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菜成为岛城家庭餐桌的新选择!青企加码布局预制菜行业培育特色品牌
预制菜上桌厨房 小白秒变大厨
预制菜成为岛城家庭餐桌的新选择 折射出食品消费观念的转变
撕开包装盒,将洗好、切好的食材倒入锅中,加入附送的调味料简单翻炒,短短几分钟,一道菜肴就炒好出锅了——这便是储存方便、操作简单,连“烹饪小白”也能轻松驾驭的预制菜。近两年,一场由预制菜掀起的“厨房革命”火爆来袭:超市冰柜里,各种品牌的预制菜产品抢占了“半壁江山”;线上购物平台、大中小预制菜企业纷纷布局力求“霸榜”;在街头和电梯间里,也经常能看见广告,告诉大家“人人都能轻松当大厨”……
这股新风潮也吹到了青岛。近日,记者走访岛城各大商超,发现种类繁多、品类俱全的预制菜正“各显神通”,受到年轻群体尤其是“烹饪小白”的青睐。预制菜到底是什么?吸引力在哪里?岛城的消费市场现状如何?本篇报道,记者带你走进岛城的“预制菜江湖”。
01/
预制菜带来新选择
提起“预制菜”,可能很多消费者不知道它是什么,但如果说它的其他名称,如“半成品菜““方便菜”“净菜”,相信大家肯定在超市里见过。近日,记者走访岛城多家商超发现,冷柜里的预制菜花样众多,炒菜、卤味、烧烤、水产、面点等各种产品琳琅满目。
在盒马鲜生店内,打出了“工坊半成品菜,5分钟做出餐厅味”的招牌。记者看到摆放在冷柜里的预制菜种类众多,仅小炒类就有10种。这些预制菜产品由统一餐盒包装,多以鸡肉、猪肉、牛肉等肉类为主菜,辅料有葱、姜、蒜、辣椒等,并根据菜品口味配备了调料和油包等。这些预制菜的烹饪时间从3分钟至10分钟不等,保质期在4天左右,每个产品包装上都配有烹饪方法,还附有二维码,消费者可扫码观看烹饪视频。
“疫情以来,我很长时间没去饭店吃饭了,习惯了在家吃。预制菜成为点外卖和自己做饭之外的另一个新选择。很多超市里的预制菜,只要照着给的菜谱,就能轻松完成。”正在超市选购预制菜的黄女士表示,预制菜已经成为她生活中的常备品。
在崂山区一家超市探访时,记者看到商家将速冻类的预制菜放在了显眼位置,品牌主要有安井、味知香等国内品牌。这些产品主要类别为肉食系列、蔬菜系列、菌菇系列、海珍味系列、日料食材系列等,其中京酱肉丝、菠萝咕咾肉、土豆烧牛肉等菜品颇受市民欢迎。“这些家常类预制菜品的单价多在20元左右,半成品菜经过洗、切、配料等处理,回家简单地加热或蒸炒,几分钟就能上桌。”超市销售人员告诉记者,近年来买预制菜的市民明显增多,生产企业也根据供需情况,推出了越来越多的产品。
在香港中路家乐福超市内,许多消费者在预制菜货架前挑选美味菜肴,麻辣小龙虾、黑椒牛肉等吸引了人们的目光。“我很喜欢吃小龙虾,可不会做。上次吃过这种预制菜的麻辣小龙虾,觉得不错,这次再过来买。”市民魏女士说,麻辣小龙虾拿回家加热一下就行,省事又方便。记者在家乐福超市发现,预制菜并不只有简单的家常菜,还有佛跳墙、鲍鱼花胶鸡等高档滋补名菜,佛跳墙200克售价33元,鲍鱼花胶鸡3斤售价158元,价格比饭店实惠。
02/
便捷实惠销量火爆
预制菜在线上同样销售火爆。在网上商铺中,记者看到“头部网店”的预制菜单价从几元到上百元不等,鱼香肉丝、宫保鸡丁等“全国通吃菜系”受到消费者的欢迎。一家网店推出了丰富的套餐,涵盖了咖喱鸡、香菇焖鸡、红烧肉、鱼香茄子、鱼香肉丝、糖酥里脊等10种不同品类的预制菜,平均每道不到6元,可以组合销售。在走访市场的过程中,记者发现预制菜早已成为岛城消费者的“盘中餐”。
除了商超,批发市场也在大量销售预制菜。近日,记者来到抚顺路蔬菜副食品批发市场二楼看到,在批发冷冻肉食的大片区域里,几乎每个摊位上都有预制菜。市民去饭店常点的干炸里脊、蒜香排骨、盐酥鸡、红烧丸子,经常“撸串”的牛羊肉烤串、红柳烤串,地方美味茴香油条、红糖糍粑等,在批发市场上都能看到。记者发现,这些预制菜的产地大多在山东省内,如潍坊、临沂、菏泽等地。“为了保证产品的冷冻保鲜效果,消费半径基本在省内。”批发市场销售人员告诉记者。
记者在批发市场里发现,买预制菜与堂食和点外卖相比,价格方面颇具优势。“对商家而言,采用预制菜可以节约三成左右的成本;对消费者而言,与堂食、点外卖相比,同样的菜,预制菜单价大约能便宜一半。以干炸里脊为例,市场的预制菜批发价9元一斤,农贸市场的鲜里脊约15元一斤,用预制菜加工干炸里脊能节约成本35%。”从事多年半成品菜销售的李经理告诉记者,如今越来越多人接受预制菜的原因,是因为预制菜成本优势让商家、消费者都能享受“价格福利”,卖着不亏,买着划算,催热了整个市场。
20元一袋的五花肉串,平均每串仅需1元;风味羊肉串35元一袋,平均每串1.2元;锅包肉、鸡米花、盐酥鸡、原味鸡块每袋13元,合计每斤6.5元……记者看到,抚顺路蔬菜副食品批发市场里的预制菜价格实惠,炒鸡丁、醋溜排骨、梅菜扣肉等稍微复杂的预制菜价格也很便宜。“市内有不少烧烤店到批发市场来批发烤肉,毕竟都腌制好了,拿回去就能烤。也有一些啤酒屋的老板会买几样家常预制菜回去,给自己的菜单打打‘替补’。”李经理透露,目前市场对预制菜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与去年相比增加了四成左右。这些需求除了来自普通消费者,还有一些小餐馆、小饭店。
03/
业内通过“4R”分类
家常小炒算预制菜,烤串算预制菜,“自嗨锅”也算预制菜……究竟什么是预制菜?目前没有统一的定义和认知,消费者更是一知半解。即使在业内,对于哪些产品应该归属于预制菜,也存在不小的分歧。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预制菜”这个概念对应的是消费者千差万别的“第一印象”,有人认为只有洗切好的净菜加配菜才是预制菜;有人首先想到的是方便食品和自热锅类产品;还有人认为,预制菜必须是能端上餐桌的一道菜,因此速冻类的包子、饺子绝对不在其中。
尽管定义不清晰,但记者查阅资料发现,目前业内在给预制菜分类时,较多提及的是即食食品、即烹食品、即热食品、即配食品四大类,简称“4R”。“即食食品定义为开封后即可直接食用的加工菜肴;即热食品定义为加工成的冷冻或冷藏食品,只需要经热水浴或微波炉等快速加热即可食用的菜肴;即烹食品为经过相对加工后的半成品材料,可以立即入锅,加入调味品进行料理的食品;即配食品为经过清洗、分切等初步加工(物理加工)而成的小块肉、生鲜净菜等,需自行烹饪和调味。”中国预制菜产业联盟研究院及专家委员会秘书处恒生发布撰写的《2022预制菜行业白皮书》中这样解释。
记者注意到,各种销售渠道如商超、网络平台对预制菜的分类也不尽相同。盒马鲜生和天猫商城按照即食、即烹、即热、即配四大类的4R划分。而京东发布的“2022京东超市即享食品消费趋势报告”中提到,大部分即烹、即热食品被称为预制菜,当中上榜的明星产品包括胡椒猪肚鸡、佛跳墙、麻辣小龙虾、低温午餐肉等……可见京东对预制菜的定义范围更窄。
有业内人士表示,定义预制菜要从它的由来进行分析。早先,预制菜是为了让宴席菜、酒店特色菜在制菜过程中省去繁杂,而提前预制、准备出来的菜。后来,食品企业的大厨通过食品工业手法对各类菜品原料进行专业分析,针对食材的不同特点运用不同的制作方法,有针对性地研发,用现代标准通过中央厨房集中生产、科学包装,采用零下18度低温冷冻技术保存,保障菜品的新鲜度和原味,最终形成产品,走上消费者的餐桌。
总体来看,目前业内对预制菜的划分没有一个明确而标准的定义,但4R分类对预制菜的加工程度和使用便利度上有很清晰的指导意义。即食、即烹、即热、即配,预制菜无法脱离这四个概念。
04/
年轻人是消费主力
尽管“傻傻分不清”什么才是标准的预制菜,但年轻消费者对所有预制菜都“来者不拒”。
“今年劳动节小长假亲戚聚会时,我凭借一道鲍鱼花胶鸡技惊四座。亲戚吃完后,我才告诉他们那是在购物网站直播间里买的预制菜,我只是按照说明书把它炖了炖。”记者的好友小彭是位90后,他告诉记者,不到1个小时,他便端出了鲍鱼花胶鸡、葱爆牛肉、宫保鸡丁3道美味,让亲戚仿佛置身酒店。
“首先是方便,预制菜解决了买食材和配料的麻烦;其次是快捷,半成品的炖菜,很快就能出锅,效率很高;最后就是味美,简简单单的几道菜,让我感觉自己就是个大厨,很有成就感。”小彭说。
记者发现,众多像小彭一样的年轻人、上班族,让预制菜成了饭桌上风头正盛的新宠。近年来,新消费的兴起、年轻上班族没时间买菜做饭等,也让预制菜成了生活“刚需”。
采访中,多位商超销售人员告诉记者,像宫保鸡丁、酸汤肥牛、酸菜鱼等预制菜的主力消费者是大学生和上班族,老年人几乎很少买预制菜。第三方数据挖掘和分析机构艾媒咨询调研数据显示,在预制菜消费者中,有超80%是已婚状态,且超85%的消费者年龄在22岁-40岁;人们购买预制菜的主要目的,有71.9%是为了节省时间和麻烦,其次是因为美味和不擅长做饭。盒马鲜生的数据显示,半成品菜是“95后”消费者最爱之一。京东消费及产业发展研究院联合京东超市共同发布《2022即享食品消费趋势报告》,报告数据显示,疫情以来,预制菜消费需求增长明显,2021年,36至45岁年龄段人群预制菜购买数量占比达36%,占比排名第一,而26至35岁的消费人群同比增速最快,达到171%。
一项关于居民近十年食品消费观念转变趋势的调查显示,超过67%的人认为传统烹饪方式麻烦。而预制菜以其简单的操作、稳定的出品,拯救了在厨房边缘徘徊的年轻“烹饪小白”,并迅速俘获了他们的芳心。
有业内人士认为,随着预制菜的普及,预制菜的消费者并不单单是年轻人,而是会做饭、注重健康、对食品安全要求高、生活质量相对较高、对价格相对不敏感的群体。有家庭和孩子,更注重健康和生活品质的都市人群占大多数人。这批消费者也许很擅长做菜,但出于看重健康以及时间成本的考虑,会选择更方便、快捷和高效的预制菜,他们希望买到好的、放心的、好吃的预制菜。
可见,预制菜的走红,也折射出年轻人“厨房革命”、食品消费便捷化和品质化等新趋势。
专家提醒
别让预制菜成为餐桌唯一
尽管预制菜广受“烹饪小白”欢迎,但经常吃它的年轻人也会有些担心:预制菜吃多了会不会影响身体健康?怎么吃预制菜更加合理?
“跟买来新鲜菜现做相比,预制菜营养多多少少会流失一些,比如维生素可能会少一点,但整体来看损失不会太大。”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营养科主任韩磊介绍说,加工、冷冻、运输、二次加热等环节会导致食物出现营养损耗,但营养具体流失到什么程度,则要看产品具体的加工工艺。
与公众过去对罐头、方便面等速食类食品“用防腐剂和食品添加剂”“食材质量有瑕疵”等固有认知相反,预制菜对菜品质量方面的把控其实是更具优势的。预制菜是现代食品工业的产物,为保证产品的质量和一致性,每道工序都有相应的量化标准,而且知名品牌、大厂家生产的预制菜几乎不会存在添加剂、质量堪忧等问题,可以放心食用。但作为消费者,在选购过程中需要擦亮双眼,要格外留意预制菜包装后的重要信息,比如食品加工制作单位、地址、联系方式、生产日期等,看看这些是否合规,一定要选择口碑有保证的正规企业产品。
在谨慎选择的基础上,消费者享用预制菜的时候,也要根据不同产品的特点,做到合理的营养膳食搭配。“不要让你经常选择的预制菜妨碍到你的营养平衡。”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营养科主任韩磊说道。据了解,许多预制菜产品存在的一个短板是“肉多菜少”,因为相比于处理后的肉类鱼类,普通蔬菜无法做到长期保存保鲜,同时也经不住工业化制造中多次工序的“洗礼”,所以目前市面上的预制菜基本上是多肉少菜的现象。
如果消费者只是一味简单求快,让预制菜成为餐桌上的唯一,长此以往对个人饮食健康肯定是不利的。预制菜的出现虽然极大节省了人们花费在做饭上的时间与精力,提高了就餐效率,但凡事都不能一味求快。预制菜只是为我们在外卖、下厨与下馆子吃饭之外,提供了另一种解决吃饭问题的选择而已。“对于普通人来说,单纯依靠吃预制菜是完全无法满足身体营养需求的,最好额外搭配些新鲜蔬菜、水果、五谷杂粮、奶制品、坚果等食物。”韩磊表示,在预制菜的基础上再进行合理搭配,在有限时间内最大程度丰富自己的饮食,才是预制菜正确的吃法。(观海新闻/青岛早报记者杨博文)
预制菜风起青企抢抓“万亿”风口
“青岛造”高端预制菜出圈 青企加码布局预制菜行业培育特色品牌
除了消费市场线上线下销售火爆,预制菜在资本市场更是企业宠儿。火到“出圈”的预制菜,让各大餐饮、食品企业纷纷布局其中,吸引着市场触角敏锐的资本轮番热炒。蓬勃发展的预制菜产业,也被外界认为是下一个“万亿级”体量的赛道。在这个新兴市场,不少青岛企业已悄然入局,抢占预制菜产业“新风口”,将美味、创新、高品质的预制菜送到岛城千家万户的餐桌。近日,记者走进岛城预制菜生产企业,探访预制菜发展的来龙去脉与“青岛特色”。
01/
车间制出美味菜肴
市民会有疑问,超市里的预制菜是怎么来的呢?近日,记者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探询。在位于延寿宫路的青岛客来食府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公司负责人王蕾和厨师们在车间忙得不可开交。记者看到,肉、菜等新鲜食材经过清洗、切分、搭配、装盒……一份份苦瓜酿肉、鱼香肉丝便“诞生”了。“我们生产的预制菜主要分为净菜、配菜、调理品三大品类。”王蕾告诉记者,净菜是切段或切丝产品,消费者买回家后无需清洗,可直接下锅烹饪;配菜是将菜品按照比例拼配在一起,将复杂的菜品简单化,使消费者能以很快的速度和简单的烹饪,做出一道道美味。“配菜生产需经过清洗、沥水、切段、拼配、封盒等过程。我们厨师正在制作的就是配菜。”王蕾说,调理肉制品是厨师将切好的肉制品和调好的调料一同倒入滚揉机中,经过滚揉使肉质更加软嫩、更加入味,消费者买回家可直接烹饪。
“我们生产车间主要分为两班,白天制作的主要是铁锅馒头、杂粮馒头、火烧、包子、水饺等各类面点,下午生产的是净菜、配菜、调理品等预制菜产品。”王蕾告诉记者,预制菜生产车间直接连通利客来的物流运输仓库,每天最新鲜的食材都会直接送到车间,供生产人员制作。
“公司坚持主要原料与生产厂家直接对接,这样可以更好地把控原材料品质。公司设置了单独的原材料仓库,防止原材料污染。我们员工进入生产车间都要严格遵循更衣、洗消流程,车间内配有臭氧消毒系统,每天定时对整个车间进行杀菌,从源头上杜绝污染,保证产品质量。”王蕾说道。
在利客来李村购物中心店,记者看到刚从车间制作完成的10余种预制菜陆续抵达了货柜。这些新鲜的产品售价从10多元到30多元不等,吸引市民前来挑选。“客来食府隶属于青岛利客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18年10月,为了创新推出预制菜产品,集团创立了客来食府品牌,目前预制菜的生产、销售已经步入正轨,未来将推出更多创新产品。”王蕾说道,客来食府致力于生产品质、健康、安全、放心的预制菜食品,满足老百姓的需求,为老百姓的餐桌保驾护航。
02/
青岛品牌常年“霸榜”
对于美食爱好者来说,“惠灵顿牛排”的大名一定如雷贯耳。惠灵顿牛排常年占据米其林星级餐厅的“C位”,在近几年的影视剧中,惠灵顿牛排也频频出现在男女主角的厨房中,让大众对它的关注度越来越高。
在京东、天猫等网上购物平台,一款名为“朕宅”品牌的惠灵顿牛排常年“霸榜”,作为预制菜的它不仅与米其林餐厅的产品所差无几,而且即使是“烹饪小白”买回家,也只需半小时左右就能让这道美味上桌……这款惠灵顿牛排的生产厂家,正是岛城本土企业——利和味道(青岛)食品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不只是惠灵顿牛排,我们的产品还有蒲烧鳗鱼、芝士牛肉卷……这些都是我们预制菜的主打产品。”利和味道总裁张永昌告诉记者,利和味道是一家以产品为中心的食品科技公司,自2010年创立以来,公司历经12年构建了“以味道为核心”的食品产业链,践行了公司“共创全球美味”的企业使命。“经过多年的经营,公司目前形成了调味品、预制菜两条业务主线并驾齐驱的模式。深受消费者喜欢的‘朕宅’,便是我们打造的高品质预制菜品牌。”张永昌介绍,“朕宅”品牌自2020年创立以来,在市场上率先推出了惠灵顿牛排、芝士牛肉卷、蒲烧鳗鱼等创新预制菜产品近30种,推动预制菜由原先市场常见的简单产品向更丰富、更健康、更美味的高端复杂菜品升级。
记者了解到,“朕宅”主打高品质预制菜品牌,助力更多年轻人“回家做饭”,并且在家也可以“轻松品尝全球美味”。“我们的产品就是要给消费者提供高品质、高档次的美味,让年轻人在家也能轻松吃到美国、英国、日本等世界各地的招牌美食。”张永昌介绍说,“我们生产的牛排、牛肉卷,都是精心挑选进口牛柳食材,经独特工艺烹饪制作,让牛排肉汁更饱满。同时,在优质冷链体系全方位的管控下,确保了食物口味新鲜纯正。辛苦工作一天的上班族,回家后只需用烤箱、微波炉或空气炸锅加热即可。”
近几年,“朕宅”重点在全国开拓会员店和精品超市,并发力天猫、京东旗舰店线上销售。记者看到,“朕宅”的Logo用了4个月亮图标,其含义为无论阴晴圆缺,都要在一起,都要吃好的……“朕宅”的产品先后获得2021年FHC“金苹果奖——年度最佳预制食品品牌”奖、ISEE全球食品创新奖,“朕宅”惠灵顿牛排获评2022年杭州预制菜大会“十大爆品”。
03/
青企加码抢占“赛道”
面对千亿级市场,在资本与行业龙头眼中,预制菜早已是一块“肥肉”。记者了解到,除了专门生产预制菜的企业外,线下餐饮企业、食品及供应链巨头也开始涉猎这一行业。国内预制菜企业典型有味知香、真滋味、盖世食品等。其中,味知香于2021年在A股上市,被称为“预制菜第一股”,盖世食品则在北交所上市,主营凉菜业务。今年1月国联水产拟投资10亿元用于扩大预制菜产品产能,项目预计2023年建成;今年1月,得利斯宣布公司在建预制菜产能为15万吨;去年12月,三全食品年产量15万吨的武汉长江中部基地开工建设,建成后将成为速冻米面制品和预制菜生产中心……
岛城相关产业链企业也已布局预制菜赛道。作为全国预制菜行业的领军企业,日前利和味道完成D轮融资,新增资金将用于高品质预制菜的新产品研发以及产业链聚合能力的构建。“利和味道在青岛、上海、成都、陇南、新疆等多地拥有生产基地以及研发创新中心,在全国布局可以直接覆盖食品工业、餐饮渠道、线下零售、线上零售等完善的销售体系。”利和味道总裁张永昌介绍,利和味道将利用本轮融资资金,持续投入位于上海、成都、青岛的自有研发中心和研发体系。
岛城商贸巨头利群股份悄然进入了预制菜赛道,其集团智慧物流基地的中央厨房全面投产后,将进一步推出预制菜、冷冻中式面点等产品。日辰食品通过复合调味料切入这一赛道,主要为肉类、海鲜、蔬菜等预制食品加工企业提供酱汁、裹粉、裹浆等复合调味料。此外,对于预制菜,岛城餐饮企业也早有涉足,比如春节前夕推出真空包装的预制菜礼盒等。
企业普遍看好预制菜前景不无道理,《中国烹饪协会五年(2021-2025)工作规划》数据显示,目前国内预制菜渗透率为10%-15%,预计在2030年将提升至15%-20%。据艾媒咨询数据显示,预计未来中国预制菜市场保持在20%左右的高速增长,2023年预制菜市场规模将达5165亿元,未来6到7年我国预制菜行业有望实现3万亿元以上规模,成为下一个“万亿级市场”。
巨大的预期市场催生了众多企业,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预制菜相关企业注册量逐步增长,其中2018年首次超过1万家,2019、2020年注册量均超过1.2万家。目前,全国有超过7万家预制菜相关企业,从地域分布看,山东预制菜相关企业数量最多,有9000余家。
04/
培育“青岛特色”预制菜
预制菜的发展前景也引发了业内专家和相关部门的思考。今年7月17日“吃货节”,趣店集团创始人、CEO罗敏在其抖音账号直播带货,推出“1分钱抢购酸菜鱼等预制菜”等活动,这种“赔本赚吆喝”的营销可谓赚足了眼球。趣店跨界高调入局,让预制菜行业再次火爆了一把,但也引起了业内的争议。中国人民大学智能社会治理研究中心副教授王鹏表示,趣店的优势在于营销端,能在短期内聚集大量粉丝流量,但它的短板是既没有餐饮企业的品控经验,也无法控制上下游供应链。虽然“抓风口”的打法短期可能有所盈利,但长远来看,消费者还是只为品质和服务买单。
预制菜究竟应该如何发展?青岛产业又该怎样作为?
“预制菜产业发展方兴未艾,谁的动作更快,谁就更容易占得市场先机。”青岛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中国畜产品加工研究会常务理事孙京新表示,青岛是农产品出口大市,有着众多食品加工企业,应该发挥好这一优势,深耕预制菜行业。“青岛可以借鉴广东经验,加强顶层设计,出台一揽子政策,促进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孙京新表示,山东是全国预制菜企业最多的省份,潍坊、诸城是山东预制菜产业发展的高地,有得利斯与惠发两家预制菜产业领军企业。青岛应该借助胶东经济圈一体化发展的大好时机,走预制菜产业区域联合发展的路子,打造预制菜胶东特色品牌。
有业内人士指出,青岛餐饮业企业应该主动作为,谋求更大的发展空间。发展预制菜产业,重在打造产业链,尤其要吸引高水平食品工厂参与预制菜生产,有关部门应该加大预制菜产业宣传力度,吸引各方资源共同做大预制菜产业。
记者从青岛市农业农村局获悉,青岛市已推动青岛特色优势农业高质量发展为主线,以“农产品食品化工程”提质增效为目标,依托青岛农业资源和人文历史优势,因地制宜文化赋能,精准定位市场,以优质的农产品为原料,培育富有青岛特色的预制菜,尤其是海鲜预制菜,全面推动青岛特色预制菜品牌建设和渠道推广。“依托全省营造的浓厚产业发展氛围,当前青岛立足于本地海滨文化、生态文化、地域文化发展,预制菜产业通过深度挖掘产业所涉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手工艺技艺,传承鲁菜文化,孵化预制菜中的产业文化,初步形成现代农业+美食文化+休闲旅游的全产业链发展模式,因地制宜,打造具有青岛特色的预制菜品牌。”青岛市农业农村局市场资源配置处处长张正杰表示。预制菜产业蓬勃发展正当时,青岛的预制菜产业正以全新的形象、稳健的步伐,力争在全国预制菜产业的版图上闯出一席之地。
延伸
健全标准,不能“想卖就卖”
预制菜的范围和定义非常宽泛,以至于出现了很明显的一个问题——模糊的概念,让预制菜难以形成统一的产品标准。8月2日,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的《2022年上半年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投诉情况分析》显示,预制菜菜品标识不详细,外卖、堂食中使用预制菜未告知等成为投诉热点,消费者知情权、选择权受到损害等问题突出。
预制菜绝不是“想卖就能卖”,有关预制菜规范发展的探索正在不断加强。
今年6月,中国烹饪协会、中国饭店协会等协会团体发布了《预制菜产品分类及评价》《预制菜生产质量管理技术规范》等团体标准。《预制菜产品分类及评价》从预制菜的定义、分类、基本要求、分级评价、管理要求、标识管理等主要板块入手,填补市场在预制菜品质的分级和评价标准方面的空白。而《预制菜生产质量管理技术规范》则适用于直接从事预制菜生产的企业,从生产端加大对预制菜的质量保障,该标准对预制菜生产企业的产品追溯与召回进行了规定。
记者注意到,国内着重发力预制菜产业的地区,纷纷推出相关标准。4月27日,由江苏省餐饮服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江苏省餐饮协会牵头的《预制菜点质量评价规范》团体标准发布;广东省预制菜产业联合研究院于5月发布首批7项预制菜团体标准,包括《预制菜标准体系构建总则》《预制菜术语定义和分类》《发酵蔬菜安全卫生要求》等。
今年5月,山东发布了《预制菜通用设计实施指南》团体标准,该标准由山东省饭店协会组织制定和发布,立足支撑预制菜产业升级发展,从预制菜的术语定义、基本类型、供应链设计、菜品研发设计及餐余处置等重点方面,提出了覆盖预制菜全产业链的技术指南,对全面明晰预制菜产业业态、构建协同产业链模式形成了标准支撑。记者注意到,该标准中还规范了预制菜点标识、标注,包装材料;菜品名称应在标签的醒目位置标明且通俗易懂;应标明制作加工日期、主料净含量、制作加工企业、贮存方式、保质期及最佳品尝期;应注明即食、加热或烹调方法等信息,方便消费者识别、选购、食用;采用二维码技术,增加菜品生产过程的可视度等。
虽然现在预制菜已经变得很普遍,但目前我国预制菜相关标准尚不健全。业内人士指出,目前出台的预制菜相关标准,大多不具备强制性。整个预制菜产业正急速扩容,需要具有强制性的国家标准出台,这样才能更好地规范整个行业的发展。
(观海新闻/青岛早报记者 杨博文)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每天跟着我们读更多的书]
互推传媒文章转载自第三方或本站原创生产,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授权,如有内容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fwlcm.com/info/951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