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预制菜面临供应链终极挑战

 

文/《中国物流与采购》杂志记者 杨云飞

处在风口上的预制菜,一方面市场巨大,另一方面颇受质疑。

“我从来不吃(预制菜),那是猪狗食。”前段时间,智纲智库创始人王志纲在东方甄选直播间内说。此言一出,引发激烈讨论。

其实,预制菜并非新鲜事物。早在2000年,国内就陆续开始出现了专业的半成品菜生产企业,只是在近两年出现井喷式增长。

有专家预测,未来中国预制菜市场将以20%左右的增长率高速发展,2023年国内预制菜市场规模有望达到5165亿,2025年我国预制菜将达到8000亿元规模,2050年预计达到10000亿元。但随着预制菜市场规模的暴增,行业相关问题也逐渐显现。

“将预制菜视为‘猪狗食’,这样的评价过于偏激。”近日,中物联食材供应链分会常务副秘书长于凤龙向《中国物流与采购》杂志表示,未来餐饮行业势必会朝着两个方向分层发展,一是快餐连锁;二是高端商务宴请。而预制食材供应是国内餐饮快餐连锁化快速发展的重要基础之一。

按其所言,虽然现阶段,预制菜面临概念不明确导致过分炒作,趋同投资重复建设、行业标准不明确、地域特征明显等弊端问题。但未来,随着行业标准的完善、研发力度的不断加大以及温控物流网络的构建,预制菜行业势必实现高质量发展

(图源网络)

在争议声中野蛮生长

日前,格力电器正式宣布,发起筹建广东省预制菜装备产业发展联合会,格力电器为预制菜上下游企业提供配套的专业化制造、储存、运输冷设备。而据了解,除了格力电器,叮咚买菜、京东七鲜、美团买菜、饿了么、盒马,甚至海尔、老板电器等家电企业也都以不同的方式介入到了预制菜市场。

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国内共有超11家预制菜相关企业获得融资,其中最大一笔融资超10亿元,百度风投、中金、华兴等均加码押注。

之所以被资本如此青睐,在北京快行线食品物流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培军看来,一方面,近年疫情反复和国内消费投资热潮褪去,而吃永远是个主题;另一方面,国家相关部门陆续出台了一系列产业扶持政策,进一步刺激了企业巨头和资本方对于预制菜的投入。

于凤龙分析认为,预制菜产业的市场价值主要集中在三大方面。首先,从餐饮经营者来看,降低食材配送成本、人力成本和租金成本,是预制菜的明显优势,有助于推动中餐行业连锁巨头的形成;其次,从商超渠道来看,预制菜的售卖进一步使消费者有了到店购物的欲望,同时搭配新兴门店的3公里送货上门服务,绑定了一些消费者;第三,从消费者个人而言,在疫情的当下,C端包裹源源不断的进入消费者的家门,确实解决了很多年轻人不会做饭的问题。

蜀海作为较早投入预制菜研发的食材供应链企业,可以说对行业的发展趋势有着更为直观的感受。日前,蜀海创新体验中心负责人王境波在接受《中国物流与采购》杂志采访时介绍,在今年北京冬(残)奥会期间,蜀海作为唯一一家奥运三村员工餐食材供应链服务商,充分发挥了食材AB包在团餐领域的创新应用,目前也正不断被更多的团餐服务企业所应用。

“2020年6月,我们就成立了预制菜部门,初衷就是希望通过内部协同效应,从而实现商品从规划、研发、开发,到原料采购、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运作。”10月26日,叮咚买菜预制菜负责人欧厚喜向《中国物流与采购》杂志表示,截至目前,他们的预制菜部门已经搭建了4家预制菜自有工厂,同时还与近40家预制菜合作工厂达成了合作。

当前面临新冠疫情的冲击,餐饮供应链需要加大创新力度。而预制菜以创新为动力,无疑增强了餐饮企业的竞争力。虽然在发展道路上出现了较多争议,但毫不影响预制菜如同荒野中的藤蔓,依然呈现野蛮生长的趋势。

食品供应链控制能力是关键

预制菜产业一头连着乡村振兴,一头连着居民消费。产业链比较长,涉及面也很广,注定会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于凤龙认为,站在风口上的预制菜,机遇与挑战并存。此时,入局者应该把布局重点放在生产细化属性分类,提高产品健康和营养价值等方面。

不难理解,预制菜的终极挑战是把好食品安全这道底线。预制菜要对生产加工物流环节进行研究,不同的食材运用不同的制作方法,其对储存环境及运输条件有着严苛的要求。当下,冷链物流企业发展水平参差不齐,而在存储、分拣加工、运输等过程中的任何一个环节,都可能会引发食品安全的问题。

“快行线从成立之始就有商贸基因,并且始终积极拥抱互联网时代下涌现出的新鲜事物。”随着今年快行线拿下占地面积4.6万平方米马驹桥华润冷库的对外使用,刘培军有了新的思考。

他向记者坦陈,快行线一直秉承集和约的共配理念,这样的思路其实也可以套用在预制菜版块,“于是我们将有关预制菜的所有环节,例如预制菜厂商、研发中心、品鉴中心、展示中心、新媒体直播中心、网红餐厅等一些列功能性企业可以综合在一起,配合快行线的仓配能力,从而打造出现如今快行线的预制菜选品中心。”从供应链角度来说,快行线不仅为预制菜提供多温仓的存储、库内的拆零分拣打包作业,还提供冷链物流服务。

供应链一直被叮咚买菜视为自身的长项,其生鲜、蔬菜、水果、水产、肉禽等品类主要是基地直采。2020年,叮咚买菜开始布局预制菜工厂,2021年发生质的改变。

“无论从源头、原料的采购,包括工厂自己的生产,到现在为止我们已经形成了业务闭环。”对此,欧厚喜详细介绍道,从成立之初,叮咚买菜就建立了严格的“7+1”品控流程,并快速成立了一支约500人的专业品控团队,包括基地品控、标准合规、供应链品控、水产品控、运营品控等,全面负责包括预制菜在内的所有商品的质量管控工作,在商品的每一个流转环节均安排了品控人员进行品质管控。品控部门以“日常监管+专项整治+监督抽查”的方式,织紧品控网,严格把控食品质量,保障消费者权益。

据了解,除了企业方在不断加大预制菜供应链模式探索力度,政府部门和行业组织也在高度关注这一领域的健康发展。比如,中物联食材供应链分会正在推进“一键食达”平台的建设,将平台的数字化优势广泛应用,帮助企业提升用数据考量、用数据管理、用数据决策、用数据服务的能力。

经过平台审核认证体系,定期筛选合格的食材供应商,以良币驱除劣币的方式,解决上游食材采购、选品难,下游销售渠道衔接不畅等问题。”于凤龙介绍说。

成本优化or品质要求?

在内卷严重的领域,降本增效才有活路。就预制菜商家来说,不降低营养价值,守住食安底线,优化供应链物流环节,才能在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

此时,能够做到集货物、做协同的冷链服务商就是最好的选择。

“我们不是预制菜的生产者,而是供应链的参与者。所以品质上,选品中心就是最好的把关手段;同时,我们为客户提供了同仓共配的方案,多业态、多场景、多渠道的服务内容,以降低参与者的成本。”刘培军指出,好产品还有靠谱的物流服务商来完成仓配,因此这部分投入是必不可少的。

综合来看,选择能够整合多家品牌进行共享模式仓配的第三方物流,是预制菜行业目前能够降低成本的一种快速、安全、有效的方式。比如,在成本控制方面,快行线可以把客户B端和C端的需求进行整体承接,以大大减少客户分仓操作的高成本。

虽然介入预制菜领域较晚,但目前叮咚买菜在不断加大该领域的投入力度。欧厚喜透露,叮咚买菜去年在品控快检测和第三方检测上投入了5000多万元,从行业整体来看,其在人力和财力投入力度均靠前。

此外,餐饮供应链企业数字化程度较低是不争事实。他们大多采用第三方系统,定制、后期维护成本高,加上外部采购系统无法精准契合业务场景,运营效率提升差强人意。针对这一问题,鲜生活冷链旗下的运荔枝平台将自身打造的SaaS系统免费向客户提供使用。

“运荔枝平台还可以免费提供配套的系统使用培训、系统运维服务,从而帮助其零成本实现数字化升级转型,提升运营效率。”运荔枝总经理黄博近日在接受《中国物流与采购》杂志采访时介绍,通过运荔枝系统,对历史货品流向数据进行算法建模,输出最优仓网优化方案,大幅缩减综合运输成本,提高配送效率。结合集鲜供应链超过10000SKU的食材、预制菜供应,50%预付的智慧代采数智产品,保障餐饮企业需求及时响应,从而提高资金利用率。

总体而言,人民生活不仅需要烟火气,也需要快捷便利的饮食方式。种种迹象表明:预制菜的市场空间是巨大的,但品质提升与成本投入有着直接关联。能走到最后的预制菜企业,相信必定是善于做成本控制的。当然,作为食品供应商更不能忽略的是品质把关(本文刊载于《中国物流与采购》杂志2022年第21期)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每天跟着我们读更多的书]


互推传媒文章转载自第三方或本站原创生产,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授权,如有内容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fwlcm.com/info/448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