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虽说起步晚,但是发展快!国内商用车的飞速发展你最期待什么

 

重卡在我们国家的历史不长,但是我们却是世界上最大的卡车制造国和使用的国家。经过这几十年重卡的发展,我们国家也诞生了十几个品牌的卡车,在我们国家市场上占据95以上的市场份额,进口卡车各类合计预计在5%左右,且一直占据着高端市场。

纵观目前市场情况,虽然我们与欧美发达国家的卡车相比较,差距依然很大,但是国产卡车也不是一无是处,这些年来的进步有目共睹。实际上我们与进口卡车的差距最为明显的(抛弃纯技术不说 ),最大的区别仅存在于长期的运营稳定性了。

这些年来随着物流的发展,运输效率已经成为物流行业最为核心的竞争优势,客户对于车辆的选择和要求出现了较大的变化,我们在2012—2018年分别做了4次客户选择车辆影响因素的调查问卷,统计数据结果如下:(本次展示是普通个体户与部分中小型物流公司,大型物流公司不在本数据统计范围)

很明显越来越多的客户在车辆选择上出现了较大的变化,从之前的车辆购买价格和燃油经济性核心因素逐步转变成为了以安全和运营稳定性为核心的购买决定因素。

近年来国产卡车一直在进步和努力,更加注重客户的使用习惯和感受,进步也是有目共睹的。借此文我们聊一聊近年来国产卡车的变化:

一、人性化设计越来越多的开始应用

商用车快速发展的10年,越来越多的新车型开始在设计之初就融入了更多的人性化,从单一的生产资料实用性开始更加关注实际使用者对车辆的个性化要求。从选装空调、气囊座椅、电动玻璃门窗、电加热后视镜、220V电源充电、后卧铺加宽、大屏幕以及车载冰箱、音响系统等开始丰富车辆实用性。

尤其是近年来上市车型如欧曼EST-A、解放J7、重汽汕德卡、联合卡车、三一重工等新款牵引车辆,不遗余力的在车辆配置上,驾驶舒适性和人性化设计上投入了更多。他们一开始就在市场上直接跟使用者沟通,发现客户对舒适性的各种要求,尽量在设计之初就考虑到。如下车后忘记关闭车窗或者走后忘记锁车门,但是很多车辆已经具有自动锁车和升降玻璃的功能。

实际上目前国内商用车的发展,人性化设计正在被各个厂家不遗余力的推广,正是因为同质化激烈的竞争结果。

二、安全性从被动开始转为主动

在乘用车中,五星级安全标准是行业共识,然而商用车碰撞标准则并没有如此。随着国内商用车竞争的加剧,安全性能已经成为各个厂家宣传和开发的重要条件。高效物流车首先安全从最初的鼓式刹车更换为盘式刹车,发动机断气刹制动紧接着就是四点悬浮驾驶室、溃缩式转向盘和笼型驾驶式结构及高强钢板材应用。

自2009开始国内卡车开始尝试加装缸内制动、安装ABS、EBD等辅助制动到液力缓速器开始投入使用,更多的为用户提供主动安全。15年开始各个厂家开始试验和使用主动刹车、自适应巡航、碰撞预警系统等,将商用车的安全提升了一个新的高度。

安全性能已经开始成为客户决定购买车辆的核心因素之一。

三、综合经济性能被更多的考虑到

客户越来越精明了!

这是笔者在卡车经销商和制造商处听到最多的一句话。中国卡车快速发展的这10几年中,国内卡车驾驶的中坚力量还是以散户为主的力量。老一辈的卡车人逐渐退出驾驶行列,迎接来的是80后的绝对主力。

随着信息化越来越强,他们接受了更多更科学的信息,购买车辆不再是单一考虑品牌或者价格油耗等问题,而是开始综合考虑一台车的性价比,这一点在90后的购车者表现更加突出。

实际上国内卡车销售这些年来相对来说主要供应了大批的散户,较少的面对大型组织客户。与国外的卡车销售商不同的是他们面临的是更加成熟的组织用户。因此最早到我们国家来的国际商用车集团如沃尔沃,他们来给组织客户带来的更多的是TCO综合成本运营的管理应用理念,而这一营销业务手段正在被国内快速的转化应用。因为国内的客户正在加速变化中。

四、技术也在快速进步中、可靠性能大幅度提高

说来说去,到底中国的卡车技术怎么样?

重卡的发动机应该说是卡车的心脏,大概占到整车售价的三分之一左右,如果加上变速箱,就占到50%以上了。我国重卡发动机和变速箱以及后桥真正最早拿来的是斯太尔技术,毫不客气的说一直应用了几十年至今,就没有怎么进步。

唯一的进步是在材料上和机加工精度上我们取得了发展,变速箱也是如此,但是在电控方面我们至今仍然未能够有效突破,不说电控我们跟西方欧美国家差距不会超过10年。但是如果说到电控技术,我们差距可能在30年以上。因为在德国、美国等国家上个世纪70~80年代已经开始在电控上有所作为了。

当然不能说我们的技术就一无是处,我们国家的商用车技术进步也是有目共睹的。

首先国内商用车起步比较晚,但是舍得投入资金,我们的厂房和生产线很多都是比较先进的,工厂装配管理也是一直进步中,从目前各个厂家服务反馈的情况来看,装配导致的车辆故障一直被压缩的很低,车辆首次故障里程已经从10年左右的6500公里,到目前21000公里,进步还是很明显的。

其次车辆发动机大修里程也实现了翻翻,据统计目前各品牌发动机100万公里无大修的车辆也比比皆是,这与之前国产车跑50万公里无大修对比表现堪称完美。

目前国内重卡品牌正在快速加速进步中,但是仍然受制于发动机电控技术和自动变速箱技术的制约,但是我们相信随着高效物流的发展,重卡生产企业会加速自己的技术优化和发展,粗放型的经济增长不会再有了,随之而来是商用车企业被倒逼的技术进步,企业整合也会更快。

本文特约作者:草评车界

关注卡车之家,网聚卡车人的力量

有任何问题,欢迎私信我们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每天跟着我们读更多的书]


互推传媒文章转载自第三方或本站原创生产,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授权,如有内容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fwlcm.com/info/687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