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智慧家庭值得买单?
题图 | 视觉中国
作者 | 欢一
智能家居,为何变得不“智能”?
你有没有想过20年后的家庭生活,到底会有多“智慧”?
比如拥有一面墙壁大小的屏幕、可以语音控制水温的热水器,一个能够定制化满足你需求的咖啡机、24小时安全摄像头呵护你的家庭安全。24年前,在迪士尼频道首映的电影《智能家居》,向当时的观众全方位展示了未来的智能家居对于家庭生活的颠覆性改变,也为人们对智能家居的期待,勾勒出了一幅美好的蓝图。
回到2023年,在经历了各种不确定因素的洗礼后,极速转型的社会使流动不扎根成为生活常态,人们开始习惯动态变化的生活场景。
高社会流动性下,离婚、搬家、转业、换城市等重大决策发生的频率不断走高,而每次转换都意味着生活情境与生活方式的动态调整,个体的生活状态愈加可变。过度流动性使得人们逐渐改变过去在一个固定点长期扎根而形成的一系列理念,对“家”这一居住空间也衍生出了更多元化的需求。
另一方面,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在家庭场景的应用更加深入,使得家庭智能化日益普及。数据统计显示,在居家生活中,90%的彩电已实现智能化,空调、冰箱、洗衣机的智能化程度也在60%以上。从硬件上智能家居已经具备了构造智慧家庭的条件。
遗憾的是,从目前的实际体验来看,作为智慧城市最小单元的家庭,还不能完全胜任链接家庭成员之间亲情的纽带,实现低碳、健康、智能、舒适、安全和充满关爱的家庭生活方式。
首先,智能家居系统的整体评价标准体系相对缺失。不同厂商、不同品牌的智能家居设备之间存在互不兼容的情况。电视、音箱、空调、冰箱等智能单品之间关联性非常弱,各个单品都具有较高的“智商”,但联合使用起来却很“智障”,缺乏交互能力,坐在沙发上通过遥控器指点江山的场景往往还停留在幻想之中。
其次,“酷炫”的智能化单品往往需要繁琐的操作流程,比如每个产品在使用前都需要下载专属APP,有的时候一套智能家居下来,手机里配套的APP也五花八门,实际操作体验可能还不如用户手动来得便捷。
例如,本想看电视更省时间,但选喜欢的节目得一个个指令“教它做”;本想开灯更省心,但要下载好几个APP“跟它学”;本想语音调节空调温度,但指令词总识别失败还要“猜它想”。
更为重要的一点是,最能体现“智慧”的个性化、场景化服务的缺席。中式家庭成员众多,不同成员间需求各异。智能家居不能胜任“家人”的角色,无法记住特定用户习惯26度的空调、39度的水温。而“不分你我”地根据同一场景执行服务的结果,也让智能化的标签大打折扣。
归根结底,被寄予厚望的智能家居行业之所以未能让家居以更“聪明”的姿态带给用户极致的智能体验,反而有了误入歧途的迹象,背后最大的原因在于入局的企业未能参透“科技改变民生”的本质。过分注重产品迭代带来的“技术炫技”,而忽略了家庭生活中最为基本的情感需求,让技术失去了该有的“温度”。
智能家居这艘大船,亟待领航者的出现。
当我们在谈论智慧家的时候,我们究竟在谈论什么?
机构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智能家居市场规模将超过6000亿元,相比之下市场渗透率不足5%。在智能家居从单品智能向着全屋智能“狂飙”的背景下,如何利用智慧家庭这一服务平台来将智能化与家庭美好生活相互融合,是赛道内竞争的品牌所不可逃避的命题。
事实上,人们对于智能家居的想象,大多都能在科幻电影中找到答案。从《她》中主人公使用的全息投影式虚拟/增强现实技术,就被认为是未来家庭娱乐、办公操作方向的不二之选;到《钢铁侠》中让无数人痴迷的人工智能管家“贾维斯”,仅需与其对话就能和全屋智能家居实现深度交互;再到高人气动画《杰森一家》中让苹果CEO库克都啧啧称赞的智能家居机器人Buddy,分担了家庭成员做菜、打扫卫生等传统家务。
不难看出,在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高速发展下,智能家居产品的核心能力正在聚焦于互联和交互,智慧家庭需要一个“贾维斯”般的角色存在。而沿着这一路径,不少行业头部品牌也在推陈出新。
4月26日,在2023海尔智家大脑科技大会上,海尔智家展示了智家大脑的最新成果,让产品体验越用越好用,让场景体验从基础互联到深度体验,让用户生活通过智家大脑平台实现全屋无感服务。智家大脑围绕用户需求持续升级,为家带来了深度体验的智慧生活方式,实现产品、场景、平台体验全面引领行业。
过去,空调等家电对有老人的家庭使用的高门槛常常让家庭放弃了诸如新风、除湿、灭菌等便捷功能。而在智家大脑的帮助下,智能家居正在变得更“懂你”:“空调会自动记忆自动调整温度,如在夏天会自动把温度调至最舒适的25度。不管老人还是小孩,无论用四川话还是广东话,都只需说一句‘小优小优,舒适家’,即可快速开启舒适空气”。
除此之外,在家庭生活的闲暇时刻,你还可以与智家大脑具象化的小优数字人完成钢铁侠与贾维斯一样的“高质量对话”,从睡眠健康知识,到膳食健康知识,再到育儿知识,俨然一部家庭百科全书。
另一方面,依靠智家大脑在场景交互上的核心能力,海尔智家能够成功拉通场景、生态、落地,打造一款围绕用户体验而生的智慧家庭场景品牌,这也是三翼鸟存在的意义。
在日常家庭生活场景中,也许大多数人会有这样的感受:想做一顿美味大餐,翻开食谱却难在了“盐少许、火适中”的困境中,面对各种厨电设备、各种功能开始手忙脚乱。在三翼鸟智慧厨房的帮助下,食材存储、膳食推荐、美食制作、餐后清洁等场景需要用到的厨电能够实现统筹工作,不必让用户猜到底放多少盐、用多大火,只需一键烹饪,即使是厨房小白,也能轻轻松松做出一顿中西美食大餐。
从厨房到衣食住娱的方方面面,通过打破单个产品能力的束缚、场景化服务正在成为以用户需求为核心的生活服务的最佳渠道。在此次AWE展区里,三翼鸟搭建了“四大场景盒子”全场景智慧样板间,还原了用户真实的居家生活场景。玄关、客厅、阳台、厨房、卧室、浴室,再加上影音空间。不同品牌、不同品类的产品犹如被注入了一颗“芯片”,使它们从一个个独立的个体,聚合成一个协调的整体,各司其职又共同为用户的场景需求服务,而不再是仅仅作为单品来满足用户某种特定的需要。
冰箱能“记住”你放入的食材,还会根据物资情况、家人口味等为你规划膳食;晚上回家走进智慧浴室,热水器已经根据你的起居习惯提前做好准备,打开就出热水,洗完浴霸还会自动除湿;坐到客厅沙发上说“我要看电视”,电视就会自动播放上次看的节目,还能查看其他家电运行情况;来到智慧阳台,将衣服放进洗衣机的同时,对洗衣机说一声:“小优小优,扫地”,扫地机器人就能自动打扫地面。
从过去强调唤醒与执行的全屋智能,升级为需要用更多感悟力和创造力来实现无感交互的全屋智慧。将科技与生活细节完美融合,才是智慧家庭这艘大船应该驶向的远方。
中国式智慧家庭,需要一张名片
从2010年至今,智能家居行业经历了多次迭代升级。从遥控器为王的时代,到具备语音识别和学习能力的智能家居平台崭露头角,最后演变为如今能够实现互联互通的智能化场景控制设备成为房屋里的“C位”。在中国现代家庭生活中,对智能化的追求越来越强烈,也越来越精细。
有鉴于此,无论是温度调节、照明设置还是安全保障,尽管智能家居正在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但这些设备并不是中国式智慧家庭的全部。在中国,智慧家庭还需要一张更加亮丽的名片。
去年5月,海尔智家旗下场景品牌三翼鸟发布了“1+3+5+N”的全屋智慧全场景解决方案,将智家大脑的技术能力与三翼鸟提供的定制化场景服务相融合。再加上卡萨帝等高端品牌形成的智慧成套方案定制,以及衣联网、食联网等生态品牌搭建而成的家生活生态定制,海尔智家通过三级品牌战略落地,正在朝着实现用户美好生活的第一体验愿景狂奔。
在小红书平台上,李红分享了春节一家五口团年饭的图片。兔年春节,全家少有的将年夜饭的位置从饭店改为了家中。如何在家也能做出一顿大餐,一度让李红十分头疼。而在海尔智家APP的帮助下,她在阿尔法鱼小程序上订购了烤乳鸽、焗鲍鱼、红烧狮子头、剁椒鱼头等各地特色预制菜。然后放进食联生态蒸烤箱一键烹饪,即可轻松享受大餐。
另一个可举的例子,是有着厨房焕新需求的冯玉,在老城区住了30多年的她,经常因为“高龄”的厨房而遭受各种折磨。比如橱柜设计过时,吊柜太高拿东西不方便,油烟机嗡嗡作响。在三翼鸟厨房焕新服务的帮助下,仅仅用了7天便让冯玉家中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收纳空间增加了,装上了大吸力的静音烟机和消毒柜等,还把洗衣机嵌入了橱柜,整个厨房简约又宽敞”。
另一方面,对于整个智能家居行业来说,品牌和消费者,都需要一把和智能家电单品一样的客观、公正的评价标尺,来帮助品牌找到明确、优质的参照、让消费者获得和“家电能效等级”、“牛肉品质等级”一样的严选标准。
基于这一方向,中国家用电器研究院、中国标准化研究院等共同牵头制定并发布了团体标准《质量分级及“领跑者”评价要求 智慧家庭服务》,填补了这一行业服务评价体系的空白。能够作为品牌方参与标准制定,海尔智家在行业的创新引领无疑帮助其赢得了更多话语权。
从家电冠军到场景领先、从原创颠覆到智慧引领、从极致家电到智慧家庭。在智能家居行业升级迭代的道路上,海尔智家也无疑是其中最亮丽的一张名片。
结语
曾经,“生活在未来”对于人类来说,还是一句遥远而空洞的口号。随着智慧家庭行业的生态不断成熟,品牌不断推陈出新,消费者对于智能生活的渴望日渐强烈,一幅智慧家庭的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而有关“什么样的智慧家庭值得购买”的答案,也在其中呼之欲出。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每天跟着我们读更多的书]
互推传媒文章转载自第三方或本站原创生产,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授权,如有内容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fwlcm.com/info/985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