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境内为何多“鹿”字地名,现在及历史上带这个字的县都有哪些
鹿是一种比较温顺的草食性动物,一般不具备攻击性,在古代的统治者眼里就相当于其治下温顺的人民一样,是统治和围猎的对象,因此才有了逐鹿中原、鹿死谁手等词语,在这里“鹿”就相当于天下和政权,以及掌控天下的人。
《史记·淮阴侯列传》记载: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在这里鹿相当于政权或爵位。
而扬雄《解嘲》记载:往昔周网解结,群鹿争逸。这里的鹿相当于比喻掌权的人。
正是因为“鹿”字有了这样的含义,古代统治者往往喜欢建设以 “鹿”为名的建筑物,或者设置以“鹿”为名的地名,商纣王在朝歌建有鹿台,而在黄河中下游、地处中原的今天河北省一带则留下了一系列与鹿有关的地名,比如钜鹿、获鹿、束鹿、涿鹿等等。
清代《淇县志》所示河南淇县的鹿台
钜鹿
在古代汉语里,钜通巨,巨鹿今天依然是河北省邢台市下属的县。钜鹿之名源自大陆泽,《后汉书·郡国志》载:“钜鹿故大鹿,有大陆泽。”《太平寰宇记》释云:“广阿泽一名大陆,一名钜鹿,一名大麓,一名沃川……,郑康成注云大陆泽在钜鹿北……”
民国巨鹿县城图
上世纪60年代末的巨鹿县城卫星图
据传在上古时期,唐尧禅位虞舜于大麓,即巨鹿。巨鹿《禹贡》属冀州,西周属邢国,春秋末期为晋国,战国时属赵国。秦(前221年)设巨鹿县,属巨鹿郡。在此后的时间里,虽然疆域大小时有变动、钜鹿县也时有裁撤和重设,但总的来说存在的时间是比较长的,县治所直到宋大观二年,才迁到今县址。宋、金属邢州,元中统三年(公元1262年)升邢州为顺德府,明、清仍为顺德府,1993年7月,属邢台市。
涿鹿
涿鹿之名本为上古名,按《畿辅通志》记载:上古名涿鹿,相传为黄帝破蚩尤处。周、春秋、战国俱属燕。秦为上谷郡地。汉置涿鹿县,属幽州部涿郡。唐之后不再用涿鹿这名,或为新州,或为武定军、或为奉圣州、或为德兴府。元至元间,改奉圣州为保安州,历经明、清两朝,为保安卫、保安州。
清代的保安州全域图
上世纪60年代末涿鹿县城卫星图
民国初年撤府州存县,改为保安县,但与陕西省保安县重名,于民国5年(1916年),改为古名涿鹿县。1993年7月,属张家口市管辖。
获鹿
“获鹿“和下面要说的”束鹿“开始并不叫这两个名字,但是因为同一事件,两地都改了名字,一为获鹿、一为束鹿。
清朝的获鹿县域图
清朝获鹿县城图
上世纪60年代末获鹿县城卫星图
获鹿县初为鹿泉县,始置于隋开皇十六年(公元596年),分石邑县西、北部置鹿泉县。唐玄宗天宝末,因平定“安史之乱”,为铭记这段历史,改鹿泉县为获鹿县,以“获”方言读音为“怀”,“鹿”为“禄”的谐音,取擒获安禄山之意。获鹿之名一直用到1994年,1994年5月18日国务院批准撤销获鹿县、设立鹿泉市,用了1200多年的获鹿之名重新改回了设县之初的鹿泉,2014年9月鹿泉市撤销,改为石家庄市鹿泉区。
束鹿县
束鹿县最开始有“鹿”之名是在隋开皇十八年(598年)改安定县为鹿城县,唐天宝十五年(756年)因平定“安史之乱”,在改“常山之鹿泉为获鹿”的同时,改鹿城为束鹿。此后束鹿县之名一直未变。
清代顺治年间的束鹿县域图
清代束鹿县城图
民国束鹿县城及周边图
上个世纪60年代束鹿县城卫星图
1940年,为了便于指挥敌后抗战,冀中区党委决定把束鹿县划分为束北、束冀两个县,以辛集、锚营、圈头、大李庄一线为界,以南为束冀县,以北为束北县。1944年,抗日战争进入了极端困难的时期。冀中区党委又将束北县划分为两个联合县。即沧石公路的3个区和深县深磨公路以西的四个区和并组建为深束县;沧市路以北的四个区和晋县城东的两个区及安平县南部的13个村庄和并组建为束晋县。
抗战时期的辛集及束鹿形势图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10月将深束县和束晋县合并成立束鹿县。将元深县的4个区、晋县的两个区、安平的一个区分别归还原县建制。1986年3月5日,国务院批准撤销束鹿县,设立县级辛集市,以原束鹿县的行政区域为辛集市的行政区域。2013年4月,辛集市成为河北省省直管市。
1986年3月5日,撤销束鹿县,设立辛集市
此外,在今天的河北省境内与鹿有关的地名,还有邯郸市大名县的五鹿城,《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晋公子重耳﹞过卫,卫文公不礼焉。出于五鹿,乞食于野人。” 《左传.哀公元年》: “夏四月,齐侯﹑卫侯救邯郸,围五鹿。”
春秋时期的五鹿城
您还知道哪些地名与鹿有关,欢迎在文章底部讨论。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每天跟着我们读更多的书]
互推传媒文章转载自第三方或本站原创生产,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授权,如有内容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fwlcm.com/info/949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