天时、地域、人的体质来选择适合自己的茶。
96真淳雅 茶汤实拍
我是青牛君,致力于打造传世茶品。祝愿大家都能喝出快乐、健康,“何须魏帝一丸药,且进卢仝七碗茶”(苏轼)。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删除。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每天跟着我们读更多的书]
互推传媒文章转载自第三方或本站原创生产,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授权,如有内容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fwlcm.com/info/312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