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区马田小学音乐老师贺小平:发明易鸣笛子 让学生爱上乐器
笛子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古老的汉族乐器,也是汉族乐器中最具代表性最有民族特色的吹奏乐器。但对新手而言,笛子入门比较困难,往往需要好几个月的时间。
为更好地普及推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光明区马田小学音乐老师贺小平创新发明易鸣笛,降低笛子入门难度,激发学习趣味性,绝大部分学生零基础学起,短短二十分钟就能吹奏出简单的曲调。目前,易鸣笛已经进入马田小学音乐课堂,成为学校又一个普及性推广项目,进一步涵养学生传统文化底蕴。
贺小平老师教导学生吹奏易鸣笛。
不断试验调校生产制作易鸣笛
贺小平老师专注音乐教育近二十年,一直在研究普及性传统乐器开发。为积极响应学校关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号召,他从笛子入手进行发明创造。
“笛子非常具有代表性,但是吹奏要求高,很多学生刚拿到笛子,可能连响声都吹不出,有天分的学生也要几个月才能入门,影响了初学者的学习兴趣。”贺小平说,他想了个办法,给笛子加上一个吹嘴,降低吹奏难度。
于是,贺小平老师从设计入手,并利用3D打印技术,几经试验调校,初步制作出有吹嘴的笛子。“我试了一下,笛子加上了吹嘴,一吹就能发音,验证了可行性。然后,我们跑了几十上百次工厂,不断试验,一步一步将易鸣笛生产出来。”贺小平说。
易鸣笛充分考虑学生需求和手型,相对传统笛子,除了增加一个吹嘴,还对吹孔进行凹陷性设计,采用实惠且不易损坏的环保材料生产。学生不使用时,可以将易鸣笛分拆成两节,放进小手袋里,携带方便。
“如果给易鸣笛贴上笛膜,演奏时发出的声音跟竹笛几乎没有差别。平时学生训练,可贴透明胶纸,节省学习训练成本,具有普及推广意义。”深圳市竹笛学会理事、光明区音乐家协会理事冯进说。
入门难度降低增强学习的兴趣
那么,易鸣笛究竟适不适合学生,效果如何呢?贺小平做了一次验证,他利用午休时间,随机找来了4位同学,来了一场易鸣笛现场教学。
“把简单的技法教给同学们,然后他们练习了大概20分钟,已经能跟着我的节拍,将简单的曲子吹奏出来。这4位同学完全没有学过笛子这门乐器,也没有进行过专业的音乐学习,他们能这么快入门,极大地增强了我们的信心。”贺小平说。
于是,在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蔡晓珊支持下,贺小平开始牵头在学校三年级开设易鸣笛普及推广音乐课,力争打造学校的又一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色品牌。
经过一年多普及推广,目前马田小学三、四年级学生几乎都会吹奏易鸣笛,大家学习热情高涨,涵养了传统文化底蕴。不单单校园里笛声悠扬,他们平时在家也吹奏几曲,愉悦身心,家长们给予了高度认可。
“从一定程度上,易鸣笛给了学生启蒙式的中华民族传统乐器教育。学会了易鸣笛,用竹笛吹奏也就得心应手了,技巧是相通的。贺小平老师对笛子这门古老乐器的创新发明,对推动传统乐器进校园,与时俱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积极意义。”冯进说。
一直以来,马田小学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学校依托中华优秀传统“马文化”,深挖“千里马文化”内涵,引进华东师范大学“新基础教育”研究,推动整体变革,让教育质量在学校、师生全面发展中得到体现,构建“万马奔腾、气象万千”的教育新生态。
光明新闻全媒体记者 龙冠斌/文 李立治/图
编辑 陈栋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每天跟着我们读更多的书]
互推传媒文章转载自第三方或本站原创生产,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授权,如有内容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fwlcm.com/info/702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