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筷子的那些知识
#所见所得,都很科学#
据统计,世界上的进食工具有三种,欧洲和北美地区人一日三餐都离不开刀、叉和汤匙;而在东亚地区的中国、日本和韩国,一日三餐用的却是筷子;非洲和印度等地还保留着用手抓食的习惯。筷子无疑是中国人发明的,这种工具已经有3000多年的历史。
筷子先秦称“棶”(lái),汉代称“箸"(zhù),到明代叫筷子。(箸者,助也,意思是帮助吃饭的工具),也叫筋。
因“箸”与“住”字谐音,“住”有停止之意,乃不吉利之语,所以,就反其意而称之为“筷”。这就是筷子名称的由来。
筷一头圆一头方,这就代表了中国古代的天圆地方。筷子长度为七寸六分,就代表了人的七情六欲。
中国人的祖先发明筷子,对人类文明也是一大贡献。发明筷子的人是令人尊敬的,可遗憾的是,在中国流传下来的各种古籍中都找不到任何关于筷子起源的记载,唯一能找到的只是关于它的传说。一说姜子牙,受神鸟启示发明丝布。另说妲己为讨纣王欢心而发明用玉簪作筷。还有一说大禹为治水时节约时间以树枝捞起热食而发明筷子的传说。
《礼记》中曾说:“饭粟无以箸,可见至少在殷商时代中国的先民就已经使用筷子进食。其实筷子应该是跟着熟食的出现而出现的,它最早的功能应该是为了解决熟食烫手的难题。在远古时期,原始人在做好饭之后,会就地取材,从树上折两根树枝来捞取食物,一来二去,就演变成了后来的筷子。这也说明,任何工具的出现与劳动是分不开的。
在欧洲人看来,筷子是一件神奇的进餐工具,虽然它只是两根简简单单的细木棍,但它却能完成夹、挑、拌等多种动作。实际上在东亚各国使用的筷子,都源于中国。
对很多家庭来说,一双筷子用几年是常有的事。但专家通过显微镜观察发现,筷子使用的时间越长,细菌数量越多。有些餐馆的筷子使用3年以上,其细菌数高达10万个左右。理论上,竹制、木制筷子应该3~6个月更换一次,使用期限超过6个月以上的筷子,还可能会滋生致癌物黄曲霉素。
筷子建议3-6个月换一次。
常用的竹、木筷子,搓洗的次数越多,表面的裂缝也越多、越深,细菌、真菌、病毒这些微生物也越容易 躲藏其中。而且在洗完后,并没有擦干、晾干的习惯,这样的环境就很适合微生物的繁殖。
在使用前用开水烫一下并没有杀菌消毒的作用,需要放在开水中煮15分钟以上才有效果,而且偶尔消一次毒的作用是不大的,所以对于旧筷子最好是要换掉。
那么,筷子多久换一次呢?
木筷:像鸡翅木、红木这类结构致密的一般可以半年换一次。
不锈钢筷:使用寿命比较久,注意不要购买“三无”不锈钢产品。
塑料筷子:不发霉,但有些不合格的塑料筷子会慢慢变弯、变软。
如果发现筷子有裂纹,说明该换新了。
关于筷子的这些知识
你懂了吗[灵光一闪]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每天跟着我们读更多的书]
互推传媒文章转载自第三方或本站原创生产,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授权,如有内容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fwlcm.com/info/621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