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毛巾的变迁

 

我是一名纺织工人。自从八十年代参加工作起,就和毛巾结下了不解之缘,天天和毛巾打交道。三十多年来,亲身经历了毛巾的变迁。

我生在六十年代,七十年代上小学的时候,对毛巾的印象仍然是模糊的。那时候由于贫穷,人们关心的只是吃和穿,毛巾在生活中好像是可有可无的东西。再说那时候有非常实用的替代品,每家房门的门闩上,用细绳吊一块一尺见方,自家织的土布,需要时随手一抹。

现在土布是很少见到了,许多年轻人很可能见都没见过。但我可以您教一招更方便实用的方法,那就是上衣的袖子,擦汗、洗脸时,手指头向内弯曲扣紧袖口,抬起胳膊在脸上自上而下的一擦,一切就解决了。

特别是冬天经常感冒的孩子,走在阳光下时,土布棉袄的两只袖子被太阳光一照,闪闪亮的,像现在时装模特走台时袖口贴了亮片,很有特色。

那时候毛巾也不是绝对的没有,但那是生活的奢侈品,只有生活条件稍好的家庭才有。并且品种单一,就像陕北民歌里唱的那样:“白羊肚子手巾两道格格兰。”便是那个时候为数不多的毛巾中最常见的一种。

我出生在一个普通农村家庭。我们这一代,刚好是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成长起来的。1978年,随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中国经济开始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所以在我的脑海里还是留存着计划经济的烙印,什么粮票、油票、肉票、布票、火柴票等具有浓郁计划经济特征的产物我有幸见识过。那时候即便有钱也未必能保证买到商品,但老百姓手里也确实没有钱,一亩三分地,整天脸朝黄土背朝天的,也没有别的收入。在那个温饱都无法保证的时代,谁还奢望去买条毛巾。记得谁家有婚嫁了,娶过门的新娘子,那些天头上总要包一条花毛巾,那是一种荣耀。

我每天工作、休息、娱乐,吃穿不愁、生活无忧,平静地生活着,没有感觉到今天和昨天有什么不同。但人是免不了有怀旧心理的,当我把现在的生活和过去作比较时,内心才深深体会到时代的变化。就如毛巾的变迁一样,已是今非昔比。

我当年刚参加工作时,走进简陋的车间,看到的是吱呀作响,晃晃悠悠,苟且残喘的木织机。我不知道它诞生于什么年代,但看那样子,一定比我的年龄更长久了吧。织出的彩条毛巾只不过是几种颜色的变换,但仍然让那时的我感到新奇。

八十年代,对外开放,对内搞活。中华大地如沐春风,百业侍兴。我的工作环境也发生了变化。扩建的厂房宽敞明亮了,木织机逐渐被铁织机取代,设备的更新,使毛巾花色种类逐渐丰富起来。毛巾花色种类由单一不断向多元化发展,毛巾在人们的生活中,再不是那个“白羊肚子手巾两道格格兰的时代。”过去拥有一条毛巾;是多功能的,即擦脸又洗澡、即当头巾又擦汗、身兼数职。时代的进步,使毛巾有了明确的分工。抹手巾、面巾、浴巾、方巾、枕巾、毛巾被、毛巾浴衣、童巾、厨房巾、运动巾、地巾等各种毛巾走进了千家万户,让它们各负其责。

人们思想观念的改变、国民素质的提高,对毛巾有了更高的要求。织一个丹凤朝阳、织一个百鸟朝凤、织一个鱼儿戏水、织一个蝶儿恋花。不但用着舒服,而且要看着漂亮、美。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和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餐饮多样化、穿着高档化、家庭电气化、出门机械化已是日常节奏。我所在这座小城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城区的面貌日新月异,一座座新建的高楼大厦拔地而起,鳞次栉比,路宽了,树多了,城靓了,

剑杆织机、喷水织机、喷气织机的引进,纺织设备的不断更新,使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有了大幅度的提高,毛巾产品也在不断向多样化、时尚化、高档化发展着。毛巾不仅远远满足了国民的需要,而且走出了国门,就我所在的金号织业公司。花色品种就达2000多种,年生产量在7000千多万件以上,远销日本,韩国、新加坡、港澳台等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让世界人民享用着中华民族的发展成果。

我不说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我不说1970年, 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成功发射。我不说2005年 神舟六号载人飞行。 我不说举世瞩目的京沪高速铁路。我不说太空行走、“嫦娥奔月。”只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使用的,一方小小的毛巾的变迁,就能让我们深深体会到祖国的巨大变化。

我是幸运的,有幸见证了历史的发展,身在这个时代,我感到无比的自豪。

我坚信,通过全国人民的努力和奋斗,祖国会越来越富强,人民生活会越来越美好。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每天跟着我们读更多的书]


互推传媒文章转载自第三方或本站原创生产,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授权,如有内容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fwlcm.com/info/723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