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川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七子鼓
七子鼓,在当地又被人们称之为“架香锣鼓”,主要流传于合川区域内,是由七人开展的民间打击乐,属于一种简单的民间器乐。
七子鼓产生于人们日常的生产劳动和民俗活动之中,最初渊源于宗教音乐,是信徒们朝香时的场景音乐,现今主要分布在合川区的沙鱼、钱塘、龙市、小沔、三汇等地。
2011年,七子鼓被重庆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三批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七子鼓作为民间器乐,历史源远流长。据《经书》记载,早在周朝时,就有朝圣驾之说。七子鼓在民间一直流传着一个美丽传说:观音菩萨之父妙庄王生重病,全身生500个菠萝疮,久治不愈,这时观音下决心在香山修炼。修成正果之后,为其父治好了病,也为民间凡人救苦救难。老百姓为祭奠和感激她,在2月19日、6月19日、9月19日用朝架打七子鼓的形式报答。从而,七子鼓以表演的形式成为了一种别具特色的打击乐,在巴渝地区流行。
七子鼓流传了数代,尤其在上世纪20至30年代较为盛行,随着现代文艺水平的飞速发展,已逐步走向衰退,甚至失传。
20至30年代,七子鼓一度受到当地人们的喜欢和追捧,每每在红白喜事或是朝圣的庙会上,人们便会看到一位为首的老者拿着木质小槌,敲打一只搁在小凳上的小鼓。随着他这一阵敲打,旁边几位老者跟着用小木槌分别敲打着各自手中的包锣、大锣和迎锣。
七子鼓传承人在切磋技艺
这就是七子鼓的敲打阵容,可谓是民间早期的器乐团,他们打击的曲调多样,曲目众多,风格独特,共有100多个曲牌。
七子鼓团队人员组成、乐器种类、音乐的打法也很有讲究。团队最初是由七个人组成,到了解放战争时期,人们生活贫穷,加之战乱,七子鼓由原来的七人减为四人;主要乐器有包锣、大锣、钵儿、小鼓、马锣、迎锣等,与架香锣鼓打法一样,其不同点是七子鼓只打不唱,架香锣鼓则是由香头领唱,然后由小鼓起鼓,以金鼓为主,其他乐器跟随,所以打的不唱。在四五十年代之前常用于红白喜事以及朝山活动,现今,常用于老百姓办丧事和朝山拜佛。
七子鼓乐器展示
七子鼓作为流传多年的民间打击乐,是根据人们办丧事、朝山拜佛或入庙进香祭祀仪式活动而形成的,基本动作都是根据人们敲打的节奏进行变化表演为主。
七子鼓世代相传,经过数百年的发展演变,不断丰富其内容,已成为一种较为成熟的民间传统音乐形式。
七子鼓的内容大致分为三种:第一类是人们从事朝山拜佛或入庙进香的祭祀活动而形成的一种曲牌,叫豹子头。这也是流传最广、用得最多的一种,主要表现的是对神灵的尊重,表示活动已到目的地。第二类主要是人们从事参土地、参法门而形成的一种曲牌,叫鬼扯脚(也叫参条),它的打法只有一种,形式较为固定。第三类是民间办丧事而形成的曲牌,叫一顺风(又名伦冬冬),主要是让万民知晓是去治丧,用于人们办丧事,这也是流传最广、用得最多、内容最丰富的一种,这种曲牌给人一种苍凉,忧伤之感。
七子鼓以其富有地域特色的民间打击乐形式存在于合川境内,经过数百年的发展演变,形成了如下四个基本特征:第一,七子鼓是根据人们办丧事、朝山拜佛或入庙进香祭祀仪式活动而形成的,具有浓郁的民俗文化气息。第二,表演地点灵活,可在院坝、寺庙及途中行进等多种场合进行。第三,七子鼓打击方法简单易学,灵活多变,曲目众多,可根据人们的要求打出不同的曲牌。第四,七子鼓作为民间的打击乐,其声音时而苍凉,时而欢快,给人一种庄严、肃穆、文静、虔诚的感觉。
由于七子鼓变化多样,曲牌众多,而人们娱乐活动不多,因此深受当地老百姓喜爱。在五六十年代,很多热闹的场合,人们都要邀请老人们敲打七子鼓,这也是巴渝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七子鼓的打法有100多种,但是随着现代曲乐,现代剧目的不断提高,现在会打七子鼓的人已经屈指可数了。
究竟是什么让七子鼓在文化繁荣的今天濒临失传呢?
一方面,七子鼓多为代代相传,口头传授,而如今会打七子鼓的大多是一些年事已高的老人,年纪已经七八十岁了,能唱的人也已经不多,根据这种情况来看,可能再过一段时间,这些能够打唱出来的老人已经没有能力再表演了,这样七子鼓这种人类智慧的结晶将被永远的遗忘。
另一方面,随着现代乐队的冲击,七子鼓乐队的生意越来越少,从事七子鼓演奏的人也渐渐少了,愿意新学七子鼓的人更是少之又少。时至今日,在各种活动中已经很少可以看到七子鼓的演奏了,只有在乡村的治丧中,偶尔还能看到几位年过七旬的老者,受邀前去站在场子中央,敲打七子鼓。
如今,随着人们文化生活水平大大提高,专职打七子鼓已经难以养家糊口。除此之外,由于七子鼓是一种民间传统的打击乐,它的传承都是靠上辈口头传授,所以留下的曲牌很少,更不用说原汁原味的音像资料了。这对七子鼓的挖掘、整理和传承极为不利。
尽管如今的七子鼓辉煌不再,但它却是合川人世代相传、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传统民间音乐,是当地人在劳动中的智慧与文明所产生的结晶,它蕴含了当地人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识。它既是历史的见证,更是具有重要艺术价值的宝贵资源。由于七子鼓分布的区域比较广泛,虽然早期组织人员进行了收集与整理,但仍不够完善。
七子鼓作为民间音乐,从孕育、发展到今天,已有数百年历史,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经历了从劳动产生音乐,劳动音乐又演变成为可以独立存在的民间音乐形式,并已逐步形成了具有鲜明地域特点的地域文化现象。
其庄严、肃穆、文静、虔诚的风格表达了人们对逝者的告慰,对神灵的虔诚,体现了人们对真、善、美的追求,也是一种健康有益的民俗活动,特别有利于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具有重要的民俗文化和艺术观赏价值。
2005年初,国家实施了“民族民间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合川市政府十分重视这项工作,为了抢救这一处于低迷的民间文化遗产,原合川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专门组织人员,对其进行挖掘整理。
2007年,在重庆市的统一安排下,再次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进行普查,七子鼓被纳入合川区级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继而成功申报进入第三批重庆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2010年7月3日重庆电视台教科频道《重庆记忆》栏目,通过深入采访,播出了时长15分钟的保护合川七子鼓的节目。节目记录了沙鱼镇上的一次朝架活动中的七子鼓演奏,专门介绍了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七子鼓的前世今生。
对于七子鼓的未来,记者和编导同时向人们呼吁——重视和保护这一民间文化艺术结晶。采访中,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的负责人表示,目前保护传承七子鼓的工作已经全面展开,建立了以沙鱼镇为中心的七子鼓保护区,鼓励现有传承人尽快将七子鼓的演奏技巧传授给新人。同时,区文化馆的工作人员就现有的文字和音像资料,整理编写出了《七子鼓曲牌集》。
七子鼓是我们祖先留下的宝贵文化遗产,其点子密集,旋律紧凑,表现风格独到,乡土气息浓厚,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是中华民族不可多得的文化瑰宝。
其由来、演变和传承与历史发展紧密联系,具有较高的历史、人文、艺术研究价值,因此抢救保护好七子鼓对研究我国民族文化、地方民俗文化和传统音乐有着同样重要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作者 胡中华)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每天跟着我们读更多的书]
互推传媒文章转载自第三方或本站原创生产,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授权,如有内容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fwlcm.com/info/2912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