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燥伤肺?一剂百合固金汤,润肺养阴,让你的肺固若金汤
最近,就有不少网友前来咨询,说自己各种干,诸如口干、咽干、鼻干、便干、皮肤也干。
其实啊,这些都是我们常说的秋燥所致。
中医认为啊,秋主燥。《黄帝内经》有云:燥胜则干。
中医还认为啊,肺喜润恶燥,而秋之燥邪最易损伤体内津液,体内的津液一旦缺乏,最先受伤的必然是肺。中医称之为,肺阴虚。
肺开窍于鼻,肺阴不足,鼻腔自然也会觉得干燥;此外,咽喉是肺的门户,所以常常也会觉得嗓子干,甚至会有干咳少痰的症状。
肺与大肠互为表里,因此,肺阴不足还会累及肠道,肠道缺乏了津液的滋润,就像干涸的河道,体内的糟粕就像是搁浅的小船,任凭你再怎么用力,可能也只是徒劳。即便勉强排除一些,也会发现大便干干的,涩涩的,中医将这种现象形象的称为“无水行舟”。
此外啊,肺还主皮毛。肺阴虚的人,因为体内津液缺乏,皮肤也会变得干燥,常常会有脱屑的情况发生。所以,各位女性同胞明白了吗?想要给皮肤补水,不能仅仅局限于表面的涂涂抹抹,那样治标不治本。那如何算是治本?补肺阴。
今天和大家介绍一个滋补肺肾阴虚的方子——百合固金汤,出自明代医家周之干的《慎斋遗书》。
百合固金汤:百合、贝母、麦冬、生地、熟地、玄参、当归、白芍、桔梗、甘草。
药味很多,我们不妨来一一拆解:
养阴润肺:百合、贝母、麦冬
百合,相信很多人都见过,也都吃过,白白的,甜甜的,凉凉的,
中医认为,色白入肺,味甘能补,性寒能润。
因此,百合入肺经,善养肺阴、泻肺热、润肺燥。
不论是阴虚肺燥有热之干咳少痰、咳血或眼干喑哑等症,
还是肺虚久咳,劳嗽咳血诸症,用点百合准没错。
《医学入门》:"治肺痿,肺痈。"
《纲目拾遗》:"清痰火,补虚损。"
《上海常用中草药》:"治肺热咳嗽,干咳久咳,热病后虚热,烦躁不安。"
百合
贝母,是一味苦寒的药材,入心、肺经,
具有清热润肺,化痰止咳的功效。
然,贝母又有川贝母和浙贝母之分,它们有什么区别呢?
川贝母,兼有甘味,性偏于润,多用于肺热咳嗽,虚劳咳嗽,因此功善止咳;
浙贝母偏于味苦,性偏于泄,多用于风热犯肺或者痰热郁肺之咳嗽,因此功善泻热,此外浙贝母的散结之力更强一些。
因此,用于养阴润燥,显然是质地偏润的川贝母更合适一些。
川贝母
浙贝母
麦冬味甘性微寒,入心、肺、胃经。
具有养肺阴,清肺热的功效。此外,麦冬还可滋补心、胃之阴液。
因此,麦冬可以协同百合、贝母,而增强养阴润肺之功效。
麦冬
滋阴补肾:生地、熟地、玄参
生地、熟地、玄参主要是用来滋补肾阴的。
可能有人要问,不是补肺的方子吗?怎么又要养肾了?
中医认为,肾五行主水,可以调节人体的水液代谢;肺五行主金,可以通调水道。
我们常说的金生水,差不多的意思就是补肺的同时呢,肾脏也得到了了滋养。
其实反之亦然,如果提前把肾水给补足了,是不是就间接的缓解了肺脏的压力?
生地、熟地,是一对亲兄弟,都具有养阴生津的功效。
生地经过炮制之后变黑了,就是熟地,
熟地药性偏温,功善补益精血;
熟地
生地药性偏凉,功善清热凉血,两味药材联用,补中有泻。
生地黄
玄参甘寒质润,入肺、胃、肾经,
既能清热生津,滋阴润燥,又能清热凉血,泻火解毒,善治热病伤阴诸症。
玄参
养血和血:当归、白芍
如果说养肾是为了减轻肺的负担,
那么,养肝就是为了减轻肾的负担。
中医讲,金生水,水生木,肝血是从肾水生长过来的。
这里用到了当归、白芍。
当归,被历代医家视为血家圣药,凡是需要补血的方子,十之八九都会用到当归。
当归
白芍,味偏酸涩,入肝、脾经,
酸能收能涩,在补益肝血的同时,还可收敛肝阴,以防肝血的流失。
白芍
引药上行:桔梗
方子看多了,大家就会发现一些特点,诸如治疗病症在上的方子多会用到桔梗,
为什么呢?
桔梗具有引药下行的作用,可以把药性往上引,直中病机。
桔梗
插一句题外话,治疗病症在下的方子会多用什么呢?
多用牛膝啊,因为牛膝可以引血下行。
调和诸药:甘草
末了,再用一味甘草调和一下诸药药性。
甘草
最后作一简单的总结:百合固金汤,具有滋养肺肾,止咳化痰之功效。常用于肺肾阴亏,虚火上炎证。症见咳嗽气喘,痰中带血,咽喉燥痛,头晕目眩,午后潮热,舌红少苔。临床常用于治疗肺结核、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咯血、慢性咽喉炎、自发性气胸等属肺肾阴虚,虚火上炎者。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你的痰特别多,又没有阴虚的症状,就不要用了。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每天跟着我们读更多的书]
互推传媒文章转载自第三方或本站原创生产,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授权,如有内容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fwlcm.com/info/813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