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闲鱼制品龙头,劲仔食品:辣味零食属优质赛道,成长空间充足
(报告出品方/分析师:财通证券 李茵琦)
1 休闲鱼制品龙头,战略升级再次腾越
1.1 十年打磨成休闲鱼制品龙头,上市后战略升级再次腾越
“劲仔”品牌诞生于2000年,公司于2010年正式成立,并且实现了现代化工业生产,2011年正式进军休闲鱼制品,在2017年成为休闲鱼制品赛道的龙头,2020年成功上市,自此开始筹备新一轮战略升级,进一步打开产品和渠道的空间。
1)初创阶段(1990-2011 年):1990 年公司创始人周劲松创业做酱干,2000 年“劲仔”品牌诞生,2010 年湖南华文食品公司成立,并实现食品工业现代化,2011 年正式进军休闲鱼制品赛道。
2)发展壮大阶段(2013-2019 年):营销方面,2013 年和 2019 年分别邀请知名主持人和新生代人气演员担任代言人,增加品牌知名度,采用精准投放战略提高销量。生产方面,2014 年全自动化休闲豆制品生产线投产,2015 年新建高水平智能制造生产基地,2016 年公司获得联想控股佳沃集团 3 亿元投资,募资后产能大幅提升,2016 年平江工业园的风味小鱼自动化生产基地投产,通过自动化升级提高生产效率,2017 年公司增加了 9000 吨鱼制品产能,当年鱼制品销量跃居行业第一。
3)成功上市,战略升级(2020 年至今):2020 年在深交所主板上市,成为我国鱼类零食首家上市公司,募集 1.6 亿元用于新增产能和营销推广;2021 年更名为劲仔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同年推出股权激励计划,目标为 2020-2022 年的营收复合增速达到 20%,覆盖了 23 名核心人员;2023 年初董事长周劲松认购定增,募集 2.78 亿元用于新增产能、营销推广和研发升级,加强品牌建设。
在战略升级方面,2021 年借助新推出的大包装产品切入了相对空白的现代渠道,实现产品价格带和渠道的双重拓宽,战略升级在 2021 下半年已经有所起色,2022 年业绩全面释放。此外 2022 年 8 月新增 2250 吨鱼制品产能,缓解其产能压力(21 年鱼制品产能利用率达到 100%)。
公司股权结构较为集中,创始人周劲松及其妻子李冰玉为实际控制人,周劲松同时担任董事长兼总经理,夫妇合计持股 46.23%;第二大股东为联想旗下的佳沃现代农业有限公司,主要是财务投资,并不参与公司实际经营,持股 7.76%(以上股权比例数据截止至 2023 年 2 月 5 日)。
1.2 产品主打辣味鱼干,从流通渠道起家
1.2.1 核心大单品鱼干体量 10 亿左右,其他亿元级单品仍在培育
目前公司逐步形成了“三大品类,七大系列”的产品矩阵结构,其中三大品类包括休闲鱼制品、豆制品、禽肉制品;七大系列包括“小鱼、豆干、肉干、鹌鹑蛋、魔芋、素肉、凤爪”。产品口味以辣为主基调,主要包括麻辣、香辣、酱香、糖醋、湖湘劲辣、热辣火锅等口味。除了主品牌“劲仔”,公司旗下还有“别没劲”、
鱼制品以鱼干为主,是公司核心大单品,鱼制品整体营收从 2016 年的 2.4 亿元增长至 2021 年的 8.2 亿元,CAGR 约为 28%,目前营收占比在 70%左右。
豆制品主要是豆干,目前占比约为 10%,是公司第二大产品系列;2017-2018 年公司豆制 品出现下滑,主要是豆干赛道竞争加剧,市场上新品层出不穷,公司也通过开发新品来应对,2019 年收入增速开始回正。
禽肉制品主打手撕肉干、鹌鹑蛋等,2019-2021 年的 CAGR 为 21%,占比逐步提升到 10%左右。
其他产品包括魔芋等新品,占比较小,体量在 3000-4000 万元,其中 2022 年下半年推出的鹌鹑蛋增量较快,预计年化体量可突破亿元,有成长为第二大单品的潜质。
拆分三大品类的量价趋势,鱼制品近几年的销量和均价走势相对稳健;豆制品2017、2018 年因竞争加剧出现过销量下滑,2019 年推新后销量逐步好转,2021 年之后由于结构升级均价有明显提升;禽肉制品由于基数较低,2021 年之后随着公司的战略升级销量实现高速增长,均价由于产品结构调整有所拖累。
1)量:鱼制品 2017 年销量大幅增长源于产能的大幅提升(鱼制品产能从 2016 年的 0.6 万 吨提升到 2017 年的 1.5 万吨)。
豆制品在 2017、2018 年销量持续下滑,主要由于豆制品市场竞争激烈,2019 年推出新品风味素肉、劲豆干,销售情况逐步好转。
禽肉制品 2020 年销量出现下滑主要系消化当期涨价,2021 年和 2022H1 均保持较高增速,主要是基数较低,且公司不断优化产品、拓宽渠道。
2)价:鱼制品价格自 2017 年提价以来相对保持稳定;豆制品价格在 2017-2020 年基本稳定,2021 年、2022H1 均价上涨与产品结构调整有关;禽肉制品于 2020 年进行了提价,2021 年、2022H1 均价下降与产品结构调整有关。
1.2.2 流通渠道是基本盘,但近几年新渠道增势亮眼
公司过往产品定价较低,从流通渠道起家,商超等现代渠道占比较低。
按销售模式划分,以经销为主、直营为辅,经销模式的占比从 2016 年的 94%下滑至 2022H1 的 86%,直营占比有较大提升,主要系以直营为主的线上渠道、零食专营渠道等快速增长。
按线上和线下渠道分类,目前公司线下渠道占比约 80%,线上渠道占比接近 20%,尤其是 2020 年以来线上渠道占比提升较快,2020 年线上“直播带货”模式兴起,公司也抓紧机遇积极参与,大力布局短视频、社交平台、达人直播等新兴渠道。
分区域来看,华东营收占比最大,近年来稳定在 26-28%;其次是华中,近几年占比从 10%左右提升到 20%以上,主要是短保豆干等新产品集中在华中区域销售。
华南、西南目前占比均在 15%左右,近几年占比较为稳定。华北地区目前占比 10%,西北、东北、境外地区目前占比较小,都仅为个位数。
公司各地区的经销商数量分布和营收结构大体匹配,其中华北、华南的经销商平均收入高于整体水平,东北、西北、境外的经销商平均收入仍有待提升。
经销商变动方面,2017-2018 年期间华东、华南、华北、东北地区的经销商数量有过减少, 2019 年以来基本各地区的经销商数量都在稳步增加。
1.3 大包装战略带动 21-22 年增速提振,成本压力下净利率有所回落
公司 2016-2021 年期间营收的 CAGR 为 22.9%,17 年因劲仔小鱼产能大幅释放以及吸引了岳阳劲仔的人员和渠道,营收实现大幅增长,随后进入稳健增长阶段,2020 年受疫情影响增速放缓,2021 年以来,得益于“大包装”战略升级,营收增速提升到 20%以上。
净利率在 2018 年达到高点后有一定回落,主是系 2019 年之 后,鱼干、黄豆等原材料成本陆续上涨,以及部分新品毛利率较低,2022 年公司
公司毛利率在 2019 年出现下滑主要系结构变动,毛利率较高的鱼制品占比下滑,风味肉干、风味素肉和劲豆干等新品毛利率较低。
2020、2021 年公司毛利率仍在小幅下滑(剔除运输费用会计准则调整对营业成本的影响),主要是鳀鱼干、黄豆等原材料成本陆续上涨,以及部分新品毛利率较低。和同行相比,公司毛利率处于较低水平,随着规模提升、上游控制力增强,未来仍有提升空间。
分品类来看,鱼制品 2020 年原材料成本压力较大导致毛利率下滑明显,2021 年之后受益于产品结构的升级,毛利率有所回升。豆制品 2019-2021 年毛利率持续下滑,剔除会计口径的影响,主要是原材料黄豆价格上涨以及新品短保豆干毛利率水平较低。禽肉制品 2021 年-2022H1 年毛利率下滑主要是成本压力以及部分新品上市初期毛利率较低。
公司销售费用率和同行相比处于中游偏低水平,2020年以来稳定在10%左右。
2017 年销售费用率出现下降,主要是营收规模扩张带动费用率下降,2019 年公司品牌推广费用有所降低,2020 年由于“运输费”划分至“营业成本”,销售费用进一步下降,2021 年公司电商推广费用增加以及股权激励计划产生股份支付,销售费用有所回升。
公司管理费用和同行相比处于正常水平,2017 年出现下降主要是规模效应,2019 年公司自建冷库完工并投入使用因而冷藏费用大幅缩减,2020 年由于人员数量增
公司研发费用率和同行相比处于较高水平,尤其近两年研发投入明显加大,于 20 年成立食品研究院,确保研发过程按时有序完成,保障研发成果的有效转化;研发团队持续扩张,研发人员数量从 2016 年的 24 人增长至 2021 年的 131 人。
2 辣味零食属优质赛道,成长空间充足
2.1 休闲食品万亿赛道,口味是打动消费者的首要因素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报告,我国休闲食品行业市场规模从 2016 年的 6128 亿元增长至 2021 年的 8251 亿元,2016-2021 年 CAGR 约为 6.1%。
其中,2021 年肉制品以及水产制品占比约 10%,市场规模为 85 亿元;休闲豆干制品占比约 2%,2021 年市场规模为 18 亿元。
从发展趋势来看,肉制品以及水产制品和休闲豆干制品在 2016-2021 年的 CAGR 分别为 6.8%和 7.3%,高于休闲食品行业整体增速(6.1%)。
根据艾媒咨询数据报告,口味是消费者在购买休闲零食时最重要的考虑因素,占比达到 77%,其次是成分和价格等因素,而打游戏、追剧等居家消费场景与聚会、旅游等外出消费场景是休闲食品最主要消费场景,分别占到 78%与 72%。
约 86% 的消费者每月消费休闲食品 3 次及以上,2021 年人均消费休闲食品为 5.4 次/月。
2.2 辣味+鱼干,兼具消费粘性和健康属性
在休闲食品行业,辣味休闲食品的市场增速明显高于非辣味休闲食品;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报告,辣味休闲食品市场规模从 2016 年的 1139 亿元增长至 2021 年的 1729 亿元,占比达到 20%左右,2016-2021 年的 CAGR 约为 8.7%,而非辣味休闲食品同期的 CAGR 仅为 5.5%。
我们认为辣味休闲食品增速较高的原因在于:
1)辣味消费粘性强,符合当下年轻人通过零食追求放松与享受的需求,根据美团点评的《中国餐饮大数据 2020》报告,辣味是消费者最喜欢的口味,占比约为 41.8%,其中 00 后、95 后与 90 后世代对于辣味的喜爱比例均超过了 50%。
2)辣味休闲食品客单价相对较低,口味刺激性强,因此渠道下沉能力较强,可以打通广阔的下沉市场和传统流通渠道。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报告,夫妻店、社区店等传统渠道是辣味休闲食品的最大销售渠道,占比在 40%以上,而且低线城市是辣味休闲食品最主要的销售市场,占比达到 60%以上。
随着我国居民消费力的提升,消费者对于健康、品质消费的需求日益增长。
海味零食主要以海鲜产品为原材料,具有低脂肪、高蛋白的产品属性,与消费者的新需求相契合。而休闲鱼制品作为海味零食中的重要品类,不仅有健康属性,而且和辣卤结合后具备鲜香爽辣的口味属性,发展潜力较大。
根据公司年报数据,2020 年我国休闲鱼制品的零售总额约为 200 亿元,预计 2030 年将达到 600 亿元。
无论是辣味赛道还是鱼制品赛道,目前头部品牌的市占率都还有较高提升的空间,辣味休闲食品赛道 2021 年 CR5 约为 11.5%,龙头卫龙的市占率也仅有 6.2%;在鱼制品赛道,目前公司作为龙头,市占率在 5%左右。
3 大包装成功只是开始,处于成长阶段的优秀公司
3.1 大包装的成功符合发展进程,亦体现出公司优秀的管理能力
公司自 2021 年下半年开始推出三大品类的大包装(整袋和整盒的包装形式)产品,产品售价从 1-2 元提升到 10 元左右,重点发力之前相对空白的现代零售渠道(比如 KA、BC 超、便利店等)。此举一方面丰富了价格带和 SKU,可匹配的消费人群、销售渠道更多;另一方面全新的定价会使渠道各环节积极性提高。
公司从 2021Q3 开始正式推大包装产品,2021Q3、Q4 就取得不错的成绩,营收增速分别为 15%、68%,不考虑基数问题,相比 2019 年的复合增速分别为 11%、26%。
进入 2022 年,战略升级的效果全面释放,2022Q2、Q3 的营收增速都达到 40%以上。而且规模效应下带动 2022 年的管理、销售费用率有明显回落,有部分终端的费用支持体现在营业成本中,不过在 2021、2022 年存在原材料成本压力以及部分新品(鹌鹑蛋等)毛利率较低的情况下,净利率在 2021Q4-2022Q2 仍是逐季提升的,反映出公司大包装增长质量较高,并非靠费用驱动。
大包装产品可以成功,我们认为该战略符合行业发展规律,是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在合适的时机进行的“补短板”动作;同时公司在正式推行之前已经做了一系列准备,保障这次战略升级可以顺畅落地。参考卫龙在 14、15 年成功推行白袋包装产品的例子,公司可以顺利完成大包装升级其实是符合行业发展进程的。
1)和卫龙一样,公司在辣味赛道具备明显的领先优势,尤其在辣味鱼干赛道是龙头地位,在产品口味和消费者口碑上已经有良好基础。价格带从 1-2 元提升到 10 元左右,处于消费者可以接受的范围。
2)定价更高的大包装主打之前相对空白的现代渠道,并没有触及原有经销商的利益,基本是给公司带来纯增量。
3)给到渠道各个环节足够的利润空间,保障推新品的积极性,但是大包装对经销商的终端服务能力要求更高。
除此之外,我们发现公司推行大包装的过程较为顺利,费用投放的效率也很高,基本 1-2 个季度就体现出效果,第二年实现高质量放量。
源于公司在正式推行大包装之前已经做了一系列基础工作,内部的治理能力、渠道管控能力、品牌影响力等都做了全面升级,为推行大包装产品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2020Q4 公司重点引入营销、研发、内部管理、电商人才,尤其是针对渠道这块,新引入了资历深厚的大区总监,相对弱势的现代渠道和线上渠道都有新的人才。
经销商方面,2019、2020 年经销商队伍开始扩张,2020 年开始加快布局现代渠道,比如在终端打造“百日大战”,加强核心经销商和售点的建设,以华东、华南为样板市场,培养了一批具备终端服务能力的经销商(公司过去大部分经销商是批发型)。
经过规模扩张,经销商平均创收在 2019、2020 年出现下滑,但是 2021 年开始企稳回升。
品牌建设方面,2020 年以来加大了推广费用的投入,相比之前增加了在梯媒、地铁高铁的广告投放,比如 2021 年专门拍摄了“好吃不是问题,劲仔深海小鱼”的广告片,投放在分众电梯媒体。
3.2 大包装是打开局面的第一步,后手仍有亮点
大包装产品在现代渠道的陈列和在线上渠道的推广,带动公司品牌在更多渠道露出,增强消费者和经销商对公司的认知度,品牌力全面提升后,可以带动新品推广和反哺流通渠道。
1)打通了现代渠道之后,有利于公司去导入新品,目前大部分新品类在传统流通渠道是比较难成长的,渠道利润率太薄导致经销商推新意愿较低。
21 年之后公司推出了鱿鱼、无骨凤爪、鹌鹑蛋、魔芋爽等一系列新产品,仍是聚焦辣味零食赛道,在口味研发上公司具备深厚的基础;这些品类目前在市场上都没有强势的头部品牌,做好产品研发和渠道推广,有望获得一定市场份额。
2)同时对传统流通渠道也有促进作用,主打流通渠道的小包装的增速也有所提升,而且公司规划在现代渠道培育成功的新品未来也会逐步渗透到流通渠道。
在很多新兴渠道上,公司也及时把握住机会。
2020 年直播带货的销售模式在线上渠道兴起,公司及时组建了自己的直播团队,同时也与头部直播合作,2019-2021 年公司线上渠道 CAGR 为 34%。
线下渠道方面,疫情影响下社区团购快速成长,公司也入驻了兴盛优选、美团、菜多多、十荟团等热门社区团购平台。
近两年主打性价比的零食连锁专卖店成长迅猛,零食很忙作为该类新兴渠道的头部品牌,2022 年底门店数量已经超过 2000 家,相比 2021 年实现翻倍以上的增长。
公司 2021 年开始入驻部分零食连锁专营店,2022 年和零食很忙建立联系,截止到 2022 年 年底,公司大约合作 30 多个系统,全年的销售体量在 4000-5000 万元,目前还处于爬坡阶段。
3.3 总结:处于成长期的优秀公司
公司在前二十年完成了产品力的积淀,上市之后更加进取,不断突破自身的能力圈。
对比公司和零食赛道其他同行的发展历程,我们认为公司的成长阶段还远未达到成熟期,还有诸多发力的空间。
1)目前公司的终端网点数约为 20-30 万家,洽洽和卫龙分别拥有 40-50 万家和 70-80 万家终端,公司与洽洽、卫龙的产品定位和受众十分类似,洽洽、卫龙可渗透的终端公司也有望渗透,需要时间去完成。
2)辣味零食赛道是非常优质的赛道,天然容易产生口味粘性,可以开发的品类也非常多,肉类、蔬菜、豆制品等都可以和辣味结合,且大部分品类没有成熟的头部品牌。
意味具备研发、渠道、品牌优势的企业,比较容易在辣味零食赛道探索出爆品,比如卫龙的魔芋爽和风吹海带、公司的鹌鹑蛋都是成功的案例。
总结来看,公司拥有优秀的管理层,战略规划清晰可行、具备良好行动力,自身的发展阶段还未达到成熟期,空白渠道和品类拓宽都大有可为。
4 盈利预测
收入预测:大包装放量从 2021H1 开始体现增量,2022 年业绩亮眼,从公司的规划来看,大包装仍会继续加强空白区域的铺货,同时带动小包装和散称装的铺市和增长,预计核心的鱼制品在 2022-2024 年仍将保持 20%以上的增长;豆制品由于市场竞争比较充分,仍能保持稳健增长,但增速低于其他品类,预计 2022-2024 年的营收增速在 10%左右;禽肉制品受益于新品推出和基数较低,预计 2022-2024 年的营收增速在 30%及以上。
其他产品包含公司不断尝试的新品类,目前增势亮眼,预计 2022 年可实现翻倍以上的增长,2023、2024 年仍能保持 30%及以上的增速。
综合来看,2022-2024 年整体营收增速为 30.4%、31.4%、22.5%。
毛利率预测:原材料中,目前鱼胚成本从 2022Q3 开始体现;黄豆、油脂、鹌鹑蛋、包材等成本逐步有回落。鹌鹑蛋 2023 年逐步度过产能爬坡期,规模效应下毛利率将有明显改善。此外 2021 年以来公司对终端建设的投入费用部分体现在营业成本中,这部分费用随着规模提升占比有望逐步减小。因此我们预计鱼制品 2022 年、2023 年的毛利率仍有一定压力,其他品类由于成本改善、规模效应,预计 2022-2024 年毛利率呈现逐步提升的态势;综合来看,整体毛利率呈现小幅提升的态势,2022-2024 年分别为 27.0%、27.4%、27.9%.
利润预测:在公司优秀的经营能力下,大包装战略的费用投放效果是高效的,而且已经体现出规模效应,此外上一轮股权激励费用也即将计提完毕(21-23 年分别计提 1009 万元、875 万元和 180 万元),因此我们预计 2022-2024 年公司的管理、销售费用率都会逐步回落。综合来看,净利率逐步提升,2022-2024 年分别为 8.8%、9.5%和 11.1%。
我们预计公司 2022-2024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28 亿、1.77 亿、2.44 亿元,分别增长 50.5%、38.4%、38.1%;对应 EPS 分别为 0.28、0.39、0.54 元。
公司 2022-2024 年盈利预测对应 PE 分别为 50、36、26 倍,考虑到公司管理层能力优秀,仍处于成长期,渠道和产品都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5 风险提示
食品安全问题:若发生食品安全问题,将会给公司声誉带来十分恶劣的影响,进而严重影响公司的生产经营活动。
原材料成本波动风险:目前核心单品鱼干的原材料成本处于高位,若持续上涨会对影响公司盈利水平。
大包装产品增长放缓:目前公司的快速增长主要靠大包装产品放量拉动,若大包装产品增速开始放缓,对公司整体收入增速影响较大。
新品推广存在不确定性:目前公司鹌鹑蛋等新品放量较快,对营收也有积极拉动,未来是否可持续推出爆品存在不确定性。
——————————————————
报告属于原作者,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私信删除,谢谢!
报告来自【远瞻智库】文库-远瞻智库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每天跟着我们读更多的书]
互推传媒文章转载自第三方或本站原创生产,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授权,如有内容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fwlcm.com/info/94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