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博日历丨从大晟编钟里听见北宋
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
晕染开北宋的繁华
点点笔墨绘出汴京的人间烟火
让我们看见了北宋
今天 我们从大晟(shèng)编钟里
聆听北宋
三个看点 带你认识大晟编钟
01
“身世”浮沉
336枚大晟编钟“出生地”开封仅存1枚
距今900多年前
宋太祖赵匡胤的起家之地(今河南商丘)
出土了六枚春秋时期的古钟
钟上刻着“宋公成”三字铭文
当朝皇帝宋徽宗视其为国运昌盛的好兆头
立即召集全国的能工巧匠
选用最好的材质 仿照古钟式样
铸造了12编(每编28只,共336枚)编钟
这些钟被命名为“大晟”
“晟”有光明、兴盛之意 祈愿大宋繁荣昌盛

大晟编钟造型古朴 纹饰精美
敲之音质醇厚 清澈明朗
排列起来摆放 气势恢宏
宋徽宗将其所奏的乐曲命名为“大晟乐”
并称其为“宋乐之始”
同时建立大晟府 专门管理宫廷祭祀等礼乐

然而大晟编钟的命运
没能像名字所期许的那样
在它铸成22年后 靖康之变
宫廷里的大晟编钟
有些被金人抢走 有些流散民间
还有些在金兵入汴时被宋人埋于地下
千年之后 336枚大晟钟目前仅剩36枚
在它的“出生地”河南开封仅存1枚
02
多重身份
既是宫廷乐器 也是北宋的“校音器”
除了拥有宫廷乐器的尊贵身份
大晟编钟还是一种“律器”
也就是现在我们所说的“校音器”
崇宁五年,徽宗下诏书:“乐作已久,方荐之郊庙,施于朝廷,而未及颁之天下。宜令大晟府议颁新乐,使雅正之声被于四海,先降三京四辅,次帅府。”
大晟钟铸成后被发送到全国各个州府
作为标准音律为其他乐器“校音”
这样就能保证一首乐曲
不走样地在另一个地方演奏

△《小雅·南有嘉鱼篇》卷一(局部)
如果说秦始皇统一六国
确立“书同文、车同轨”
是对我们物质生活的规范和完善
那宋徽宗铸造大晟编钟确定“音同高”
则是对我们精神世界的一次充盈与厚积
更是中华音乐史上的一次突破

大晟编钟的制作工艺与众不同
每套编钟形制 大小相同
通过正鼓部壁的厚薄来调节音高
这是大晟钟特有的调音方法
每套大晟钟的基准音高都是黄钟宫(相当于现代乐理的C音)

△钟体刻有“大晟”“夷则”
钟体除铸有器名“大晟”二字外
还铸有律名 标注音高
这件“大晟·夷则”编钟上
刻有的“夷则”就是古代十二音律之一
千年后 它依旧保持着当年的实际音高
这枚编钟里凝结的宋人的智慧和工匠精神
不得不让我们叹服
03
遍访海内外寻“大晟”踪迹
新钟再次奏响千年华夏之音
上世纪90年代末
专家学者开始搜集散落在
中国和世界各地的大晟编钟资料
遍访现存的所有北宋大晟编钟
为北宋编钟文化“定调”

△大晟编钟复原品
2016年 通过20年的跟踪研究
专家团队在仿制北宋大晟编钟的基础上
研制了“新”青铜打击乐器:大晟新钟
新钟延续了大晟编钟的外形
但通过打磨钟体内壁拓展了音域范围
“改良”的大晟新钟
不再是陈列在博物馆中令人凭吊的文物
而是能与各类乐器同台演出的现代中国乐器

△大晟新钟
2019年 国际博物馆日
开封博物馆用大晟新钟演绎宋代乐章
听 这是贯穿古今的金声玉振

2023年3月28日
“2022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结果揭晓
河南开封州桥和附近的汴河遗址位列其中
这座北宋都城还有更多秘密深埋地底
静待我们发现

监制丨唐怡
制片人丨毕磊
文案丨孙煜祁
视觉丨朱灵萌
编辑丨翟晨金
技术丨刘竞尧
审校丨朱冬梅
统筹丨刘莹 朱岩
特别鸣谢丨开封博物馆 总台河南总站 中国文物报社
责任编辑:贾宏伟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每天跟着我们读更多的书]
互推传媒文章转载自第三方或本站原创生产,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授权,如有内容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fwlcm.com/info/418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