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中国啤酒的激情十年

 

本报记者 刘旺 北京报道

2012年10月,“啤酒生物发酵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正式落户青岛啤酒,成为生物发酵领域唯一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在外界看来,这是提升中国啤酒行业整体竞争实力的里程碑事件。

包括上述事件,2012年也确实是啤酒行业发展历程重要的一年。《中国经营报》记者了解到,彼时,啤酒行业刚刚完成了长达十余年的整合,形成了较为稳定的行业竞争格局;而那一年之后的十年,啤酒行业经历两次拐点,朝着高端化迈进。

立足于2012年,中国啤酒品牌面对未知的明天,走出了一条波澜壮阔的高质量发展道路。

两次拐点

2012年,仍在读大学的王强,最爱喝的是一款山东啤酒“绿兰莎”,3元一瓶,入口的微苦,回味的麦芽香气,让他着迷;但十年后的今天,王强更爱去超市挑选中高端价位的“鸿运当头”“奥古特”。在王强看来,这是自己消费习惯发生了变化,“豪饮”变成了“微醺”,“喝多点”改成了“喝好点”。

实际上,正是无数个像王强一样的啤酒爱好者,共同见证和影响了中国啤酒市场的十年历程和两次拐点。

2014年,啤酒行业迎来了发展拐点。这一年,受宏观经济、人口结构和行业转型多重影响,中国啤酒行业结束了连续25年的快速增长,整体开始呈现下滑趋势。

2013年,全国啤酒产量达到峰值,实现4982万千升,但在那以后,便开始了逐年下滑。到2020年,全国啤酒产量实现3411万千升。在外界看来,啤酒产量自2013年见顶后开始逐年下滑,行业也从增量时代进入了存量时代。

探及原因, 摆在所有中国啤酒企业面前的,一方面是消费升级带来的消费者日益个性化、多元化、特色化的需求变化;另一方面是进口啤酒一路高歌猛进,2016年啤酒进口量猛蹿到64万千升,6年翻了10倍。

随着发生变化的是啤酒行业的增长方式。以青岛啤酒为例,2012~2016年,青岛啤酒实施“双轮驱动”发展战略,一方面通过内涵式增长,有效提升了现有产能的利用率;另一方面,通过新建工厂和收购兼并,进一步完善了国内市场布局,并改变了区域市场的竞争格局。

第二个拐点发生在2018~2019年,彼时,啤酒行业发展呈现出营收增速放缓、净利增速提高的发展趋势。

2019年,青岛啤酒、华润雪花、燕京啤酒、重庆啤酒、珠江啤酒以及惠泉啤酒营收增速分别为5.3%、4.2%、1.1%、3.3%、5.06%、2.12%;而净利润增速则达到了30.2%、34.3%、27.76%、62.61%、35.77%、7.15%。

而再早些,啤酒巨头则是集体涨价。2018年初,青岛啤酒、华润雪花、燕京啤酒纷纷发布“价格调整通知”,对部分产品价格及费用进行调整。彼时啤酒专家方刚就认为,“啤酒集体涨价行动开始,这是十年来的第一次,2018年的大戏在于利润指标改善,行业的拐点就在此开始。”

记者回顾2018年的公开报道,不少媒体观点均认为,此番巨头普遍提价,向上打开价格空间,或将终结啤酒行业的“微利”时代。这对国产啤酒来说,是一次换档升级的“大洗礼”。

影响最为密切的就是啤酒企业的产品布局,以青岛啤酒为例,面对啤酒市场消费结构升级的新趋势,青岛啤酒开发上市了“经典1903、全麦白啤、原浆、皮尔森、青岛啤酒IPA”等新品。

“升级”的趋势仍在延续, 2022年,青岛啤酒发布超高端新品“一世传奇”,燕京啤酒高端精酿“狮王”系列再推新品“酒花酸小麦”,京东售价16.5元/瓶。2021年5月,华润雪花发布超高端产品“醴”。

发力中高端,也使得头部企业重回增长轨道。华润雪花2021年净利润增幅为11.05%,营收增长6.19%;青岛啤酒营收增长8.67%,净利润增幅却达到43.34%。对于净利大幅增长,头部酒企均提到与发力中高端产品有关。

将视线放到全国啤酒产量上,2021年,全国啤酒产量3562万千升,较2020年的3411万千升有所提升,遏制住了产量下滑的趋势。

对此,中国酒业协会秘书长兼啤酒分会理事长何勇表示,“2021年是啤酒业高端化元年,是走出底部的标志性年份,是真正的价值回归时代,量价齐升。”

科研创新

在何勇看来,啤酒行业拥有与生俱来的创新基因。而行业引领者们也正在用实际行动进行着研发与创新。

2018年5月底,科技部公布2017年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首次评估结果,青岛啤酒生物发酵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获得优秀。

早在2012年上述实验室的落地,便被称为行业内的里程碑事件,标志着啤酒行业科技与产业的融合迈上了一个崭新的台阶。

不仅如此,2018年8月,上市三年的青岛啤酒全麦白啤,更是打破国内白啤品类以外国进口品牌为主的现状。

中国酒业协会理事长王延才就曾如此评价:“青岛啤酒对于中国啤酒业的发展起到了引领和推动作用,在行业技术进步过程中,青岛啤酒建立了一支强大的技术力量,建立了一个完善的品质保障体系,为行业整个产品的结构调整起到了带头作用。”

而这只是啤酒行业科研创新的缩影,将视野放宽可以看到,燕京啤酒连续和中科院、江南大学、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等院所、高校合作,研究行业相关技术课题,联合培养一大批科研人才,以此推动技术创新体系的全面升级。

华润雪花成立创新工作坊,为创新研发人员、关键岗位人员及上下游合作伙伴等提供一个优质的共创平台、科研智库。

2021年11月5日,青岛啤酒科技研发中心(国家重点实验室新基地)开工,项目建成后将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啤酒酿造技术研究新高地、高层次国际化啤酒酿造人才培养新高地、多学科啤酒酿造国际学术交流新高地、全球啤酒文化传播及消费者体验新高地”。

“青啤每一阶段的领先发展,技术支撑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青岛啤酒科技研发中心副主任余俊红表示,青岛啤酒研发中心成立于1994年,是中国啤酒行业第一家国家级研发中心,三次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大大缩短了中国啤酒行业与国际领先水平的差距,提升了中国啤酒行业的国际竞争力。依托行业唯一的国家重点实验室,青岛啤酒科技研发中心先后承担了国家、省市级科技研发项目20余项;国内首次拉格酵母全基因组测序,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构建啤酒风味稳定性综合评价体系及保鲜技术,支持产品远销全球100多个国家……

迈向数字化

回顾过往十年,啤酒行业也上演了一幕拥抱数字化的大剧。

以青岛啤酒为例,2014年公司成立了营销中心创新营销事业总部,发力新产品开发与销售,积极拓展电子商务等新型业态,开拓新的经济增长点。相继在京东、1号店、亚马逊等大型电商平台建立了官方旗舰店;“青岛啤酒官方商城”正式上线微信商城,成为了首家跨入移动购物领域的中国啤酒企业。

而后几年,青岛啤酒加快数字化生产专项和智能智造工业互联网推进的步伐,启动实施了青岛啤酒智慧产业示范园100万千升啤酒扩建项目、青岛啤酒厂智能制造示范工厂等改扩建项目。

华润雪花的数字化转型也在持续进行。2018年,华润雪花建成国内首条“一罐双码”啤酒全产业链溯及数字营销工程,“互联网+啤酒”完成数据采集、消费者洞察、精准营销三大目标,解决了酒企营销难题。

2019年,华润雪花启动信息化顶层规划,稳步推进公司数字化转型工作,包括智能工厂试点项目建设,实现MES、SCADA和ERP、工业互联网的集成与信息共享等。

此外,燕京啤酒、珠江啤酒等啤酒品牌均在进行数字化转型探索。2022年中报显示,百威、华润、青啤均在生产、营销、企业管理等方面实现了数字化转型,尤其注重搭建企业与经销商、客户的互动平台。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啤酒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已经受到了肯定。2021年3月15日,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在瑞士日内瓦宣布,“全球灯塔网络”迎来新的成员,具有118年历史的青岛啤酒厂成功入选,成为全球首家啤酒饮料行业工业互联网“灯塔工厂”。“灯塔工厂”被称为“世界上最先进的工厂”,是由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和麦肯锡咨询公司共同遴选的“数字化制造”和“全球化4.0”示范者。此次,青岛啤酒与博世、惠普、强生、宝洁、西门子、富士康等公司一道入选。

方刚认为,啤酒巨头未来在产能布局上会向集约化发展,工厂规模会越来越大,但会要求效率越来越高、成本越来越低。未来,不排除有工厂会面临产能优化或者关门,而产能优化的手段可能就是发展工业互联网化。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每天跟着我们读更多的书]


互推传媒文章转载自第三方或本站原创生产,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授权,如有内容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fwlcm.com/info/884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