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食品专题策划四|烘焙行业:有人大赚有人倒闭 最大赢家却是原料商

 

财联社(上海,记者 刘琰)讯,今年以来,烘焙赛道持续火热。一方面,原来鲜有资本问津的烘焙品牌接连传出大额融资消息;另一方面,从去年年底开始,海融科技(300915.SZ)、立高食品(300973.SZ)、南侨食品(605339.SZ)等烘焙行业中上游的原料提供商成功上市。

上海一家上市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财联社记者,今年以来,烘焙行业市场规模增速较快,资本推动之下,烘焙行业的竞争将更加激烈,跟上节奏的大赚,落后的就倒闭了,但下游市场的高景气给上游的原料商带来了更为“稳定”的业绩增长。

烘焙品牌有人欢喜有人忧

在消费升级浪潮下,叠加疫情催化,烘焙行业迎来爆发性增长。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烘焙食品行业市场规模将达2600.8亿元,同比增长19.9%,随着疫情转好,预计市场规模将保持10%左右的增长率持续增长,2023年中国烘焙市场规模预计达到3069.9亿元。

迅速上涨的市场需求,引得资本争相入局。近日消息,墨茉点心局获得了来自美团龙珠资本数亿人民币的B轮融资,这也是墨茉点心局在成立不到两年的时间内获得的第五笔融资。据媒体报道,在第四轮融资过后,墨茉点心局的估值已经达到20亿元。

巨大的市场空间之下,行业的竞争也在加剧,品牌的新旧更替更加频繁。一方面,上海宜芝多、杭州浮力森林等老牌烘焙品牌倒闭;另一方面,在资本的助推下,墨茉点心局、虎头局渣打饼行、爸爸糖、轩妈、泽田本家等新生烘焙品牌茁壮生长。

目前,国内烘焙行业竞争格局分散,尚未有一家烘培品牌占领绝对的市场优势,只有在细分品类上有领先品牌,如爸爸糖、轩妈、泽田本家的拳头产品分别是吐司、蛋黄酥和铜锣烧;墨茉点心局、虎头局渣打饼行主打新中式散装。

而在上市公司层面,虽然具备品牌、资金、规模优势,但基本面也大都差强人意。从线下店起家的元祖股份(603886.SH)渠道和产品升级初见成效,但总市值也不过46亿元。另一家老牌饼店克里斯汀(01210.HK)更是陷入连年亏损;即使是建立了极高的商超渠道壁垒,桃李面包(603886.SZ)也在疫情红利退却之后,上半年业绩下降了超过10%。

这些“老玩家”为何失意?

分析人士普遍认为,主要归因于某些品牌缺乏产品创新能力,跟不上消费者需求的变化,或是错失互联网流量红利时代败北电商渠道。如今消费者口味变化极快,虽然新烘焙品牌备受资本青睐,但如何持续吸引消费者,在激烈的竞争中赢得足够的市场,仍然是年轻品牌未来的考验。

原料商“闷声发财”

烘焙行业市场竞争激烈,产品、品牌更新迭代迅速,但迅速增长的市场需求,却给烘焙原料企业带来巨大增量市场,站在烘焙品牌背后的原料公司们却赚得盆满钵满。

从去年年底开始,海融科技、立高食品和南侨食品三家烘焙原料提供商陆续登陆资本市场。财报数据显示,这三家公司上半年业绩均实现大增,增幅均在60%以上。另一家更早上市的烘焙原料公司爱普股份(603020.SH)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增长也超过了三成。

公开资料显示,海融科技主要从事奶油、巧克力、果酱等烘焙食品原料以及冷冻食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其中奶油是其要收入来源,营收占比超过90%;南侨食品则以烘焙油脂为主,营收占比在60%左右,其他产品包括奶油、进口品、冷冻面团以及馅料;立高食品则以冷冻烘焙食品为主营业务,收入占比接近六成,其他业务为烘焙食品原材料;爱普股份则是以香料、香精和食品配料的研发、制造和销售,以及食品配料贸易为主营业务,下游除了烘焙行业,也包括乳制品、冷冻食品、日化品等。

上述某上市公司高管表示,尽管各家主要产品不尽相同,但受益于下游烘焙行业高景气度,近几年原料商业绩基本处于稳步增长状态。业内人士表示,相较于烘培品牌的竞争激烈,原料商不必花费重金在营销、店面支出之上,其业绩表现更加稳健。

再者,烘焙原料均属细分行业,行业规模较小,市场格局相对更加稳定和集中。华安证券研报指出,烘焙行业基础原料格局稳定,复合原料创新空间大,B端企业在烘焙供应链中的地位有望提升。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每天跟着我们读更多的书]


互推传媒文章转载自第三方或本站原创生产,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授权,如有内容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fwlcm.com/info/106639.html