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百鸟朝凤》看传统乐器“唢呐”的传承困境与出路
文|喜闻Talk
编辑|喜闻Talk
唢呐作为一种具有中华传统特色和文化内涵的演奏乐器,在中国传统的社会生活、民间习俗等方面有着无可取代的地位。
吴天明导演的《百鸟朝凤》以中国民族乐器“唢呐”为题材,描述了80年代以来,唢呐艺术从繁荣走向没落的历程。
展现了一副传统演奏乐器因被国人忽视、被外来音乐影响而陷入“后继无人”的绝境的悲哀画面。
从其中唢呐作用的变化,唢呐艺人的身份起起伏伏,以及社会生产模式的变化,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传统音乐的继承和发展正面临着一种历史的窘境。
在对影片中所呈现的问题进行梳理、分析后,我们可以总结出唢呐艺术衰落的缘由及困境,并由此提出对传统音乐的继承和发展的思考。
唢呐的重要作用
首先科普一下:唢呐虽然是中国民间的常用乐器,但其实唢呐是一个“舶来品”,它起源于波斯、阿拉伯地区。公元3世纪左右,传入中国。
唢呐被引进到中国后,在经过千百年的历史长河中,被广大人民群众所运用,逐渐形成了一种具有中华审美特色和文化内涵的民族乐器。
影片《百鸟朝凤》的名字就取自于一首脍炙人口的唢呐独奏《百鸟朝凤》。
一直都有这样的说法:“唢呐一吹,黄金万两,不是升天,就是拜堂。”
从这句话可以看出,唢呐在民间典礼中承载的重要作用,是家喻户晓、必不可少的存在。
焦三爷解释道,这是由于唢呐既可以给人带来欢乐,又可以缓解疲劳。
人的内心会被外界的事物所感染,从而生出最真实的情绪。
在传统的乡村社会里,大部分人都是在田地里干活,他们的身心都很疲劳。
为了减轻劳动的疲乏与枯燥,他们就会哼上几首歌,唱上几个小曲,这就是音乐的由来。
唢呐以其声音洪亮,音色优美,便于携带,适合于户外演奏的特点,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在民间广泛流传。
同时,它也具有多方面的文化功能。
它与民间传统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在婚礼、丧葬、节庆、祭祀中,都离不开它的演奏。它不仅能满足民众的娱乐需要,活跃氛围,还能维持族群间的稳定关系,建立族群间的共同文化记忆。
焦家班的“传声”,不仅引起了镇上居民的关注,就连邻近庄子也有不少人慕名前来观摩。
“传声”也从一种私密的师傅教导演变成一种集体的民间仪式,围绕着唢呐而形成的一系列程序和规则,也从一种个体的演绎演变成一种群体的传承和见证关系,形成一种公共的文化记忆。
“传声”是电影里的一个很关键的镜头,在这个镜头中,导演希望能够突出电影的主题。
焦三爷以其独特的经历,阐述了他对于唢呐艺术的理解,并给出了一个清晰的收徒标准。
焦三爷在挑选徒弟的时候,并不是看中了徒弟的资质,而是看中了徒弟的品行,看他有没有悲悯与慈爱之心。
他之所以没有选择天赋更好的蓝玉,而是选择了游天鸣,就是看中了他心地善良,有担当。
在焦三爷看来,一个真正能继承唢呐艺术的人,不但要吹得好。
更要“看他能不能把唢呐吹到骨头缝里,只有把唢呐吹到骨头缝的人,他才能拼着命把这活儿保住传下去”。
所谓“传声”,传的不仅是“百鸟朝凤”,更是一位唢呐传承人的道德跟规矩。
焦三爷对唢呐“庄重”的理解,折射出他对中国几千年来儒家伦理思想的坚持。
查家有钱有势,想要让焦三爷为他们演奏一首《百鸟朝凤》,不过焦三爷知道他们是个什么样的人,所以一口回绝了。
却主动请缨,要为肃清土匪,修建水库的窦村主任演奏的《百鸟朝凤》。
唢呐演奏成为了他用来衡量一个人的品德的标准。
这种对规矩的遵守,是对传统道德的坚持。
唢呐艺术的没落
影片的叙述从游天鸣创建游家班开始,就发生了突如其来的变化。
在焦三爷一辈的时候,唢呐仍然是村镇各种民俗活动中必不可少的一项艺术表演,唢呐匠也受到了百姓的尊敬,拥有一定的社会地位。
但是,在游天明那一代,唢呐人的荣光已不复当年,而且受到了鄙夷与嘲笑,在婚礼、葬礼上,唢呐已不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整部电影描述了我国民间唢呐文化的最后一次繁荣,并随着改革浪潮的到来而逐渐走向没落,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表演者的缺失
在那个时代,一门好的手艺,可以给人带来直接的经济利益,这也是很多艺术家学习民间文化的主要原因。
在游本盛看来,唢呐匠就是靠手艺谋生的一种职业,为了让自己的儿子当号角手,谎报儿子的年纪也要让他去学习。
当游天鸣力气不够的时候,游本盛毫不留情的揍了他一顿,让他叫出声来证明自己的力气有多大。
游本盛见儿子被接纳,高兴得不得了,到处炫耀自己的儿子当上了唢呐手,游本盛就是当时认为唢呐匠老百姓的一个小缩影:认为,吹唢呐是一种受人尊敬的职业。
唢呐有八个口子,要求每一根手指都能很好的把握住音调,呼吸也要恰到好处。
在典礼演奏时,要与其他唢呐手合作,独奏、主奏、伴奏,每种都有不同的要求。
“而在村里人的眼中,唢呐的鸣叫声回荡在天地间,就是用来向神明宣告自己的好消息。”
在乡村,在婚礼、丧葬等仪式中,唢呐的吹奏关系到主人的面子与地位,而“四台”与“八台”则与主人的声望、财富等因素有关。
能够演奏“八台”和《百鸟朝凤》的,都是有头有脸的人物,能够受到这种人物的邀请,自然也是与有荣焉。
所以,对于游本盛来说,拜入焦三爷门下,就是一件值得尊敬的事情。
从游本盛带着自己的儿子来拜师的一言一行,也可以看得出来:
焦三爷这位唢呐大师的徒弟可不是那么好当的,别说礼物了,就连他堂哥请来了,可焦三爷依然无动于衷,可见这位唢呐大师的身份非同一般。
查老爷子死后,一家人的所作所为,正应了焦三爷对游天鸣的教导:
“以前,我们干活的时候,都是吹唢呐的人坐在椅子上,所有的孝子贤孙都会跪下来,对我们千感万谢。”
地位、身份、脸面、金钱,不管是因为什么原因,唢呐匠一直都在传统的农村占据着一席之地,这也就使得更多的人开始对唢呐艺术进行学习,这在无形之中,对唢呐的传承与发展产生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跟游本盛想让儿子学吹唢呐,完全是因为看中了焦三爷的手艺以及唢呐匠的身份地位;
但焦三爷则是因为他是一个传统文化的拥护者,所以他把唢呐当成了自己的命。
在他心目中,吹唢呐是他心中的“匠活儿”,是一种守护道德的力量。
所以,他在知道自己的弟子都在外面打工,所以才会去找他们算账,甚至还对他们动了手。当商品化浪潮袭来的时候,焦三爷是少有的几个对唢呐消失、传统文化没落表示哀伤的人之。
游天鸣虽然是焦三爷选定的接班人,但是他的音乐精神其实越走越远。
游天鸣首次带队,他似乎有些心虚,让四喜将师父和师兄叫来,让他们主持大局。
至于长生不行接师礼,出言不逊,他更是一副视而不见的样子,和焦三爷对查家的态度大相径庭。
随后,游天鸣被母亲嘲讽,在宴会上被人嘲笑,身边的同门也纷纷外出打工,就连当初鼓励他去学唢呐的老爹,也对他冷嘲热讽,游家班,慢慢的就散了。
游天明并不像焦三爷那样,一心想要将这一门手艺发扬光大,而是因为他对自己的师傅发下了誓言,绝不会舍弃这一门手艺。
这个世界正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游天鸣就像是一个挣扎的人,在焦三爷面前,他觉得自己很丢人,但在这个世界上,他却无能为力,什么都做不了,他就像一个被这个世界遗弃的流浪汉。
从游本盛前后的心态变化,从拜太师椅无人问津,从声名赫赫的焦家班到举步维艰的游家班,都表明,“唢呐”已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
传统的谋生方式已经发生了变化,人们都争先恐后地出去打工挣钱,在现代的生产方式下,作为民间文艺的唢呐已经变成了一种过时的年代记忆,它正面临着人才缺失的危机。
(二)西方文化与工业化文明对中国的影响
吴天明是“四代”导演,他的电影艺术处处都烙印着“四代”印记。
这一代的导演,或多或少地继承了中国近代与现代两个时期的知识分子所具有的忧患意识,他们对人类觉醒的召唤,是当今中国文化的大方向。
他们以自己的热情,接受了历史赋予他们的任务,并以新的热情,重新开启了文化的启蒙。第四代导演生活在一个新的时代,而这个时代,正是改革开放的时代。
他们敏锐地察觉到新时代的节奏下,潜藏著的焦虑,并把他们内心的忧虑与情绪的迷惘,融入影片。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外国文化的大量进入,在让人眼花缭乱、欣喜若狂的同时,也给人们的思维与生活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唢呐”的“断代”与“西方文化”的影响密不可分。
与西方乐团的对峙是影片中最令人激动的场面。
西方乐器以其新奇的外型、独特的表现形式,很快就成为人们耳熟能详的“唢呐”,并将其作为一种新的“演奏乐器”,对传统的音乐形式进行了挤压。
在西方乐器文化的影响下,传统唢呐的艺术走向了没落。
吴天明尝试着用焦三爷的“吐血”来加强剧情效果,但这更象是一首时代的挽歌,是对传统文化和艺术的一种悲哀。
“在他转身离去之前,他看了一眼已经消失的现实灾难和精神废墟……”
就像是一种迫不及待地想要进入伊甸园的欲望,一种急切而又犹豫的徘徊。
发展传统音乐之路
人才流失、对音乐艺术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工业化生产挤占了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传统文化发展空间遭到了外来文化的冲击等。
通过影片中所反映的这些问题,我们可以看到当前音乐艺术传承与发展面临的困境。
做好传统文化的继承,为音乐事业寻找新的发展道路,是当前音乐工作者的当务之急。
唢呐之所以没落,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缺少了一位优秀的传承者。
尤其是焦三爷这一代的民间艺术家去世后,更多的年轻人不甘心呆在一个小山村里,当一个唢呐匠。
要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要加强青年的美学教育,使青年在思想上意识到传统艺术的美,意识到它的价值与意义。
其次,要大力抢救、保护传统音乐,为继承音乐而培养出合格的接班人。
在政策支持方面,应该对传统民间艺人和传统文化工作者进行资金保障,并在政策上给予一定的支持。
例如:可以通过基金项目或者是公益活动来扩大民间艺术的宣传,让更多的人加入到对传统艺术的开发、传承与保护中来。
在西方文化冲击下,传统文化快速衰退,大量的西方歌剧、舞剧、戏剧和音乐剧占据了其表演和发展的空间。
面对外来文化的影响,我们必须对其进行系统的梳理,并在此基础上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创新。
一方面,要将中华艺术的审美价值与民族文化精神从传统音乐中保存下来,并加以发扬光大;
另一方面,要吸收国外文化的优点,在形式上对传统的音乐艺术进行创新。
就像最近几年在中国《莎士比亚》的原创音乐剧、中国版改编的作品在国内外都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这一系列的成功经验启示我们,要发挥传统文化的优势,讲好“中国”的故事,使“中国”的艺术变成“世界”艺术。
经过数千年的历史积累,以及广大人民群众的不断创新,包括唢呐在内的音乐艺术,已成为我们国家传统文化的瑰宝,是我们民族智慧和审美经验的结晶。
吴天明的《百鸟朝凤》给我们以警示。
致力于对传统音乐艺术的传承、保护与创新,仍是当今音乐与传统文化工作者应该重视的问题与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张振涛:《一支唢呐,一种文化的象征》,《交响》2020年第1期。
[2]李平平:《从电影〈百鸟朝凤〉看乡村传统民俗文化的传承》,《电影新作》2019年第4期。
[3]周凯迪:《皖北唢呐的礼仪运用研究》,《艺术评鉴》2015年第5期。
[4]傅利民:《中国传统音乐研究与传承的相关思考》,《中国音乐学》2015年第2期。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每天跟着我们读更多的书]
互推传媒文章转载自第三方或本站原创生产,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授权,如有内容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fwlcm.com/info/609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