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触杀、胃毒、内吸、内渗,杀虫剂如此多,傻傻分不清怎么办

 

#中国地道风物#

在农作物的种植过程中,除了天气等自然条件外,虫害是影响作物收成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减少虫害给我们带来的损失,是农民极为重视的一项工作。为了减少虫害,我们普遍会采用喷洒杀虫剂来防治,以增加作物收成。

杀虫剂的种类有很多,如胃毒剂,触杀剂,内吸剂,熏蒸剂,拒食剂,趋避剂,引诱剂等。

这些杀虫剂我们在选择时,会傻傻分不清什么是胃毒剂,内吸剂,触杀剂,内渗剂。咋分呢?

一,对各作用性杀虫剂的了解

我在售卖杀虫剂时,农民常会要内吸性杀虫剂,好像觉得内吸性杀虫剂好,对于胃毒和触杀性药剂有点拒绝。

那什么是触杀剂,什么是胃毒剂,什么又是内吸剂呢?

触杀剂

就是接触到害虫的表皮后便起到毒杀作用的药剂。

如溴氰菊酯,氯氰菊酯,三氟氯氰菊酯,高效氯氟氰菊酯等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

此类杀虫剂具有强大的触杀性,但无内吸性。以叶面喷洒为主,很少做土壤处理或种子处理。具有高效速效,击倒速度快等优点。

胃毒剂

就是被害虫取食后经肠道吸收进入体内,到达作用部位才起到毒杀作用的药剂。

如上面说的氯氰菊酯等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除有强大的触杀作用外,还具有很强的胃毒作用,即害虫吃了带有该药剂的枝,叶,花,果等部位中毒而亡。

胃毒剂最具有代表性的是灭幼脲,主要就是胃毒作用。

内吸剂

内吸性杀虫剂就是指被植物体(包括根茎叶及种子,幼苗等)吸收,并可传导输送到其他部位,使害虫吸食或接触后中毒而亡的药剂。

以上所说的氯氰菊酯等菊酯类杀虫剂,它们就没有内吸性。而像我们常用的吡虫啉,烯定虫胺,噻虫嗪,噻虫啉等新烟碱类杀虫剂就具有良好的内吸活性。可以茎叶喷,也可以灌根,拌种等。像我们常用的拌种剂,有很多就含有吡虫啉这种内吸杀虫剂。

内渗剂

内渗和内吸是有很大差别的,内吸性药剂可向上或向下传导,基本以向上传导的多,可以说内吸剂就是胃毒剂,但胃毒剂却不一定是内吸剂。

内渗剂仅可渗入作物表皮内而不能在体内传导,不是内吸性杀虫剂,但可以是胃毒剂。

如新烟碱类杀虫剂中的啶虫脒,它具有触杀和胃毒作用,但没有内吸性,却具有较强的渗透性。

像我们常用的甲维盐(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这是一种杀虫杀螨剂,作用方式主要是胃毒为主,兼有触杀作用,无内吸性,但有很强的渗透性。

二,我们在害虫的防治时如何选择杀虫剂呢

农药杀虫剂的作用方式各不同,如胃毒剂得被害虫吃了后进入消化道才发挥杀虫作用。

触杀剂不用害虫吃了,只要接触虫体就可以从其表皮,气孔或其他肢体等部位进入虫体的体液内,扩散到药剂在害虫体内的“毒作用点”使其中毒而亡。这类杀虫剂一定要将药液喷到虫体上才起作用。

内吸性杀虫剂只要喷洒到植物体上,被它的根,茎,叶或种子吸收并通过输导组织传到身体的各部位,被害虫吸食汁液后即中毒而亡,所以可不用喷到害虫体上,只要喷洒均匀在植株体上即可。

渗透剂有渗透性但不能传导,跟内吸剂的使用方法基本一样,得均匀喷洒在叶片等部位。

我们在选择杀虫剂时,首先得根据害虫种类选。一般来说,防治咀嚼式口器的害虫,如棉铃虫,菜青虫,食心虫,甜菜夜蛾,卷叶蛾,玉米螟,蛴螬,天牛等,建议您选胃毒剂。

而蚜虫,介壳虫,粉虱,飞虱,叶蝉,绿盲蝽,蓟马(锉吸式口器),红蜘蛛等刺(锉)吸式口器害虫,建议您选触杀或内吸性杀虫剂,胃毒剂不能发挥作用。

再就是根据天气选,如雨季喷杀虫剂时,建议您选内吸性杀虫剂。因为内吸性杀虫剂施药后几小时就会被作物吸收到体内,其药效受降雨的影响较小。

三就是可以选速效性的触杀剂,如抗蚜威,菊酯类杀虫剂,具有很强的触杀性,在使用后1~2小时便可杀灭大量害虫,且杀虫率高。

四就是注意选混配剂,或者是自己混配,如迟效与速效的混配,触杀与内吸的混配等,但需注意目的性,混配原则等,如内吸收杀虫剂就不宜与含活性菌的药剂或肥料混用,所以不可盲目混用。

现在,不得不说,内吸性杀虫剂尤为农民喜欢,毕竟省力省工,使用方便且高效等。但同时也应看到,内吸性杀虫剂被作物吸收后,虽然受到外界环境条件如光,雨,温度等的影响及植株体内的作用,会逐渐分解消化,但速度缓慢。在收获时,如果施药不适当,农产品往往会有一定量的药残,特别是在作物接近收获期施用过多、过浓的内吸性杀虫剂,更会造成农产品中有过量的农药残留。所以,我们应谨慎选药,切要注意间隔期。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每天跟着我们读更多的书]


互推传媒文章转载自第三方或本站原创生产,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授权,如有内容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fwlcm.com/info/338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