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叨叨博物——寻找文房四宝:笔

 

文物:【战国】错金银铜杆毛笔

【战国】错金银铜杆毛笔

简介:错金银铜杆毛笔全长15厘米,笔杆上部套着青铜管,铜管表面有错金银云纹。笔杆下部为木质,杆头缀有棕色兽毫。这支毛笔不仅具有书写功能,而且装饰精美,具有礼仪性质,类似于我们今天的精装签字笔。

笔的象形字

笔的甲骨文

外扎式毛笔

毛笔的笔毛最初以兔毛为主。兔毛的弹性很强,拗如细钢丝,难于驾驭。战国乃至秦汉之所以选用硬毫制笔,这和当时的墨和书写姿势有关。那时使用石墨粉末,调墨用黏稠的生漆。这种墨汁(实际是黑漆)的细腻度和流畅性不如现在的墨汁。如果笔头太软就无法顺利成字。在毛笔广泛使用之前,古人用竹笔写字,竹笔是硬笔,使用硬毫制笔也是书写习惯的一种延续。古无高脚桌椅,写字基本都是悬腕悬臂三指运笔,笔头硬,就有一定的支撑作用,书写起来要轻松些。

以兔毫为代表的硬毫制笔,延续了近千年时间。后来,毛料选择搭配、制笔工艺则日趋精密复杂。羊毛、鼬毫等也逐步成为主流。

战国毛笔

东晋毛笔

唐代鸡距笔

明代散卓笔

现代毛笔结构图

各个时期笔头式样

成语:

诗句:找出一句七言唐诗

历史:秦将蒙恬制笔的故事

蒙恬

蒙恬被称为制笔的祖师爷。

公元前223年,秦国大将蒙恬带兵在外作战,他定期写战报呈送秦王。

一天,蒙恬打猎时看见一只兔子在地上拖出了血迹,来了灵感。他剪下兔尾毛,插在竹管上,试着用它来写字。可是兔毛油光光的,不吸墨,效果还是不行,随手把那支“兔毛笔”扔进了石坑里。

后来,他无意中又看见了那支被扔掉的毛笔。捡起来后,他发现湿漉漉的兔毛变得更白了。他将兔毛笔往墨盘里一蘸,写起字来非常流畅。原来,石坑里的水含有石灰质。经碱性水的浸泡,兔毛的油脂去掉了,变得柔顺起来,传说这就是毛笔的来历。

事实上,出土的文物已证明,毛笔远在蒙恬造笔之前很久就有了。但蒙恬作为毛笔制作工艺的改良者,其功亦不可没。据说,蒙恬是在出产最好兔毫的赵国中山地区,取其上好的秋兔之毫制笔的。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每天跟着我们读更多的书]


互推传媒文章转载自第三方或本站原创生产,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授权,如有内容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fwlcm.com/info/889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