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队游客头像被做成车贴,道德批判需要有度
林树心
近日,两名从四川赴浙江旅游的女子,因为在景区疑似插队与人发生纠纷,情绪失控、口出恶言。现场视频曝光后,两人随即因其不文明表现,成为千夫所指的对象。
时值“五一”长假,不少旅游景点都是一派“人挤人”的景象,公众对种种不文明的旅游现象本就十分反感。此事一出,网友们的情绪迅速汇聚,形成了一股汹涌澎湃的舆论压力,对两名涉事女子扑面而来。一时间,指出二人行为不当之处者有之、以强烈措辞谴责二人者有之、对其加以调侃讽刺者亦有之。在这一背景下,多家网店干脆卖起了以两女子漫画图为主题的汽车贴纸。
起初,面对舆论对这两名女子的批判,多数网友都表示支持,认为此举有助于净化社会环境、对不文明行为形成震慑。然而,随着这种“批判”的力度不断升级,部分网民渐渐发现:事态似有失控之嫌。在这一过程中,两名女子的形象被做成车贴,是一起具有分水岭意义的事件。许多人纵然之前批判过她们,也觉得这种做法“过犹不及”,显得不妥。
一方面,正如多家媒体在报道中所指出的,商家把明显丑化过的二人形象做成车贴并出售牟利,涉嫌侵犯他人肖像权,已然滑向违法的边缘。另一方面,遍及全网、一连数日、铺天盖地、昼夜无休的舆论批判,也让这两名女子付出了巨大代价,再这样继续下去,恐怕有“过罚不当”之嫌。
事件发生后,舆论矛头指向两位女子,是公众心中的朴素正义感使然。两人既然做出了违反景区规定与文明规范的行为,挨挨舆论的批评、接受一场教训,也在情理之中。但需要指出的是,这些道理,只能为舆论监督不文明现象赋予正当性,而不能为网友提供任意攻击事件当事人的“无限批判权”。听起来再正义的事,也得讲究一个度。公众批评的初衷在于维护社会文明,一旦越过合理界限,这种批判便会从遏制不文明现象的社会反馈机制,退化为纯粹的情绪宣泄,甚至畸变为网络暴力,使社会反受其害。
在同类事件中,道德批判的合理界限应该划在什么位置?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的见解。有人觉得媒体曝光一下不文明现象,让当事人红红脸就可以了,也有人觉得让当事人在热搜区被网友批评几天,才能形成有效震慑。但是,不论持有何种观点,一些“红线”“底线”,都是人们普遍公认不能踏破的。
首先,道德批判在任何情况下都绝对不能违法。如果有人打着道德、文明的旗号做出违法侵权的事,他自己便成了应受谴责的对象。其次,道德批判的出发点,应当是纠正、警示不文明行为,而非故意给他人制造痛苦,如果动机出了问题,道德批判就变味了。最后,道德批判的方式本身应当是文明的,而不能和出口成“脏”、人肉搜索等网络乱象搅和在一起。
当我们在互联网上发言时,因为不需要和别人面对面,身份也具有一定的隐蔽性,有时不免会趋于情绪化、极端化。往好了说,这叫嫉恶如仇、敢爱敢恨。往坏了说,这也很可能导致好心办了坏事。对此,人们还应时刻保持一份警惕,不时检视自己是不是情绪“上头”,把话说过、把事做绝了。参与道德评判时,唯有严格恪守以上原则,才能让舆论与社会公意成为社会文明的助力。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每天跟着我们读更多的书]
互推传媒文章转载自第三方或本站原创生产,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授权,如有内容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fwlcm.com/info/849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