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没事儿别老吃黄芪,不是所有的“气虚证”都可以服用黄芪的

 

说到补气,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用黄芪调节气虚,增强身体免疫力。

但是有这样一种人,觉得自己气虚,于是就买了些黄芪,可是吃了一段时间,这虚证非但没有改善,反而加重了虚弱的现象,整天疲惫不堪、总觉得力不从心、精神不振。

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首先,这里沈医生告诉大家黄芪确实有补气升阳、固表止汗之功。

对于真的气虚者,用了黄芪自然效果会很好。

但是气滞气郁者则不能用黄芪,气滞气郁者本身体内气机就不畅,这类人若贸然拿黄芪补气,无疑是雪上加霜,从而加重病情。所以说,并不是所有人都可以吃黄芪的。

当然,我想这时有人就会问了,为什么气滞气郁这种实证,会出现气虚的症状。

这是因为当实证病情严重时候,反而出现假虚证的情况。正所谓物极必反,这在中医上也很常见,例如热极生寒证。

所以,调理身体一定要在辨证施治的基础上,对症下药。

看到这里,有人会说,它们两个这么相似,如何辨明真虚假虚呢?这里就通过几个特征来告诉大家。

真正气虚者常见情况会有身体虚弱、面色苍白、呼吸短促、四肢乏力、头晕,但伸出舌头一看舌质淡嫩,而假虚者舌质红,舌苔偏黄腻,这是因为气郁气滞者,气机郁结于内,生成内热。

所以,对于,气滞气郁者,一定要慎用黄芪。

那么,又有哪些人适合用黄芪来调理呢?黄芪有什么作用?下面沈医生来给大家简单地讲一讲:

一、黄芪可以补气升阳。它能入脾经,擅长补中益气,对于一些日常脾气虚弱、神疲乏力的人群,经常喝黄芪泡水可以起到不错的效果。

二、黄芪可以固表止汗,入肺经,善补肺气。在《医学启源》一书中记载黄芪可以治虚劳自汗,补肺气,实皮毛,泻肺中火,脉弦自汗。

三、黄芪擅长补气能利水消肿,可以改善气虚浮肿尿少等症,并且中医讲益气可以生血,因此黄芪还有益气养血之功。

总的来说,黄芪虽好,但是不要忘记要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使用此方,切记不可盲目用药。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每天跟着我们读更多的书]


互推传媒文章转载自第三方或本站原创生产,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授权,如有内容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fwlcm.com/info/664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