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佩师:“洗出来”的海尔科学家
人能尽其才则百事兴。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离不开人才的支撑,不论国家还是企业,莫不如是。
近日,海尔集团召开2022年工作总结表彰大会暨第八届职工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大会现场聘任吕佩师为海尔集团洗护领域专业科学家,以此吸引、培育更多全领域的科学家。这是海尔持续聚焦科技创新的体现,也是对2万多名海尔科研工作者的激励。
海尔集团聘任吕佩师为“洗护领域专业科学家”
用户的难题,就是科研课题
20世纪90年代,冰箱、彩电、洗衣机取代“三转一响”成为结婚“三大件”,但不便也随之而来。
那时候,洗衣机是“流动”的,因为房屋面积普遍狭小,百姓家里通常是放洗衣机一个地方,用洗衣机一个地方。到了夏天,要洗的衣服量少,洗衣机搬来搬去很不方便,还费水费电,人们就几乎不用洗衣机。
“风扇一转,洗衣机完蛋;风扇一停,洗衣机准行。”一到夏天,商场里的洗衣机就下架了,厂家也放假了。
然而,机会总是蕴藏在“习以为常”之中。
吕佩师和研发团队注意到,人们不是没有洗衣需求,只是没有符合需求的洗衣机,迷你洗衣机的设计研发工作就此开始布局。
也正是这时,吕佩师收到了一封信,更加坚定了做迷你洗衣机的决心。“这封信来自上海理工大学的两位老教授,他们看到当时‘海尔洗衣机,专为您设计’的口号后非常高兴,向我们求助说能不能研发一款适合他们老年人用的洗衣机。”吕佩师回忆道。
研发历时4个月,1997年7月26日,上海百货大楼内109台小小神童迷你全自动洗衣机在30分钟内一抢而空,创造了洗衣机销售的“淡季神话”。“没有淡季的市场,只有淡季的思想”,海尔集团创始人张瑞敏的点评正是来自这个案例。
此后,海尔洗衣机在市场上供不应求。当别的公司都关门放假的时候,海尔工厂内5套模具同时生产,门外则排起长队,很多人托关系、批条子,就是想要买这款产品。
海尔把洗衣机做小了,把市场份额做大了。由此,海尔洗衣机从行业无名一举成为行业第一。
吕佩师工作照片
“用户的抱怨就是最好的礼物。”一些“奇奇怪怪”的产品,都是海尔基于用户的真实需求专门研发的。
1996年,一位四川农民投诉海尔洗衣机排水管老是被堵,服务人员上门维修时发现,这位农民用洗衣机洗地瓜。
“不能说用户不对,我们海尔的理念是用户永远是对的,不是改变用户,而是改变我们自己。”吕佩师带领研发团队立即着手研发“洗地瓜”洗衣机。泥沙怎么排出去?洗衣机短时间内就漏水了怎么办?面对这些问题,他们把洗衣机底部做成了螺旋形,同时创新了排水阀和密封结构,确保洗衣机洗大地瓜也没问题。一年后,这款产品即实现量产。
除了洗地瓜外,海尔还根据不同地区的差异化需求研发了“打酥油洗衣机”“洗龙虾洗衣机”“削土豆皮洗衣机”“洗荞麦洗衣机”“防老鼠咬的洗衣机”等多种神器,而每个产品背后,都有一段来自用户的故事。
“海尔以用户为中心的文化教育了我、培育了我、造就了我,已经深入我做科研工作的基因。”用户的需求不断提升,吕佩师带领团队扎在市场一线做科研,创造出一个又一个引领行业风向的新品类。
小神泡洗衣机,成功打消了用户担心洗衣机洗不干净的疑虑;小神功洗衣机,让用户不再担心电费高;复式高滚筒洗衣机,首创复式平衡技术,让老人和孕妇不必弯腰取衣;全球第一台免清洗洗衣机,让用户告别了洗衣机藏污纳垢的难题;直驱滚筒洗衣机,解决了行业共性技术难题,让用户不再被噪声所扰;首创空气洗洗衣机,让高端衣物不再难护理;全球第一台双滚筒洗衣机,成功实现了大人和孩子的衣物分区同时洗;全球首台双擎热泵干衣护理机,让衣物既柔软又不会褪色;再有如今的精华洗、空气养护洗……
不止洗衣机,在智慧住居和产业互联网两大赛道,海尔的科技创新产品持续迭代,用户体验由此不断提升,行业的“天花板”不断被突破,吕佩师等海尔科研人的探究步伐也越走越远。
发出中国声音,中国标准即世界标准
2001年以前,全球洗衣机按照洗涤原理共分三类:美国搅拌式洗衣机、欧洲滚筒式洗衣机和日本波轮式洗衣机。
2001年以后,在吕佩师研发团队的努力下,近百年来动力洗涤的原理被打破,集前三种洗衣机的优点于一身的双动力洗衣机横空出世,不仅省水省时各一半,还把洗净比提高50%、磨损率降低60%,各项性能指标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填补了全球技术的空白,拿下了高端洗衣机市场50%以上的份额。
2001年10月18日,海尔向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提交了双动力洗衣机专利提案。
2006年,吕佩师作为中国企业第一位工作组专家,进入IEC/SC59D——国际电工委员会洗衣机技术委员会。
“现场,我是唯一一个黄皮肤、黑头发的中国人。当我们的双动力标准提案提出来以后,所有人都看向我们,那个时候我感觉非常不一样,因为这代表着海尔创造、中国创造登上了国际标准舞台。”吕佩师说。彼时,距离中国正式加入WTO,过去了仅5年。
2012年,吕佩师再次出席IEC SC59D工作组会议
代表中国制定国际标准的自豪感和使命感,同样来自海尔的卡奥斯工业智能研究院执行副院长任涛林也深有共鸣。
“一流企业定标准,谁掌握了标准,谁就掌握了制高点,谁就掌握了话语权。”任涛林,80后,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和哈尔滨工业大学联合培养的博士,公派留学归来符合985高校留校任教的条件,但他选择加入海尔。
“对于中国而言,智能制造是中国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的巨大推动力,标准化则是制造强国战略的重要支撑和保障。”想起几年前,海尔卡奥斯COSMOPlat主导制定ISO大规模定制国际标准的经历,任涛林清楚地记得,在标准NP投票之前的专家组沟通中,各国专家都表示赞同,但是到了关键投票环节,有专家突然投了反对票。面对刁难、反对,他们反复沟通磋商,最终以83%的支持率获得立项。
“如今,卡奥斯累计主导和参与10项国际标准、81项国家/行业标准,成为唯一一个主导制定ISO、IEC、IEEE三大标准组织大规模定制标准的工业互联网平台。”任涛林自信满满。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和不可逆的全球化趋势,吕佩师、任涛林等海尔科研人正在通过自己的方式,在不同领域持续更新中国科技名片。
截至2022年底,海尔布局全球标准组织40余个,累计主导和参与国际标准发布97项,国家/行业标准发布714项。在中国家电行业,2/3的全球标准提案和全球标准专家,都来自海尔。海尔也是全球唯一同时进入IEC CB和MSB两大最高管理机构的企业。
创新不设限,人人是人才
一切伟大成就,源自接续奋斗;科技自立自强,青年接力担当。
一个是工作年限久、有经验的老员工,一个是毕业仅一年、几乎是一张白纸的新员工,选谁来主导新品研发?
2002年,面对中东用户对大容量洗衣机的需求,吕佩师大胆启用了敢想敢干的新员工。他表示“人人是人才,不应过分看重资历、阅历。”
在吕佩师的支持下,这个“小白”攻坚克难,最终仅用10个月,就研发出了可以一次性洗净22件大袍子的洗衣机,产品上市后,很快成为中东市场同容量段洗衣机中的畅销产品。
中东当地用户为海尔洗衣机点赞
“2005年,集团奖励汽车,给洗衣机研发部门3个名额,那时候老员工20多个人,怎么分?我把第一部汽车先奖励给了这个年轻人,因为他给产业作出了贡献。”
不仅大胆启用新人,吕佩师还十分相信、鼓励年轻人去创新。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毕业的李涛主动找到吕佩师,说:“吕工,小海贝洗碗机这款产品,我可以把水路换一下,让洗涤效果更可靠。”
面对年轻人的创新热情,吕佩师鼓励他拿出方案做实验,结果实验效果非常好,“一看他非常有创新力、有能力,就重用他作为这个项目团队的带头人”。
2020年,李涛团队又创新了双螺旋自清洁系统,解决了近百年洗干一体机易堵的行业共性技术难题,用实际行动证明吕佩师没看错人。
独行快,众行远。“我的团队现在有800多个研发工程师,每个月每个人都可以主动提出想法,只要有想法,我都会跟他面对面交流,我们就形成了人人创新的氛围。”
“有想法就要落地,海尔是一个足够大、足够包容的舞台,有着丰富的科研资源和平台支持,在这里你可以尽情施展拳脚。”这是吕佩师与海尔28年共同成长的切身体验。
吕佩师与科研人员讨论工作
这种体验正托举着海尔年轻的工程师们摘得闪耀“星辰”。2022年,家电行业唯一的中国专利奖金奖获得者是95后小将赵一凡;来自卡奥斯的95后曲春柳,在传帮带机制下收获了工业设计领域两项国家专利;经过380余个日夜奋斗,清华博士吕凯雄带领团队成功突破10余项斯特林制冷机控制技术难题,取得20余项专利。
他们是海尔青年科技人才的“冰山一角”。产业链资源、传帮带机制、宽容试错氛围,吸引一代又一代科研人才加入海尔;不设限的赛道、全球化的平台、公平化的机制,则让他们坚定地留在海尔。
一切成绩都是人拼出来、干出来、奋斗出来的。2022年,海尔集团所获中国专利金奖增至11项,海外发明专利超1.6万件,均为行业第一;实现气悬浮压机、零嵌冰箱、航空温控集装箱等原创技术重大突破,新增“国际领先”技术鉴定23项,累计264项,位居行业第一。
这一系列科技创新,也在海尔的业绩上有了硬核映照:2022年,海尔集团全球营业收入为3506亿元,增长5.4%,生态收入为450亿元,增长16.3%,全球利润总额为252亿元,增长3.7%。
《道德经》有言:“大盈若冲,其用无穷。”真正的大盈,像水流,永不停歇,其用无穷。
为什么吕佩师被海尔评定为科学家?这八个字就是答案。
为什么海尔要成为“时代的企业”?这八个字也是答案。
2023年,海尔以归零心态,创业再出发,更多创新探索在开启,更多创新成果在孕育。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每天跟着我们读更多的书]
互推传媒文章转载自第三方或本站原创生产,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授权,如有内容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fwlcm.com/info/993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