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宝贯打唢呐:唢呐一响,征服全场
元旦将至,唢呐迎春。每到过年过节最缺少不了的乐器便是唢呐,高亢明亮的唢呐声一出,就将热闹喜庆的氛围渲染得淋漓尽致。
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被列入四川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唢呐艺术(福宝贯打唢呐),提前感受年味儿吧!
福宝贯打唢呐产于合江县福宝镇,福宝镇是旧时盐马古道、茶马古道、漕运古道的穿越地,在长期的中原文化、巴蜀文化及夜郎文化交融过程中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化。
PART 1
历史渊源
福宝贯打唢呐是在福宝产生,并向川南黔北渝西地区流传的一种以唢呐主奏,脚盆鼓、板、钵、马锣等打击乐器伴奏的吹打乐。
据福宝镇政府《关于创建唢呐山歌之乡工作的报告》称:“福宝贯打唢呐起源于唐,发展于宋,完善于明清。”
唐宋时期,福宝开通通黔盐道,四川自流井的食盐经福宝运销黔北地区,活动在山间的山民等为排解寂寞,便以竹管为音筒,竹叶为簧片吹奏乐曲,用竹梆、木鼓和铁器、铜器伴奏,形成了福宝贯打唢呐的原始形态。
元末明初福宝集市形成,与蜀中和黔北地区的文化交流扩大,促进了福宝唢呐的变革,形成了以唢呐主奏、锣鼓等打击乐器伴奏的“贯打唢呐”形制。
清康熙年间,大批楚、粤、闽、赣之民迁居福宝,促成了福宝鼓吹乐与“湖广”鼓吹乐的兼融并蓄。
到清末民初,福宝贯打唢呐发展到2400多台(调),成为人们喜庆欢乐、振奋精神的重要文化形式。
PART 2
表现形式
福宝贯打唢呐内涵丰富,曲牌众多,具有风格和表现的多样性。从总体说,表现内容可分为人物情绪、山野风光和动物情态三大类,又以表现人物情绪的乐曲为众。
坐堂演出
摄影 | 董佳利
福宝贯打唢呐在曲牌取名上也表现着多样性。其中,有合音韵的曲牌,如《三韵梆》;有合典故的曲牌,如《孟姜女》;有合人物称谓的曲牌,如《小郎哥》《黄二嫂》;有合物名的曲牌,如《剪刀》《金盆》;有合地名的曲牌,如《高坝》《杨湾》。
体式上福宝贯打唢呐有长调、短调、大打、小打之分,调式多汉族五声调式中的“羽”调式和“商”调式。
PART 3
表演方式
福宝贯打唢呐以唢呐主奏,以脚盆鼓、板锣、钵、马锣、担锣、铰子、竹节鼓、竹梆等打击乐器伴奏。
脚盆鼓、板锣、钵、马锣称“四大件”,通常用作长调唢呐伴奏。在“四大件”基础上加担锣、铰子、竹节鼓、竹梆称“八大件”,通常用作短调唢呐伴奏。
福宝贯打唢呐的种类有头堂唢呐、二堂唢呐、三堂唢呐和叽叽唢呐四种,各种唢呐可以独奏,可以合奏,也可以穿插演奏。
合奏时,头堂唢呐用于帮音,强调咏叹;二堂用于合吹,强调严整;三堂演奏主旋,强调清越;叽叽唢呐用于“点晴”,渲染音律。
谢晋导演与福宝贯打唢呐
摄影 | 贾大戎
校园传承活动
摄影 | 冯宣
福宝贯打唢呐演奏有单吹、双吹、对吹、合吹、对白合吹等形式和技法,其中乐师用鼻子吸气吹奏唢呐,不留换气印迹的“隐形换气法”堪称一绝。
演奏中使用的乐器多为乐师自制,制作工艺独特,富有原始性、生态性、民俗性。
福宝贯打唢呐
是福宝先民音乐艺术的结晶
闪烁着前人智慧的光辉
具有突出的历史、文化和音乐艺术研究价值
有机会一起去“森林小镇”福宝
感受非遗音乐的魅力吧!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每天跟着我们读更多的书]
互推传媒文章转载自第三方或本站原创生产,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授权,如有内容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fwlcm.com/info/588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