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丝”路一变天地宽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金凌云 通讯员 刘世民 陈钦

8月30日,走进位于罗田县匡河镇的德利丝业体验店,被套、睡衣华美丝滑,丝巾薄如蝉翼,旗袍高贵典雅。柜台上,桑葚干、蚕蛹干、桑叶茶、桑叶酒等各类周边产品应有尽有。

从“一棵桑”到“一条蚕”,从“一根丝”到“一床被”,一粒蚕茧如何被吃干榨尽,在这里体现得淋漓尽致。

德利丝业董事长潘道进介绍,公司已开发床上用品、服饰类、保健食品三大系列100多种产品,并申请“梦相丝”品牌,在罗田、武汉等地开了5家线下门店,厂区内部提供展示参观,游客可实地体验一条蚕如何变成一床被的全过程。

产销两旺30余年的缫丝厂停摆

从2000年接手德利丝业到2016年关停缫丝机,从年产蚕丝200吨到无茧可收,潘道进在缫丝行业摸爬滚打了多年,亲历了罗田桑蚕业从鼎盛到衰败的全过程。

德利丝业的前身为罗田教育缫丝厂,1997年改制为德利丝业,从事白丝生产、销售30多年。鼎盛时期,全县有桑园10万亩,养蚕户超10万户,“抬头桑遮目,走路桑绊脚”,罗田被全国特色乡镇认定工作委员会授予“桑蚕之乡”称号。1994年,缫丝厂趁势而上,从杭州引进4组3200绪自动缫丝机,年产蚕丝200吨,其“梅花牌”白丝还被评为出口免检产品。

但随着棉纺、化纤等原料逐渐兴起,丝绸行业受到严重冲击,单一的种桑养蚕产丝模式难以为继,养蚕户纷纷砍桑改种板栗,蚕桑业一落千丈。德利丝业无茧可收、无丝可缫,工人所剩无几。2016年,运转了24年的4组自动缫丝机全部停摆。

德利丝业转型发展迫在眉睫。

从“丝”到“被”,价格翻倍

怎么“转”,得明白自己为何“败”。

“单一的初加工产品附加值低,在市场上竞争中极易失败。”潘道进坚定放弃缫丝,决定主攻上茧高端床上用品,注册“梦相丝”纯天然高端蚕丝被商标,投资800多万元进行厂容厂貌和技术改造,生产高档蚕丝被、睡衣等系列真丝产品。罗田种桑养蚕历史悠久,留在家的老人妇女基本人人都熟悉桑蚕制被手艺,没过多久,德利丝业就步入正轨。

“桑养蚕,蚕结茧,茧抽丝,丝织锦,其附加值一步一步增加,但最后一步才能得到质的提升。”潘道进说,一吨干茧制成高端蚕丝被后,价格可翻数倍,出口蚕丝被价格在普通蚕丝被的基础上又可翻番,转型生产是大势所趋。

“生活条件好了,睡眠质量要求高,更多人消费得起高端蚕丝被。”一床4斤的上等蚕丝被近3000元,刚面世就卖出了1万多床,这让刚试水的潘道进十分惊喜。随后“梦相丝”牌床上四件套、旗袍等相继面世,线下门店一家家增加,顾客越来越多。

每一床蚕丝被都可以溯源

做高端产品,品质必须过关,如何保证质量?

“以桑为本。”潘道进说。

确定发展方向后,潘道进走访世界各地的农业产业优质项目,欧洲葡萄酒庄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种植园到酒吧,每瓶红酒都可以追溯其葡萄产地,保真、保质。”

回国后,他迅速承包1000亩地建桑园,精选5个桑树品种入园种植。

“罗田不缺养蚕技术,缺的是桑树,桑叶品质越好,蚕就长得好,结成的茧就更好。”经过多方选择,最终发现“农桑14”品种桑叶大且厚实,营养丰富。

“养出的蚕白白胖胖,吃起叶子沙沙响,结出的95%都是上茧。”上茧白,没有一丝污点,鲜茧直接上生产线抽丝,不用化学添加剂,清洗晾干,唯余丝的清香。

“每件产品包装上,都有溯源二维码,扫码可看蚕丝被生产情况,品质放心。”

丝尽产业未尽。果桑成熟后,鲜果采摘,果干制酒,桑叶养蚕、制茶;蚕茧抽丝后,蛹制成高蛋白蛹干作为食品销售,破损的蛹则做成做鱼饲料……

“一颗葡萄可以链上种植园、酒窖、酒吧,蚕也可以。”种桑、养蚕、观光采摘、被服生产……潘道进的工厂更像是一个三产融合试验田。

潘道进说,桑园建成后,蚕农“拎包入住”,吸引了大批蚕农,目前已带动周围200余户农户。

旅游观光“一条线”

品质有了,但如何将品牌打响,吸引更多的人?

打文化牌,搞旅游观光“一条线”。

生产车间里,机器轰鸣。一名女工站在机器前,将一筐筐干茧倒进去,经翻滚搅拌后,一个个蚕茧变成一摞丝,再经过煮制、烘干、拉丝、编织、缝补后,一床高端蚕丝被制作完成。

旁边慕名前来观光的游客,围了一圈又一圈,亲眼见证从一条蚕到一床被的全过程。不少游客抑制不住惊喜立即下单,短短半小时,当日新制作的蚕丝被就销售一空。“将生产过程全程开放,让游客到实地休闲观光体验,购买看得见的放心产品。”

德利丝业4000平米的厂房里,除了加工抽丝做被的厂房外,还有养蚕室、桑叶茶、桑葚果、蚕蛹烘房。潘道进还将老厂房改造成桑蚕产业工业遗址,各类老缫丝机器设备一一陈列,1000亩的桑园设置游步道、桑基鱼塘,建成农家田园模式,无一例外全部对外开放。

“用传统产业带动旅游观光、用旅游观光带动产品消费、用产品消费完善蚕桑文化建设。”早在2016年,潘道进就有旅游观光的计划,购置了罗田县客运站对面20000平方米地,建设产品展示综合体,但现在他转变了想法,准备建设蚕桑公园、缫丝博物馆、科普馆,桑园、工厂、博物馆一线串珠,打造观光旅游线路,让年轻一代看到了解蚕的一生,将丝绸文化传承下去。

来源: 湖北日报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每天跟着我们读更多的书]


互推传媒文章转载自第三方或本站原创生产,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授权,如有内容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fwlcm.com/info/650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