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立冬丨那些我们听过,没听过的节气歌谣
原文作者丨宋英杰
摘编丨安也
“山中无历日,寒尽不知年”,古时很多人没有日历,只是凭借物候来猜测时令。“花开花落,春去春来,万物自有定数”。定数,即规律。人们认识气象,首先要把握规律,然后再探究定数之外的变数。二十四节气, 便是为人们提供“定数”。然后人们将每个节气的气候特征、物候规律进行梳理,以指导农桑。
二十四节气的传播,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朗朗上口的韵语化。
对于我来说,小时候最初接触二十四节气,也是从节气歌谣开始的。因为有一句“小满鸟来全”,所以很盼望意念中这个叽叽喳喳热热闹闹的节气。
我们常说:岁月不饶人。但对于农民来说,是节气不饶人。你误它三日,它误你一年。所以“百姓不念经,节气记得清”。
节气歌谣中最简约的启蒙版本,就是: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它让我们对节气之名先有一个概念。然后,各个节气是在什么时候呢?
按照公历来推算,每月两气不改变;
上半年是六廿一,下半年是八廿三。
除了节气歌谣,也有被称为气候月歌的歌谣:
正月寒,二月温,正好时候三月春。
四暖五燥六七热,不冷不热是八月。
九月凉,十月寒,严冬腊月冰雪天。
但总觉得月歌里只有冷暖,没有物候,过于概念化。还是节气歌谣中的物候让人感觉更鲜活、更亲近。
本文出处:《中国天气谚语志》,宋英杰著,中信出版集团2020年9月版。
两三岁的时候,我记住的第一个“长篇”歌谣,便是爷爷教我背诵的节气歌。小时候学的节气歌谣,有些可以是“通行谚”,有些是局限于东北家乡的地域气候。
立春阳气转,雨水沿河边;
惊蛰乌鸦叫,春分地皮干;
清明忙种麦,谷雨种大田;
立夏鹅毛住,小满鸟来全;
芒种开了铲,夏至不拿棉;
小暑不算热,大暑三伏天;
立秋忙打靛,处暑动刀镰;
白露快割地,秋分无生田;
寒露不算冷,霜降变了天;
立冬交十月,小雪地封严;
大雪河封上,冬至不行船;
小寒近腊月,大寒整一年。
所有的鸟儿当中“待遇”最高的是燕子
春分地皮干,是因为风太大。立夏鹅毛住,是因为风小了,鹅毛都可以待在地上不动了。《淮南子》中便有“立夏大风济(止)”的说法。
春分的时候,冷暖空气经常打架,所以总是刮风。立夏的时候,暖空气当家做主了,所以风就小了。
对于东北来说,是“立夏杏花开,寒霜不再来”。立夏虽曰夏,但气候平均而言,全国陆地面积的 61% 是春天的领地,所以立夏恰是盛春时节。麦从立夏老,豆到立秋黄。大家各长各的,无须相互攀比,麦奔立夏谷奔秋。但大家还都青葱之时,麦子开始独自“镀金”了。日渐金黄的麦田,提醒着人们:青黄不接的日子,快到头了!
小满鸟来全。惊蛰的时候乌鸦来了,春分的时候燕子来了,小满的时候各种鸟全都来了。鸟类“全体大会”隆重召开,这是在小满。
在很多地方,冰雪消融算是第一次迎春,鸦雀欢聚算是第二次迎春,而小满时节,该来的都来了,对于鸟儿来说,小满可谓圆满。
在所有的鸟儿当中,“待遇”最高的,是燕子。不仅文人吟咏,古时还享有最高的“官方礼遇”。《礼记月令》中记载:“是月也,玄鸟至。至之日,以大牢祠于高禖,天子亲往,后妃帅九嫔御。”燕子归来的那一天,天子都会出席专门为燕子举行的欢迎仪式。
英语谚语:
One swallow does not make a summer.(一燕不成夏。)
与我们的“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有异曲同工之妙。当所有的鸟回归之时,真正的大夏天便不远了。
小满时,麦已小熟,天未大热。正是宜人的时光。但谚语说:百鸟集中,不雨便风。当“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的时节,也是什么天气都可能有的时候,激烈的对流性天气也就显著增多了。
立夏不下,犁头高挂;
小满不满,干断田坎。
此时蒸发量加大,各种水灵灵的禾苗欢快地长身体,经常喊渴。大家都指望着雨水这个“供给侧”呢。可是,小满不满是常态,有底气敢说“小满江河满”的,几乎只有华南了。
小满赶天,芒种赶刻。芒种的时候真是特别忙,间间苗,施施肥, 锄锄草,尝尝鲜,地里的活儿特别多。
所以才会有一则谚语:
芒种夏至天,走路要人牵;牵的要人拉,拉的要人推。
它大致具有三层含义:
一是说明农民在田地里忙碌了一天,满身疲惫,累到走不动。
二是说芒种时往往多雨,道路湿滑泥泞,走路时需要相互搀扶。芒种之后长江中下游地区陆续进入梅雨季节。正所谓:夏至未过,水袋未破。
三是入夏之后,人们容易力倦神疲,周身无力,病恹恹的感觉。
夏至不拿棉。南方是“三月三,穿单衫”,虽然老话儿常提醒:未食端午粽,寒衣不可送。还没吃粽子呢,千万别把棉衣收起来。东北夏天来得晚,所以 5 月棉衣才退役,6 月棉被才退役。但现在气候变化了,过了“五一”大家几乎就不着棉了。
小暑不算热,大暑三伏天。这个不太对,小暑时节,也就入伏了。小暑、大暑经常“没大没小”的,很难说谁更热。往往是小暑的时候地温高, 大暑的时候气温高,反正,都不凉快。
全国有 55% 的地区,最高气温的极端纪录,都“诞生”于小暑、大暑期间。“小暑大暑,上蒸下煮”,开始盛行湿热。所以,即使有些地方最高气温的极端纪录发生于小满、芒种或夏至,但那时的天气往往干热,蒸比烤更加难熬。虽然两者都是我们不喜欢的天气“烹饪”方式。
而且南方的“暑”往往是加长版的,有时“小暑大暑不算暑,立秋处暑正当暑”。印象特别深的,2013 年南方地区最如火如荼的高温,就是从立秋开始的。
春管油盐,夏管米,冬管六畜,秋管你
从前有“六月六,晒龙袍”的习俗。农历六月初六,即临近小暑之时, 皇宫内为皇帝晒龙袍。百姓家里没有龙袍,就在家门口暴晒自己的衣服。据说这个习俗是源于唐僧在西天取经归来的路途中,过海的时候经文被海水浸湿,只好将经文取出晒干,那天刚好是六月初六。这个习俗之所以能够流传很久,官民皆参与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前提是:天气炎热暴晒。也算是小暑天气又热又晒的一个旁证。
谚语说:六月六,晒棉衣,晒了棉衣晒蓑衣。
小暑之后,雨水也多了,大雨时行,湿气浓郁,扑面而来的,是蒸人的桑拿天。
小暑期间进入伏天,一个字:热!头伏日头二伏火,三伏热浪没处躲。有人用三种烹饪方式描述伏天之热:头伏如火烧,二伏如油浇,三伏如熏烤。
还有一句谚语,伏天无君子。
伏天把人热得已经顾不得衣冠,顾不得那么多的风度和礼数了。大暑的湿气被称为龌龊热,真的是:大暑龌龊热,伏天邋遢人。
所以,暑热之时,还能够保持衣衫清新、服饰整洁的话,值得点赞! 古人的消暑方式很多,可以燎香、执扇、抚琴、近竹。而现代人的消暑方式更为简单、粗暴——吹空调、吃冷饮。相比之下,古人的消暑方式比较文艺,更讲究物我相合,更像是一种生活格调。
虽然人们怕热,但深知“(农历)六月不热,五谷不结”的道理,天气可以热,只是希望也别太暴晒。因为暴晒的时候,既没有降水量,蒸发量又增大。最好能稍微平衡一些,作物更喜欢这样的天气——“六月打连阴, 遍地是黄金”。
如果老天爷能够时不时地“赞助”一场雨水,那就更贴心了。“六月落雨人情雨”,暑热时节的雨被称为“人情雨”,算是老天爷送给我们的一份人情。“六月三场雨,瘦地变黄金”。
想来也是,如果说冷暖气流大兵团交战的锋面降水算是本分的话,小范围游击战式的热对流降水或许可以算是情分。但“夏雨隔牛背”甚至“鸟湿半边翅”,说明夏雨并非平均主义,所以经常有人调侃:下还是不下,拼的是人品。
“打靛”,现在听来已经很生疏了。靛,又被称为“靛青”,是一种深蓝色的有机染料,蓝色的衣服就是染坊中用靛青漂染出来的。打靛,就是靛秧成熟之后赶紧收割,然后放在靛缸当中,人们用木把击打,以加快调制靛浆。
在东北,是立秋忙打甸。立秋的时候,已是丝丝缕缕的秋凉,可以打草料,得给羊啊马啊牛啊准备过冬的饲料了。于是到繁茂的草甸上去打草, 有人也顺便“搂草打兔子”,到草甸上打猎。小时候,拿着筐、绳子、耙子、镰刀,到草甸里去打草。当时并未留心是否从立秋时开始,只记得打草的时间似乎很长。
处暑动刀镰。到处暑的时候就得开始收割了,所以谚语说:处暑立年景。
春管油盐,夏管米,冬管六畜,秋管你。我们在每个季节都会有获得感,但最大的获得感,无疑来自秋天。到处暑的时候,今年收成怎么样, 基本上就有个眉目了。
不过,“庄稼过了暑,人过四十五”,这时候庄稼个子高,身子骨僵了,一风雨交加,很容易倒伏。
但是在南方,“千浇万浇,不如处暑一浇”。很多作物还在抓紧时间茁壮成长。三春不如一秋忙,打到囤里才算粮。最揪心的,就是秋收时候的天气不给面子。
棉到白露白如霜,谷到白露满地黄。
白露的时候收割要继续,但是别太急,“夏收要紧,秋收要稳”,可是也别磨蹭,一不留神天儿就冷了,有些庄稼怕冷,不耐寒。
秋分无生田。“青黄不接”是在晚春。而到了秋分的时候,只有黄的没有青的了,庄稼都可以“毕业” 了,希望不要“肄业”。
在江南:白露见稻花,秋分见稻谷。此时,天地之间有两种令人陶醉的颜色:金色和白色。正所谓:秋分白云多,处处好田禾。
一个“好”字,似乎有两层含义,一是长得好,二是长好了。
秋分时节,正是“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的时候。鸟飞欲尽暮烟横,一笛西风万里晴。
一笛西风,天气很美,诗人的解读更美!
以前读“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总觉得说说总可以吧。岁月静好的时代,不能总是“N 丈豪情”。秋风起时,能够想起美食,本是顺理成章之事,更何况现在“吃货”也已经不再是贬义词了。记得医生曾经对我说,换季的时候,可以适当懒一懒、烦一烦、馋一馋。
过了十一黄金周,天儿就冷了,但还不算太冷。到霜降的时候,那就真冷了!北方一年当中,什么时候气温下降速度最快?就是霜降到立冬的时候。
但是,也不能小觑寒露,要是没有寒意,人家凭啥叫作寒露呢?霜降的冷,有差不多一半儿是人家寒露给攒下来的,霜降彰显的是累积效应而已。
深秋时节,有一种灾害,叫作寒露风。
农谚说:
棉怕八月连阴雨,稻怕寒露一朝霜。
寒露风原指华南寒露时节危害幼年晚稻成长的低温现象,或凄风(干冷型)或苦雨(湿冷型)。而当双季稻北扩至长江中下游地区,晚稻的这种“小儿科”疾病开始在秋分前后流行。所以广义的寒露风,未必仅是风,也未必仅发生于寒露,而是危害晚稻的低温综合征。
无霜期,是草木无忧无虑的成长时光
登高望远时,恰是秋高气爽天气。但很多人依然无暇陶醉于金秋之美, 因为“九月九重阳,收秋种麦两头忙”。
九月田垌金黄黄,十月田垌白茫茫。
仅仅一个月之后,大地便卸了妆,重新以素颜示人。从前是以田垌白茫茫形容霜雪,但是现在,偶尔有白茫茫的雪,经常是灰蒙蒙的雾。
有诗云:
雾外江山看不真,只凭鸡犬认前村。
渡船满板霜如雪,印我青鞋第一痕。
([宋]杨万里)
霜降时节,气渐寒,霜如雪,而且雾气加重,清晨时常处于低能见度的状态。搁在现在,可能是只凭 GPS(全球定位系统)认前村。
在俄罗斯,霜冻的辈分很高,它是一位爷,霜冻爷爷(Дед Моро́з)。霜冻爷爷的职责和圣诞老人差不多。但之所以叫作霜冻爷爷,或许是因为那里,霜冻“当家”管事儿的时间很长,人们在他面前都很卑微。在俄罗斯情景喜剧《爸爸的女儿们》中,就有这么一个桥段,6 岁的小女儿“小扣子”为了促使父母早点和好,便在风雪天离家出走,满大街去找霜冻爷爷,向他求助。可见在孩子们心目中,霜冻爷爷是有多管事儿啊!
为什么会专门有“无霜期”这个概念,而没有无雷期、无雪期的说法呢?因为霜冻执掌着作物的生杀予夺。无霜期,是草木无忧无虑的成长时光。
全国平均而言,“以风鸣冬”的立冬时节是一年之中气温下降速度最快的时段。天气越来越冷,到小雪的时候开始下雪了。
但对南方而言,“(农历)八月暖,九月温,十月还有小阳春”。暖气团撤退之前,还可能会恋恋不舍地营造一番和暖的小阳春,一番感人的作别。这时的江南,“禾稼已登”,小阳春正好晒谷,大家心情好爽。有诗云: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
节气中有三组大小节气
节气中,有三组大小节气:小暑大暑、小雪大雪、小寒大寒。于是经常有人探讨:小暑大暑谁更热?小寒大寒谁更寒?总的来说,小暑大暑经常“没大没小”,伯仲之间;小寒大寒,倒是小寒略胜一筹。
那么,小雪大雪是如何区分大小的呢?所谓的大与小,并非只是降水量的大与小,而是积雪的多与少。小雪时节,一天当中的温度还在 0℃上下晃悠,所以雪可能是下了就化,化了又冻,冻了又消融。而大雪时节的降雪,飘落之后就有可能“坐住了”。地上白茫茫的积雪,给了人们特别好的“印象分”。
在华北,冬小麦的冬灌,讲究的是:
不冻不消,冬灌嫌早;
一冻不消,冬灌嫌晚;
又冻又消,冬灌最好。
说的是如果还没有上冻,就太早了;如果冻得结结实实,就太迟了;只有“又冻又消”,就是白天消融、夜晚冰冻,才是冬灌最适宜的时节。这便是在小雪时节。
谚语说:小雪封地,大雪封河。大地开始封冻了,然后水面也开始结冰了,船都可以休息了。“三月初一试船雨”,待到阳春三月,它们又可以愉快地上岗了。
小时候 12 月就可以穿上冰鞋或者坐上冰车,高高兴兴地滑冰了。不像华北地区,三九四九才能冰上走。
但是,随着气候变暖,“冰上走”可得留神,危险莫过于“如履薄冰”。
2018 年立春,我才想起去颐和园滑冰,工作人员已经开始不停地巡查冰层融化的情况了。这里的滑冰季是 1 月 6 日至 2 月 4 日,只有小寒大寒两个节气,而且还是在大寒极寒的背景下。
冬至,之所以被视为一个“大” 节气,因为它是白昼最短、黑夜最长、阳光最疏远我们的时节。“吃了冬至饭,一天长一线”,这是古人心目中阴气始衰、阳气始生的节气, 阴阳流转令人充满期待。所以到了冬至,人们会相互道贺,文雅的贺词便是:迎福践长。
人们在最黑暗的时令看到希望,日子会一天一天好起来。
小寒大寒,冻成冰团。这是一年当中最寒冷的时候,多数情况下小寒比大寒还冷。但小的时候没太注意,反正零下 30℃和零下 40℃好像都差不多,冻得都没感觉了。气温离体温越近,人们越敏感;气温离体温越远, 人们越难以分辨出细微的差别。30℃和 35℃,人们的感触大不一样。但零下 30℃和零下 35℃,似乎也没啥差别,只一个字:冷!
二十四节气,数完小寒大寒,然后就可以准备过年了!
人的理性,体现在并不以体感舒适度来评价天气。最热的时候,想到的是:三伏不热,五谷不结。最冷的时候,想到的是:大寒不寒,人马不安。
其实,世上最大的神灵或许就是自然规律,要敬畏和信奉它,不要违逆它。二十四节气便是以时间之规,度天气之律。
各个节气之间的天气“相关系数”
除了节气物候,人们还会留意各个节气之间的天气“相关系数”。比如:
“谷雨阴沉沉,立夏雨淋淋”——15 天的天气韵律,正相关。
“小满满池塘,芒种满大江”——15 天的天气韵律,正相关。
“芒种不落雨,夏至十八河”——15 天的天气韵律,反相关。
“立夏小满田水满,芒种夏至火烧天”——30 天的天气韵律,反相关。
“立春大淋,立夏大旱”——90 天的天气韵律,反相关。
“冬至雪漫山,夏至水连天”——180 天的天气韵律,正相关。
最著名的天气韵律,是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灯。记得小时候听到这个说法便觉得好神奇。这些年我们常常做这则谚语的天气验证,每年的准确率算不上很高。其实这则谚语当初触动我的,并不是它的准确率有多高,而是觉得古时的人好神奇,居然能构思这种 150 天的天气韵律, 从八月十五跳跃到正月十五,这联想、这思维是何等飘逸!如果这也算气象学的话,那应该归类为“浪漫主义气象学”。
实际上,这种“遥相关”思维,依然存活于当今现实主义的气象学。
节气,一直在一闻一见、一茶一饭之中,陪着我们。
本文选自《中国天气谚语志》,较原文有删节修改,小标题为编者所加,非原文所有,已获得出版社授权刊发。题图为电影《情书》剧照。
编辑丨李阳
校对丨赵琳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每天跟着我们读更多的书]
互推传媒文章转载自第三方或本站原创生产,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授权,如有内容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fwlcm.com/info/1039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