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意丰富的清代玉器纹饰,辅助鉴定的重要工具
清代推行汉化统治,强化宗法伦理制度,因此推崇先朝的历代先贤。反映在玉器纹饰上,便是出现了众多的历史典故图案,如大禹治水、会昌九老、竹林七贤、竹溪六逸、携琴访友等,以此来标榜本朝法先王,团结、拉拢当时的文人志士。
会昌九老图玉山
会昌九老图玉山(局部)
清代好古之风依然盛行,金石学在清代得到了长足发展。由于好古之风盛行。出现了大量青铜器造型的玉器。尤其是乾隆时期,出于对古器物的特殊感情,在玉料来源多、质地好的前提下,大量制作仿古类青铜器,数量之多、工艺之精前所未有。
清朝统治者为歌功颂德和祈佑太平安康,亦作了一些反映现实题材的玉器,如渔家乐、男耕女织、于阗采玉和喜庆童子等内容的玉器。这类玉器具有较多的时代情调。
清代还有一批表示吉祥的玉器,常见的植物有松、竹、梅、石榴、莲花、水仙、桃实、灵芝、佛手、荔枝等,动物中有龙、凤、辟邪、螭、鸭、鹅、鹌鹑、鹿、羊、牛、马、象、蝙蝠、蝴蝶等。
竹节纹玉臂搁
此外,表现佛教内容的图纹,如佛像、观音、八吉祥(轮、螺、伞、盖、花、贯、鱼、肠)等亦大量出现在玉器上。它们在玉器上出现时寓意与唐、宋以来的情况相似,无不与“图必有意,意必吉祥”有关。如此期新出现或常见的纹图,佛手寓意“福寿”,蝴蝶谐音为“无敌”,鸭寓意“甲”(第一),鹌鹑寓意“安全”等。
瓜蝶玉坠饰
清代玉器上仿古、历史故事、歌功颂德三类纹饰题材是官方提倡的。而吉祥一类内容的玉器,就皇帝本人而言,并不提倡,甚至有时还反对,但在社会上仍大量流行,甚至由下面献给朝廷的贡品中仍有一批。这种逆皇帝意志,又随社会现实主流而动的玉器,被乾隆称为“新样”“时作”和“俗作”。这类“俗作”在清晚期表现尤为突出。
三阳开泰玉饰
清晚期以前玉器上的吉祥内容多以升官(即禄)和长命(即寿)为主,表现手法多较含蓄,若不留心细审一般会认为刻的是鸟兽鱼虫和花木草树,有观赏大自然之美的艺术享受,而忽略它们内在的吉祥寓意。
三多纹玉佩
清晚期玉器所要表现的,体现升官者少,而福发财和寿者多,而且多以直白的手法表示,观者一目了然,毫无含蓄之美。见者有“大吉”铭玉饰和“福在眼前”铭玉佩等。这种由暗到明、由含蓄到直露的吉祥玉器的出现,可算是玉文化由理性向庸俗化转变的具体表现。
玉堂富贵玉锁
清代,尤其是清中期玉器多琢刻年号,一般刻在器底。这种刻年号的玉器,在琢玉史中很特殊。所见年号多为阴刻,用楷书、隶书或篆字表示,未见有行书或草书。常见的铭文有“大清乾隆(或嘉庆)年制”“大清乾隆(或嘉庆)仿古”“乾隆(或嘉庆)年制”“乾隆(或嘉庆)御玩”“乾隆(或嘉庆)御赏”等。
玉鹰熊合卺杯
清乾隆时,由于乾隆帝喜好玩玉,故常以“文人天子”的文采,以玉器为内容题诗作对,命玉工琢刻在玉器上。诗句有叙事即兴之作,亦有对某件古玉的考释,末尾还具体落款某年某月。皆用隶书或楷书以阴刻法琢制,有的还加以填金。刻有其诗的玉器今大多仍存在北京故宫博物院等大博物院、馆中,它们是研究当时玉文化的重要实物。
刻诗龙纹玉瓶
更多玉器相关知识,点击下方杨震华《古玉鉴定系列教程》!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每天跟着我们读更多的书]
互推传媒文章转载自第三方或本站原创生产,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授权,如有内容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fwlcm.com/info/883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