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一村一品!“百香果”成为云南保山这个村的“致富果”

 

当前,正是百香果生长旺盛的季节。走进云南省保山市龙陵县腊勐镇新和村,只见山山洼洼的百香果长势正好。再过20多天,藤蔓上的累累硕果即将迎来采摘期。

家住新和村白追林自然村的付国药属于最早种植百香果的果农,也是当地的致富能手。2017年前在外地务工的他,发现栽种百香果效益不错,随后便回家发展。当年他和老伴开始试种2亩多,次年便有了收入。“栽种百香果比我外出做工强多了!栽种一年就投产,当时的收入就有5万多元。”付国药高兴地告诉记者,“并且栽种过程中也不费事,薅薅草、打打杈、剪剪枝、捡捡果,我和老伴两个人就能完成。”尝到甜头的付国药开始甩开膀子、大胆发展,如今10亩多的百香果全部投产,去年收入达到10多万元。

家住新和村白追林自然村的付国药属于最早种植百香果的果农,也是当地的致富能手

腊勐镇新和村平均海拔1900米,呈立体型气候,是典型的山区农业村。一直以来村民们都以栽种传统农作物为主,收入不高。从付国药种植发展百香果的情况来看,当地特有的环境、气候和资源却非常适合种植百香果。看着付国药的收益,白追林自然村的许多村民跃跃欲试。

走进龙陵县腊勐镇新和村,只见山山洼洼的百香果长势正好

挂包单位、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干部看在眼里、放在心上,于是进行了反复研究讨论,通过召开党员大会和村民代表大会征集党员群众意见,最终决定顺势而为,以“做好一个组带动一个村,抓好一个特色产业带动全村发展”的模式为抓手,充分发挥党员的示范带动作用,在白追林小组打造以“西番莲”为主题的美丽乡村示范点,以点带面,形成示范效应,全面带动新和村的发展,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进一步夯实乡村振兴的发展基础。

白追林自然村有90多户人家。杨金艳是这个自然村的党支部书记。她主动站出来,第一个跟着发展百香果。2018年,她栽种了4亩多,随后又逐年扩种,如今已经发展到10亩。杨金艳感慨地说:“看着栽种西番莲的效益不错,第二年就有10多个人跟着栽种起来,大家都说收入比栽种传统农作物要强。后面又陆陆续续的有人栽种,经过3-4年的发展,如今整个寨子90%的人家都在种,特别今年发展得更多。”

查看西番莲长势情况

通过这几年的快速发展,白追林成为了新和村百香果栽种面积最大的自然村,品种主要有紫香和台农1号。除了发展好产业,挂包单位、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干部还积极抓好“西番莲文化”建设。保山学院艺术设计与珠宝学院师生到村里开展主题志愿墙绘服务活动,12幅将近500平方米的墙体绘画作品将于近期完成,用艺术点缀乡村,助力当地美丽乡村建设。

其他自然村看到白追林自然村的发展后,也加入了百香果栽种的行列。如今,整个新和村的种植户已达100多户。“果实采摘期,收购商直接来到村里收购。关键是种不赢,销路是不愁。”付国药一边修剪枝条,一边感慨地说,“以前,我才开始种植的时候,果子要自己包车运送出去。现在省事多了,收购商来到地头,有多少收多少,价格根据果子成熟的节令和品质有不同等级。”

12幅将近500平方米的墙体绘画作品将于近期完成,用艺术点缀乡村,助力当地美丽乡村建设

看着村民发展西番莲的劲头和不错的收益,新和村党总支负责人打心底为果农们感到高兴:“白追林自然村是我们抓党建促产业振兴的示范点,主要做法就是以总支引领、党员带头、群众参与,产业就以百香果特色产业为主,现在种植面积已达到1000多亩,每年人均增收1万多元。”

绿水青山间,看着一坡坡、一墒墒绿意盎然的百香果,“党建引领产业振兴”在这里一路生花,实现了从“一户”到“百户”的发展局面,“一村一品”的百香果成了家家户户的“致富果”。

龙陵县融媒体中心 徐静 贺彬 摄影报道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每天跟着我们读更多的书]


互推传媒文章转载自第三方或本站原创生产,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授权,如有内容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fwlcm.com/info/758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