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带你重新认识中医膏方

 

一、膏方的渊源及其发展简史

膏方已有两千多年历史。在长沙马王堆西汉古墓出土的《五十二病方》中即有膏方应用的记载。《皇帝内经.灵柩.痈疽篇》记载:“发于腋下赤坚者,名曰米疽,治之以砭石……”涂以豕膏,六日已,误裹之。”把膏方作为外治的重要内容,已奠定了膏方的理论与临床基础。

晋代,膏方的运用已由皮肤外敷逐步发展到五官科外用和内服并用以治疗多种疾病。《肘后百一方》中提到:“莽草膏”:“耳鼻病可以绵裹塞之”。“裴氏五毒神膏”;“温酒服,如枣核一枚”。

金元时期,扩大了膏方治病的范围。如《世医得效方》治消渴(糖尿病)的“地黄膏”。

明代《御制饮膳调养指南》中用人参、生地、茯苓、蜂蜜制“琼玉膏”,用枸杞子制“金髓煎”,用天门冬制“天门冬膏”等,均规定以“慢火熬成膏”并认为能“延年益寿,填精补髓,发白变黑,返老还童”。

清代膏方已成为临床治疗疾病的常用手段,广泛应用于内、外、儿、妇科。其中许多膏方沿用至今,如《本草纲目》中的益母草膏、《寿世保元》中的茯苓草膏等,对膏方的治病机制、配置工艺、应用方法等,均做了详细的论述。指出“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亦即内治之药。所异者法耳。”将内、外二法,融汇贯通,颇具特色。

现代,除临床外科应用膏方日益丰富多彩外,发展千人经验,形成补虚疗疾,复方多味的“膏滋药”。《张聿青医案》中,有近三十例膏滋方,治疗血症、眩晕、遗精、哮喘、不孕、痛经等病。《丁甘仁医案》中的膏滋方案例辩证细致,论述精辟,理、法、方、药严谨。

二、膏方的种类

膏方一般克分为外用、内用两大类。外用膏方包括黑膏药、软膏药等。内服类药有成药、膏滋药等。内服类的成药有传统的益母膏、二东膏、十全大补膏、扶元和中膏、八珍膏、安胎膏、安神膏等。其组成的膏滋药是经过医生辩证分析,对症处方,将药浓煎后去渣取汁,浓缩,再根据不同病情需要,加入适量的冰糖、饴糖或蜂蜜,并配以阿胶、鹿角胶等收膏。

三、膏方的适用对象

包括慢性病患者、亚健康人群、意欲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延年益寿者均为适应人群。膏方对于少年儿童,可以助长发育,提高智力;对于中青年人,可以增强体质青春常驻;对于老年人,可以推迟衰老,永葆健康;对于体虚多病的人,可以达到增强抗病能力,提高免疫功能,从而有利于疾病的控制和缓解;对于亚健康人群,能够调节情志、缓解压力、强身防病。

四、膏方的不适宜人群

包括孕妇、婴幼儿、肝炎、结核等传染病活动患者、各类慢性疾病发作期患者都不适宜服用膏方。

五、膏方组方的基本思路

制定膏方时,切莫盲目迎合病家喜补心理,一律投以野山参、鹿茸之类。补益药物亦须辩证选用,如人参、冬虫夏草、河车粉等各有其功效,须针对病机正确使用。一般来说,气血虚弱用生晒参、山参、冬虫夏草等,阴虚用西洋参、铁皮枫斗等。阳虚用红参高丽参、河车粉等。选用的胶类也需要辩证:气虚血虚等选用阿胶,阴虚者选用龟板胶、鳖甲胶,阳虚者选用鹿角胶。糖的选用也要分类:脾胃功能欠佳者用饴糖;阳虚者用红糖;阴虚者用冰糖;高血压、高血脂等选用木糖醇、元贞糖。相关食品选用也应该有针对性,比如高血压用黑芝麻;便秘用黑芝麻、蜂蜜;老年肾虚、腰膝酸软用核桃肉;气虚血少用桂圆等。

参考书籍:《膏方临床应用指南》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每天跟着我们读更多的书]


互推传媒文章转载自第三方或本站原创生产,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授权,如有内容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fwlcm.com/info/549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