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天津武清“地毯之乡”:近一半人做地毯,出口量一度占全国四成

 

“这个地毯的颜色和款式我给您标记了,下播后我们就尽快发货!”天津市武清区崔黄口镇王杜庄村一家地毯企业里,一位年轻女士正通过直播镜头与顾客交流。这一个上午场次才播到一半,直播间一角已堆起十几捆标注好买家信息的地毯。

像这样的地毯直播带货,如今每天都在王杜庄村众多地毯企业的厂房里上演。这个位于“地毯之乡”崔黄口镇的小村,不仅有地毯生产的优秀传统,还积极“触电”,借势电商发力,几年间线上线下销售额已是平分秋色。

用村里人的话来说,正因牢牢抓住地毯行业数十年来的多次机遇,这个村庄才能一直成为产业链内的佼佼者。顺风张帆,勇立潮头,这样的行事风格已成了王杜庄村振兴商贸、实业致富的法宝。

地毯厂房里搭建起直播间

如果你踏入王杜庄村,稍微了解一下这里的地毯产业发展情况,或许会吃惊于这个户籍人口仅400多人的村庄,却拥有多达47家地毯企业,全村地毯产业的经济规模在2021年达到了3亿元,是名副其实的“地毯产业村”“亿元电商村”。

驾车驶进村里,能看到几条大路上停靠着不少运送原材料和揽收地毯成品的货车,彰显着这里地毯产业的规模。本文开头那一幕,发生在王杜庄村的天津市源丰盛地毯有限公司(下文简称“源丰盛”)的厂房内。

源丰盛厂房内正在进行直播

源丰盛是王杜庄村地毯产业的一家代表性企业,业务囊括生产到销售多个环节,现今每月可生产各色地毯约25万平方米。源丰盛的法定代表人杜德忠从上世纪90年代末开始自己办厂经营地毯生产,说起这几年来产业形态的变化,他很是感慨。

“仅仅在两三年前,村里绝大多数地毯从业者还不知道‘直播带货’是什么意思,线上销售额也还远远比不了线下来得多。但一有新东西、新花样,大家都积极尝试,村里由此成了远近村落里最早尝试直播带货的地方之一。一试之下,大家发现效果很好,直播由此成了每天雷打不动的经营内容。”杜德忠回忆道,自家的直播间很是热闹,客户往往直接在直播过程中下单付款,有时还会提出用自己提供的图案定制某种地毯,有时则会热情地和主播互动交流,这些都是杜德忠在几年前从未想到过的新业态。

如今每天在源丰盛厂房二楼做直播的,是杜德忠的女儿、儿子和其他几名工作人员。杜德忠的儿子杜坤泽今年23岁,还在读大学的他时常在自家厂里帮忙直播,说起这项工作,他很有心得。

“大家虽然欢迎新鲜事物,但这直播究竟怎么做起来,最初谁也没个准数。去年开始,我姐姐杜春晓决心将厂里的直播业务抓起来,开始大量地去抖音、小红书等直播平台观看学习,一点点摸着石头过河。”杜坤泽介绍道。

这招“照猫画虎”听起来简单,但筹办直播远不是一般观众看到的那般轻松,镜头之外,有着大量观众看不见的工作。不过,一切先干起来再说。很快,源丰盛组织起6人的直播团队,谁负责拍摄、谁负责出镜、谁负责运营和客户服务,都有明确分工,一间小小的地毯直播间,就这样运行起来了。

为了把直播做好

这些年轻人颇费一番心思

把直播做起来很容易,但如何“做好”,则并非易事。如今电商直播多如牛毛,商户做一场直播动辄两三小时,但用户在手机上可能仅仅花几秒钟,就会决定去留与否。如何留住进入直播间观众的注意力,让他们的手指停下继续划动的动作?为此,直播场地的搭建、商品的筛选、镜头的走向、互动的语言和节奏,都需要仔细雕琢。

“现在我们每天固定直播两场,一场在上午9点—12点,一场在晚上9点—次日凌晨1点。一场直播累计进入直播间的约能达到一万人,瞬时观众也在近百人,一天的直播销售额约七八万元。从数据上就能看出,留住观众,让他们多看一会儿,以此提升潜在的消费机会,至关重要。”杜坤泽介绍道。

杜坤泽回忆道,每天直播结束后,他和姐姐以及其他同事会一起研究当日观众下单情况。哪种商品卖得好,下一场的选品是否要做调整,与观众的互动有无问题,这些都要做好复盘。晚场直播下播时间本来就晚,诸项善后复盘工作完成后,可能睡不了几个小时,又要开始准备次日上午的直播了。

直播工作逐渐轻车熟路后,源丰盛的直播团队开始有意识地对客户群进行归纳总结,从而做出更精准的营销。“观众的年龄、性别、所处地域,甚至是购买地毯时所处的季节和气温,都会导向不同的购买需求。地毯虽说不上是多么复杂的产品,但面对客户久了就会发现,做好客户和产品分析,对直播收效的提升真的很大。”杜坤泽笑着介绍道。

做直播带货久了,源丰盛的直播也曾遇到过一些困难。“比如今年年初那一场奥密克戎本土疫情,物流受到了影响,虽然能照常直播,却无法及时发货。而按照直播平台的规定,客户下单后一定时间里必须发货,否则就要扣钱。从我们的角度来说,按时发货也是争取客户信任的方式,因此大家都很焦急,一边跟平台报备说明,一边跟客户们好好解释,终于渡过了难关。”杜坤泽回忆道。

如今,源丰盛的销售额已有50%来自线上,其中很大一部分来自直播带货,另有一部分来自在各互联网电商平台开设的网店。说起这样的巨大变化,老一辈人口中既有惊奇,也有赞许。

源丰盛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宣传地毯的短视频截图

“在‘电商时代’来临之前,我们老一辈地毯从业者都是在全国各地跑订单、谈合作。这直播带货,对我们这辈人来说实在是新玩意儿,我甚至没想到会做到如今这样的规模。”杜德忠的妻子于宝荣对记者说道,“但新东西出现,就要逼着自己去学,去转变。别看如今村里的地毯产业规模大、效益喜人,但一旦一步赶不上,那就很容易失去原有的优势。所以,对于新事物,只能尽可能去了解和尝试。我们老一辈上岁数的从业者不太容易理解,那就让孩子们、让年轻人放手去摸索,这也是一种传承中的创新和进步。”

地毯业态革新中的浪潮追逐:

村支书直言“历来便是如此”

“传承中的创新和进步”这句话,或许会得到王杜庄村许多村民的认同。

在王杜庄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杜德富看来,源丰盛是王杜庄村众多地毯企业的缩影,其背后所显示的,是地毯产业在此地生根发芽多年所带来的底蕴。

王杜庄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杜德富

杜德富介绍道,说起王杜庄村生产地毯的历史,甚至可以追溯到百余年前。早在新中国成立前,地毯制作所需辅料,如布、纱线、染色剂、胶水等,便经由南来北往客商集结于崔黄口镇多个村落。它们或继续转运,或就地生产,地毯制作所需的技术积累,便由此逐渐在各村村民口耳相传中继承下来。

到了改革开放后,整个崔黄口镇借助过去积累的人才优势,以及地处京津冀交汇处,物流和原料采集均较方便的优势,迅速诞生了一大批地毯乡镇企业,“崔黄口地毯”逐渐打出名声。

在杜德富看来,近四十多年时间里,“崔黄口地毯”的制作涌现出很多革新,正是一代又一代从业者主动学习和适应,才让这块招牌长盛不衰。

“我年轻时当过地毯制作的学徒,在我眼里,崔黄口地毯制作至少经历了四代变革——最早,是从新中国成立前到改革开放初期的纯手工地毯,工序上采用手剪、手编,一个熟练工一天可能只能做两尺左右地毯。90年代后,逐渐向半手工半机械转化,如采用手工枪刺、引入缝纫机、相对自动化的挂胶等等,一个熟练工一天产能也达到了十一二尺左右。到了2005年前后,自动化程度更高,枪刺、挂胶等重要工序都实现了高度自动化。那之后甚至不再以‘单位人工每天多少尺’来计算工作量了,一个60人左右的地毯厂,一个月已能生产10万平方米左右的地毯。”杜德富回忆道。

杜德富表示,从六七年前至今,地毯生产逐渐进入了“第四代”,即数码印花技术普及后的时代。“这之后最显著的特点,一是用工更少,产量更高,一般一条生产线七八个工人就能顾得过来;二是定制化生产变得更容易,如源丰盛所提到的那样,有的客户直接把像素较高的图案发过来,厂家直接就能定制化生产,生产效率还很快,这大大改变了地毯产销业态。”

源丰盛的地毯生产流水线

地毯生产的“裁活”工序

视频加载中...

地毯生产的“打纸”工序

视频加载中...

地毯的“订单卷活”工序

言谈间,杜德富对每次产业特点转变的回忆看似轻描淡写,但他同时强调,每次革新中其实蕴藏着一代代从业者追赶浪潮、避免被大环境淘汰的努力。

“优势凸显的集聚产业规模,吸引了远近许多村民加入其中,也创造了众多就业机会。但另一方面,巨大的产业规模和成熟的运作方式,也曾带来一些发展瓶颈。”杜德富说道,“生产上,每当新技术涌现,都形成对传统生产技术的冲击;销售上,电商蓬勃兴起后,几乎与传统线下市场平分秋色,这几乎重塑了销售格局。正所谓‘船大不好调头’,能否在一波波浪潮中及时转型,跟上潮流,一直是村里乃至镇里很多资深从业者心心念念的话题。”

技术革新往往对培养工人提出了新要求,需要生产人员快速适应;每次产能上升后如何既做到尽量饱和生产,又不形成产品堆积,增大库存压力;定制化服务出现后,如何规范化图案版权问题;互联网时代的地毯定价和市场选择上又该如何找到合适定位……现年50岁的杜德富列举了他对地毯产业的亲见亲闻。他直言,每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背后,都蕴含着从业者的巧思,蕴含着人们在代代传承中的创新进步。

“在村民们这种主观能动性下,如今王杜庄村能够在地毯直播带货领域做得风生水起,也就不足为奇了。看到那么多村民,特别是年轻人愿意去钻研地毯产业最新潮流,我就感到由衷钦佩,也更看好村里地毯产业未来的发展。”杜德富说道。

“地毯之乡”,发展永远是进行时

王杜庄村地毯产业的勃兴,是整个崔黄口镇地毯产业红火的侧写。作为全镇支柱产业,崔黄口镇现有地毯企业1200余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23家,拥有资产总额19.5亿元。全镇5.2万常住人口中,有2.5万人从事地毯生产,地毯产品出口量一度占全国40%,全市80%。

崔黄口镇相关工作人员表示,为了促进地毯产业这一优势产业的发展,让从业人员更加适应互联网时代的业界新变化,镇里多次联合天津市商务局电商处的专家,在全镇开展电商平台的搭建培训。

对于积极拥抱电商新业态的地毯小微企业,崔黄口镇还协调金融部门,由多家银行为“触电”的地毯小微企业提供贷款,开放绿色通道、便捷化服务,以解决这些企业筹措启动资金难的问题。截至目前,已发放贷款400余万元,从金融上扶持了一大批地毯企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

此外,镇政府还引入光大固投项目,解决当下地毯边角料外运无害化处理费用高难题,使垃圾就地变废为宝,降低处理费用,提升环境效益。边角料就地转化成为新能源后,能够更好地服务于企业和当地居民生活。

如今,“地毯之乡”的盛名之下,崔黄口镇对于未来如何进一步促进地毯产业发展,也给出了自己的初步答案,“要继续做大做强品牌效应,树立品牌化战略,从价格战步入到品牌战、品质战。为此,既要加强宣传力度,也要充分理解‘打铁还需自身硬’,整合现有资源,进一步提高产能和利润。”

津云新闻记者 侯沐伟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每天跟着我们读更多的书]


互推传媒文章转载自第三方或本站原创生产,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授权,如有内容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fwlcm.com/info/612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