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镇旧忆》——华溪逸事·之三雨鞋的进步
每天与大家分享家乡的故事、风土人情,了解我的家乡,为我的家乡点赞。
雨鞋的进步
三、四十年代,中国处在动乱的时期。国家很穷,老百姓更穷,上学读书的孩子较少,女孩上学就更难。能上学读书的也只有能填饱肚子的家庭。虽然能上学,但穿衣也只遮体,一件衣服穿两代是很平常的,补钉叠补钉也是常事,当时社会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一层纸布隔层风,两层纸布好过冬”。老百姓穿的就这么单薄,过冬往往还要靠一个火笼。
冬天,雨雪很多,天气比现在还要冷,一连五、六天的天寒地冻是每年都有的,可是小孩子还要照常上学,而且往往是赤着脚上学,不要说古山里人是这样,附近的小村如前黄、后郦等村的人上学都这样。上代经济条件好一些的家庭留下一两双旧靴,小孩替哒替哒拖着靴上学。靴的面是皮做的,硬邦邦的,底下面有钉,走路不会滑倒,会发出咯咯声。脚不受冻,小孩子也不感觉痛苦。而那些家庭情况差的孩子只能是赤脚上学,走到学校后洗过脚再穿上鞋,那脚已冻得红肿了。
孩子的父母为了孩子的脚少受冻,动起脑筋来。用做篾剩下的毛竹屁股做起“竹履雨鞋”。先把毛竹屁股按脚的长短裁好削平,把园的削成方,然后破两爿,在每爿竹爿侧面钻上四个孔,用麻绳做成四个纽,再用一条比较长的绳把它串起来,把“竹履雨鞋”绑在布鞋的下面,布鞋离地有寸许高,一般小雨不碍事,下雪不碍事,但走雪路脚底很容易粘,雪粘多了就不能走,这时就必须找个地方靠着墙,把竹履鞋下的雪敲掉才能继续走。那时很多小孩都穿着这样的“竹履雨鞋”上学,也不以为苦,比起赤脚已好得多了。
后来进步了,做母亲的在头年先为孩子做好高帮布棉鞋。鞋底上钉上鞋钉,春夏间用桐油把布棉鞋油过。经过夏秋几个月,油干了,冬天就可穿。这种鞋既保暖又不会滑,一双可以穿几年。
抗日战争胜利后,城市里有“力士鞋”,镶了胶底,黑鞋帮但价钱并不便宜。经济条件好一点的或经商人家都为孩子买了“力士鞋”。但大多数还是买不起,穷人的孩子照样赤脚上学。
解放后,农村进行土地改革,农民分到了田,生产力得到解放,收入增加,经济好转,买“力士鞋”“、“解放鞋”的逐步多起来,再后来是穿起低筒套鞋、元宝套鞋。直到二十世纪六十年代,雨鞋的种类就多起来。套鞋有半高筒、高筒。二十世纪末就更多了。改革开放三十年后的今天,雨鞋的品种就多得说不出名称来,大人小孩到冬天都有雨鞋穿,谁也没有想到以前小孩上学所过的艰难生活。现在想起来艰苦的生活倒是能磨练人。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每天跟着我们读更多的书]
互推传媒文章转载自第三方或本站原创生产,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授权,如有内容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fwlcm.com/info/371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