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珐琅,厨房时髦精的逆袭之旅

 

最近几年,饱和度高、跳跃明丽的马卡龙色似乎成为各大时尚场景里的大写加粗元素,从风格夸张的秀场到潮人密布的街头,从晕眩眼球的装置展览到一间品味出众的住宅,甚至在世间烟火气最浓重的厨房里,只要有那么几件器物是抹茶绿的、樱桃红的、元气橙的、水晶蓝的……做饭这件事仿佛就能瞬间变成波普艺术。

不管你是单纯想装饰一下厨房,还是想在施展厨艺时如虎添翼,亮丽时尚的珐琅锅在当下都是不二之选。

当代厨房潮物or 80s复古风?

提到“珐琅”,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很西方”,其实“珐琅”的背景“很中国”。还记得你奶奶喝水用的搪瓷大茶杯吗?以及你家那个印着鸳鸯红双喜的叮当脆响的洗脸盆?它们的表皮材质可都和“珐琅”是一样一样的——没错,珐琅的别称也叫“搪瓷”,是一种由高强度石英和长石等物质烧制而成附着在金属表面的釉类涂层,由于其质感光亮,色彩多样,所以既具有防锈功能,又能达到很好的装饰效果。

明明从技术实现的基本手法上别无二致的物件,为什么在人们的认知中却是如此天差地别?从上个世纪的有点土气的复古韵味,到当代厨房里的时尚气息,“珐琅”到底经历了哪些变迁和改良,才逆袭为现在的样子呢?

珐琅艺术的逆袭之路

珐琅技艺最早起源于阿拉伯地区,并在南宋时期由塞尔柱王朝传入中国。当时,中国对阿拉伯国家统称为“大食国”,因此,那个时候的珐琅也被叫做“大食窑”,之后通过音义演变为 “珐琅”。在梁同书的《古窑器考》里对大食窑有过如此描述:“以铜作身,用药烧成五色”,三言两语,道出珐琅的基本元素。

元代景泰蓝

到了蒙元时期,珐琅迎来第一次蜕变——来自波斯的铜胎掐线珐琅传入中国了。并在景泰年间形成了一种颇具风格的热潮—— “景泰蓝”。之所以叫“景泰蓝”,是因为这种珐琅工艺通常以浅蓝色作地,间饰红、黄、白、绿、紫、深蓝等色釉,成色纯正明快,质感细腻。除了浅蓝色,宝蓝色、淡青、白等色地也十分常见,随着技艺更迭,赭、豆青、松石绿等等更加微妙的色釉品类也纷纷登场,相比于大食窑时期,这个时候的珐琅已经“釉色均肥,饰纹丰富”,但依然因丝工粗犷担当不起“精致”二字。

清代画珐琅

直到清代,色彩已经不再是评判珐琅美不美的最高指标,因为此时色釉种类已经达到几十种之多。人们开始在造型、釉色、纹饰、落款等方面下功夫,到了康熙年间,欧洲的画珐琅工艺涌入,中西合璧打破了珐琅以往的桎梏,釉色亮丽洁净,纹理稠密,装饰细致,美轮美奂。珐琅工艺化甚至艺术化的大门就打开。

拥有一口珐琅锅,做厨艺界最靓的仔

了解了珐琅工艺的历史演变,不难发现:珐琅锅是驭跨地域、跨时代的艺术之风吹进厨房时尚圈的。2000余年的发展变迁,使它的美不仅印有时代潮流的标记,也带着一种经得起时间打磨的底蕴。

可以说,拥有这样一口锅,不仅能提高家庭厨房的颜值,偶尔在ins上凹几个造型,还能把它当成一件真正的艺术品收藏、端详、玩味,甚至作为传家宝代代相传下去。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每天跟着我们读更多的书]


互推传媒文章转载自第三方或本站原创生产,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授权,如有内容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fwlcm.com/info/550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