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世界“菜篮子”里的山东印迹

 

新华社济南1月5日电(记者张武岳、陈国峰、叶婧)山东莱阳,烟台天鹭食品有限公司新建的生产车间内,汤类、丸子、肠类等预制菜品和包子、馅饼、披萨等食品源源不断地从流水线中现身。这家曾经以冷冻农产品加工出口为主业的企业,如今搭上了预制菜的快车。

对山东而言,预制菜最早的雏形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依托地理和资源优势,莱阳当地涌现出龙大、春雪、恒润等一批外向型食品农产品加工企业,主要向日本出口速冻蔬菜、调理食品、真空冷冻干燥产品等。

这是2020年4月20日在山东省寿光菜博会上拍摄的蔬菜无土栽培模式。 新华社记者 郭绪雷 摄

数十年间,面对质量要求苛刻的海外市场,当地严格把控出口食品质量标准,建立了完善的食品安全生产体系,与国际标准全面接轨,近百家企业通过ISO、HACCP等国际质量认证,高品质要求已刻入基因。2022年,莱阳市食品出口企业109家,出口额预计达到45亿元,其中90%左右出口到日本市场。

数据显示,山东生产了约占全国8%的粮食、11%的水果、12%的蔬菜、13%的水产品。据青岛海关统计,2022年前11个月,山东农产品出口1260.6亿元,继续位居全国首位,日本、东盟、欧盟是山东农产品主要出口市场,同比分别增长9.5%、6.1%和17.5%。

山东给世界的农业贡献不止于此。“天上甘露美,昌乐西瓜甜”,这句山东潍坊昌乐县口口相传的民间俗语道出了当地西瓜的特色。近年来,当地积极鼓励西瓜种植能手到海外租种西瓜、开展技术服务。

自2012年起,昌乐县宝都街道尧沟社区的瓜农带着技术和优良品种“进军海外”,到缅甸、越南、老挝等地承包土地种植西瓜、南瓜等。瓜农表示,这些地方光照时间长,有利于西瓜、南瓜糖分的积累,还能与国内错开上市时间。

“我们在缅甸种植西瓜,直接带动当地老百姓增收,也带动有一定财力的缅甸农民走上规模化种瓜的道路。”尧沟社区第一批到缅甸的瓜农田志涛说。在他们带动下,一些缅甸农民从学铺地膜、栽瓜苗开始,逐渐掌握了西瓜种植各环节的技术要领,由当地人经营的西瓜种植基地规模越来越大。

据昌乐县农业部门统计,全县常年有200余名种植能手在缅甸、老挝、越南等东南亚国家从事技术输出和西瓜种植工作,人均种植面积100亩以上。

在世界农业发展版图中,山东已占据重要一席。仅山东潍坊市就有20多家农业企业走出国门,实施海外并购或在国外投资建厂。

2012年,寿光蔬菜产业控股集团收购荷兰贝尔亨蔬菜育种农场,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寿光蔬菜产业控股集团荷兰有限公司,围绕蔬菜食品安全开展高端蔬菜生产、人才培训与种业研发,成为中国企业在荷兰设立的第一家以研发创新为主的农业公司。

依托这一海外公司,寿光蔬菜产业控股集团与荷兰多家育种企业合作,累计配制杂交组合10000余组,选育10个番茄新品种,申报植物新品种保护8个,目前已进入推广阶段。

2022年1月7日,在位于济南市的山东省农科院蔬菜研究所,巴基斯坦留学生阿里·安沃(右)和生物技术团队人员在温室大棚里查看白菜杂交育种情况。 新华社记者 郭绪雷 摄

从食品和农产品,到技术和人才,再到研发和育种,以山东为代表的中国“新农人”正在将三农领域的国际合作推向纵深。2021年3月,由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联合多家单位在印尼开展的“本土化”育种选育的IDCHN04、IDCHN07、IDCHN09和IDCHN10共计4个玉米新品种正式通过印度尼西亚国家审定。

“‘IDCHN’的名字包含了印尼和中国元素,寓意两国间的密切合作。”中方技术人员、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研究员丁照华说,双方基本构建了“政府引导、科技引领带动、产业同步推进”的良好运行模式,下一步,双方将持续开展合作创新研究,搭建多方参与的实质性成果转化平台,有效服务印尼农业,深度践行“一带一路”倡议。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每天跟着我们读更多的书]


互推传媒文章转载自第三方或本站原创生产,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授权,如有内容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fwlcm.com/info/831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